與梧州劉中丞
三代盧龍將相家,
五分符竹到天涯。
瘴山江上重相見,
醉里同看豆蔻花。
三代盧龍將相家,
五分符竹到天涯。
瘴山江上重相見,
醉里同看豆蔻花。
您出身三代盧龍的將相世家,如今帶著符節來到遙遠的天涯。在這瘴氣彌漫的江邊再次相逢,醉意中一同觀賞著豆蔻花。
三代盧龍將相家:指劉中丞出身顯赫,家族三代都為盧龍地區的將相。
五分符竹:符竹即符節,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征調兵將用的憑證。分符竹表示被授予官職,到地方任職。
天涯:形容梧州地處偏遠。
瘴山江:指梧州一帶多瘴氣的山水。
豆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這里是當地的一種景物。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劉中丞可能因朝廷任命來到偏遠的梧州任職,詩人與他在當地重逢,有感而發創作此詩。梧州在古代被視為偏遠之地,多瘴氣,生活環境艱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重逢的喜悅和對友人出身的肯定。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意境,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汎覽前古志,衋然增中酸。賢圣困胼胝,黠俠炙人肝。門雀嘆貴賤,市犬驚悲歡。是非亂無定,千載勞鉛丹。徒令腐儒輩,怒發時沖冠。璘也生最晚,履道慚孤寒。南遷濟湘水,始陟橫渠壇。玄功無棄物,朽骨蒙雕刊。孤羈戀恩義,逆境知憂患。鷦鷯自云微,冀飽鼠壤殘。營營飛蛾翼,竟為烈火燔。近枉大雅什,益聞達生言。如病居膏肓,得投俞扁丸。波濤息中境,魂夢寂以安。朅聞青春盡,期詣西園觀。遙攜林中弈,試洗花間盤。斯游漫成阻,后約良非難。蒲輪頗安穩,何必憂輊軒。
青袍白發歸田后,依舊山林隱者風。騏驥總宜肥苜蓿,鳳凰終亦老梧桐。要知維翰過裴皞,未許康成別馬融。十幅蒲帆掛煙雨,江流元不限西東。
偶宿俱南客,相看喜盡歸。湖山話不極,歲月念空違。子夜高梧冷,秋陰遠漏微。那無此良會,惜在謝家稀。
治命深衣斂,親題石像鐫。精神傳巨扁,風月掩遺編。流落人間境,陶镕物外天。建安名教在,它日配先賢。
大風起,不終朝,如何三日夜,日日夜夜旋扶搖。捲水覆我舟,卷土覆我窯。烏乎太平玉琯將誰調,五日一風不鳴條。
新軒有奇石,既異人多聞。何時名云巖,小字鐫八分。承以青銅槃,槃底藏清芬。云根浸新汲,巖竇俄氤氳。客來凈掃地,侍香添寶薰。主人竟無譽,觀者心自欣。物既得所主,在君即屬君。細巨盡如此,不須強云云。壽王辯漢鼎,其說非虛文。云巖新軒石,香乃云巖云。
觀史猶駭心,何況眼前事。處處烽火驚,揉暨中原地。又聞近祖陵,罪臣肝亦墜。去歲朔風嘶,猶云犬羊類。此皆我赤子,何以久為祟。徵兵亦已前,徵餉亦已洎。事中非無人,束手而相視。相乃撫與剿,其局持成二。秦西百二關,何苦惹且忌。吾鄉二公祖,為灑維桑淚。
落日長河霞盡染,滿林霜重翻染霞。濃和五色層層積,敢敵沉沉暮靄遮。
三江抱處勢如環,野客探奇住不還。一望樓臺疑海上,稍聞雞犬覺人間。幸無漁父知名姓,且與山僧共閉關。自笑歸來張季子,春時莼葉未堪攀。
秋色蒼茫日落斜,鯉魚風起荻飛花。先生晚酌依稀醉,吹笛漁童恰到家。
名姓曾聞在赤城,衙齋一臥萬緣輕。惟應剩取清羸骨,白日飛鳧上太清。
香剎莊嚴甲鄯州,湟西凈土此堪游。煙籠寶篆蟠蝌蚪,風動幡幢醒缽虬。貝葉朝翻云滿閣,部笳宵吹月當樓。好將一滴楊枝水,灑濯邊塵慰杞憂。
晾了單衣似系俘,垂垂不用好頭顱。招搖漸趁輕風舞,卻障明窗學獨夫。
拈起竹篦子,□□便到家。秘魔若不會,隨后卻擎叉。
涇公鼎鼐器,一德調咸酸。委身奉明主,即事恒披肝。云龍際嘉會,魚水投至歡。秉笏四十載,寸衷晚逾丹。班馬記言筆,房杜進賢冠。所至見挺直,凜凜奸諛寒。朅來守留京,建節上將壇。軍容一時肅,政蠹隨手刊。遂令鴻雁居,悉遠豺狼患。翻然憶莼鱸,匪謂傷秋殘。叩閽累十疏,纓冕先自燔。止足不殆辱,永懷伯陽言。回駕太勇決,何啻如轉丸。至今四海心,忽忽憂危安。嗟予愧河伯,謬向東海觀。時沾勺水益,已足盈盂盤。曲士束小教,語大固所難。且愿待函丈,日聽歌虞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