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六覲巢縣叔父二首
巢岸南分戰鳥山,水云程盡到東關。弦歌自是君家事,莫怪今來一邑閑。
長憶山陰舊會時,王家兄弟盡相隨。老來放逐瀟湘路,淚滴秋風引獻之。
巢岸南分戰鳥山,水云程盡到東關。弦歌自是君家事,莫怪今來一邑閑。
長憶山陰舊會時,王家兄弟盡相隨。老來放逐瀟湘路,淚滴秋風引獻之。
巢縣江岸向南延伸到戰鳥山,水路和云路走完就到了東關。以禮樂教化百姓本就是你家擅長之事,不要怪如今治理一個小縣如此清閑。我常常回憶起山陰舊會的時候,王家兄弟都陪伴在旁。年老后我被放逐到瀟湘之路,在秋風中淚水滴落,思念著你這樣如王獻之般的人才。
戰鳥山:地名。
東關:地名。
弦歌:以禮樂教化百姓。
山陰舊會:可能指歷史上著名的蘭亭集會等類似聚會。
王家兄弟:泛指王氏家族的兄弟。
瀟湘路:指詩人被貶之地。
獻之:王獻之,東晉書法家,這里借指王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處于被貶時期,在送別友人王六去巢縣看望叔父時,回憶起往昔與王氏家族兄弟的聚會,感慨自身遭遇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表達了對友人的寬慰和期許,同時抒發自身被貶的哀傷。詩中回憶與現實交織,情感豐富真摯,體現了詩人較高的詩歌創作水平。
驟馬加鞭上酒樓,
何如坐地看揚州。
是非長短俱裁了,
鼠竊終難似狗偷。
擬祭詩壇學浪仙,欣聞楚客祝遐年。興來筆墨多風雅,老去情懷倍緲綿。晚歲松筠如此健,古湘蘭芷不勝妍!圖開百壽才過半,臘盡春回又煥然。
須眉合是玉堂仙,落拓風塵五十年。不向名場爭位置,每逢情種亦纏綿。萍蹤偶亦江干聚,梅信原從雪后妍。預祝延齡詩當酒,博君開口一嫣然。
桂林佳事我能言,
四座停杯且勿喧。
人物豪華真樂國,
江山清絕勝中原。
親嘗荔子薰風浦,
靜對梅花小雪村。
邊鎖無虞庭少訟,
不妨仙釋問真源。
白云作意令山深,
平卷諸峰上客襟。
欲因康樂尋幽興,
頓撥淵明入社心。
薪火相傳無異昔,
愿文初發已從今。
若待辭榮來此地,
千年空屬遠公岑。
閑居三十載,遂與塵事冥。詩書敦宿好,林園無俗情。
如何舍此去,遙遙至南荊。叩枻新秋月,臨流別友生。
涼風起將夕,夜景湛虛明。昭昭天宇闊,皛皛川上平。
懷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舊墟,不為好爵縈。養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夏郊綠已遍,
山齋晝自遲。
云物忽分散,
馀碧暮逶迤。
寒暑送萬古,
榮枯各一時。
世紛幸莫及,
我麈得常持。
雖愧荷鋤叟,
朝來亦不閑。
自剪墻角樹,
盡納溪西山。
經行天下半,
送老此窗間。
日暮煙生嶺,
離離飛鳥還。
仄徑懸空斷復連,
金華頂上禮金仙。
言尋凈土開精舍,
早向朱門了俗緣。
海日夜臨澄鏡影,
天風曉度玉爐煙。
梅花點點飄殘雪,
幾杵磬聲到客船。
俱向滄江起,
同懷魏闕情。
乾坤尚戎馬,
我輩復簪纓。
戢羽棲云閤,
聯翩入鳳城。
誰知薦賢內,
今日忝齊名。
三月維揚富風景,
暫留佳客與同床。
黃昏二十四橋月,
白發三千馀丈霜。
玉局詩翁賢太守,
紅蓮書記好文章。
欲尋何遜舊東閣,
落盡梅花空斷腸。
山腰盤復道,高下住人家。
物色冬青樹,時新谷雨茶。
楓團凝遠蓋,泉落綴驚蛇。
記得旋舟日,東風桃李花。
云鬢亂,玉釵欹。
慵點胭脂懶畫眉。
十二闌干明月夜,梨花影里立多時。
團團規內星,
未必明如月。
托跡近北辰,
周天無淪沒。
老人在南極,
地遠光不發。
見則壽圣明,
愿照高高闕。
梨花弱。溶溶夜月依香閣。依香閣。無端風雨,吹來飄泊。
風流想象今非昨,重門掩處傷離索。傷離索。如今畫出,終成寂寞。
枳鸞新命去逢春,
士論許為忠孝人。
白首慈親七十八,
安居榮侍入西秦。
風流貴公子,羅綺嬌青春。
防身有長劍,吐辭亦成文。
斗雞遍九陌,躍馬游三秦。
時宿邯鄲倡,或作諸侯賓。
不避金吾貴,不怕丞相嗔。
慷慨薄時俗,豪宕凌秋旻。
莫言少英俊,中有信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