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瘡。與君結發未五載,豈期牛女為參商。
古稱色衰相棄背,當時美人猶怨悔。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
為君熏衣裳,君聞蘭麝不馨香。為君盛容飾,君看金翠無顏色。
行路難,難重陳。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
行路難,難于山,險于水。不獨人間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復間。
太行之路能摧車,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峽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惡苦不常,好生毛羽惡生瘡。與君結發未五載,豈期牛女為參商。
古稱色衰相棄背,當時美人猶怨悔。何況如今鸞鏡中,妾顏未改君心改。
為君熏衣裳,君聞蘭麝不馨香。為君盛容飾,君看金翠無顏色。
行路難,難重陳。人生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
行路難,難于山,險于水。不獨人間夫與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見左納言,右納史,朝承恩,暮賜死。
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復間。
太行山的道路能損毀車輛,但若與人心相比,它反而是平坦的大道;巫峽的水能傾覆船只,但若與人心相比,它反而是平靜的水流。人心的喜好厭惡實在無常,喜歡時能添上羽毛(親近),厭惡時便生瘡(嫌棄)。與你結發還未滿五年,哪里料到竟像牛郎織女與參商星般分離。古人說因色衰被拋棄,那時的美人尚且怨恨后悔;何況如今我鏡中容顏未改,你的心卻已改變。為你熏染衣裳,你聞著蘭麝也覺不香;為你盛裝打扮,你看金翠也失了顏色。行路難啊,難以重復訴說;人生莫要做女人,一生苦樂全由他人。行路難,比山難,比水險;不僅人間夫妻如此,近代君臣也是這般。你不見那左右近臣,早晨受恩寵,傍晚就被賜死?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復之間。
摧車:損毀車輛。
安流:平靜的水流。
牛女為參商:牛郎織女與參商星(此出彼沒的二星),比喻分離。
鸞鏡:妝鏡,古代有鸞鳥對鏡悲鳴的傳說,后指妝鏡。
蘭麝:蘭草與麝香,泛指香料。
左納言,右納史:指皇帝左右的近臣,納言為傳達詔令之官,納史為記錄言行之官。
此詩為白居易《新樂府》五十首之一,創作于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反映社會現實,此詩借夫婦“色衰愛弛”的現象,暗諷君臣關系的“恩斷義絕”,揭露中唐政治中君心難測、臣命如草的現實。
全詩以“行路難”為線索,由夫妻離異引申至君臣反目,批判人情反復的社會現實。結構上由小及大,語言質樸直白,是新樂府“諷喻時事”的典型之作。
山翁盡慣臥山云,
夜漏無聲夢境平。
舟近譙樓眠不穩,
卻嫌更點太分明。
慈恩猶記北山游,四十年間幾別愁。歲晚天涯重握手,兩翁齊白九分頭。
我丈之賢今老成,題輿剖竹傍青城。從容官事一時了,莫忘莼鱸秋日羹。
予奪平心足矣,
痛癢以身體之。
薤本何須先拔,
蒲鞭不可妄施。
一領青蓑,一柄長镵,也是閒牽累。歸去來何處,可言歸,舊家山目。前即是知,者稀誰堪就,問津路莫將黃葉。迷童稚憑冷,覷春花閒,看秋月蒼天伎。倆止此笑乾坤兩扇。半開扉任柳絮穿簾。撲面飛既,不黏泥自,然輕脫唯。吾,之意噫歸。
去來兮縱橫萬里。人間世嚼匫。{匸內龠}橄欖來回甘。苦知味弄二,月輕雷散,一天暮靄傾倒銀。河香水釀就,蜂蜜驚回,蟻夢丈夫當如。此矣昭,昭白日亭午。
時駕玉虬停驂一問。之向虞淵可容轉。計燭龍今在何,處料也難酬。答但斟北斗天,漿滿斝恣。我花前沈。醉歸來斬盡一團,疑胡不歸漫留止。
客里不知春早晚,
失驚紅雨到墻陰。
蓀橈蘭楫芰荷衣,
裊娜愁予二八時。
嫁與湘君捐袂褋,
玉搔頭映白羅帷。
僧房列肆養新花,
傍水湘簾映日斜。
白首禪心無著處,
荼蘼香里曬袈裟。
章公得天秉,贏絀迥殊眾。豈乏美好人,此中或空洞。
君貌頗不揚,往往遭俗弄。王氏鼻獨齇,許丞聽何重。
話仿仲車畫,書如洛下諷。又常患頭風,無檄堪愈痛。
況乃面有瘢,誰將玉璏礱。五官半虛設,中宰獨妙用。
試以手為口,講學求折衷。有如遇然明,一語輒奇中。
古來記載家,庋置可充棟。歧路互出入,亂絲鮮穿綜。
散然體例紛,聚以是非訟。孰持明月光,一為掃積霿。
賴君雅博辨,書出世爭誦。筆有雷霆聲,匉訇止市閧。
續鑒追溫公,選文駁蕭統。乃知貌取人,山雞誤為鳳。
武城非子羽,誰與子游共。感君惠然來,公暇當過從。
官春園里亂棲鴉,
佳宴堂前日影斜。
洗盡繁華一湖水,
野風吹放白蓮花。
菊花能醉去官人,魚鳥足情親。
吳江煙雨綠生鱗,風起暫收綸。
聞雞夜舞非吾事,心長在、古柏寒筠。
劉伶山簡共朝昏,休更誦移文。
冷艷清香自一家,冰肌誰與傅丹砂。試看標格依然在,未信人疑作杏花。
姑射仙人朝玉皇,玉皇敕賜九霞觴。冰姿殢酒吹難醒,猶自風前倚絳妝。
三河自昔繁華地,君最風流堪自喜。
莫向天涯作旅愁,人生大約如萍寄。
曲江當日曾連轡。盛年略與荀郎似。
今朝試向鏡中看,不覺已年三十四。
滄桑身世亦堪哀,
回首鯤溟倦眼開。
昔日戶庭今萬里,
傷心不上望鄉臺。
昔日南泉親斬卻,
今朝耶舍示玄徒。
而今賣與諸禪客,
文契分明要也無。
曾聞清介飲瓊漿,
更聽寒聲急可傷。
謾道綠楊深處隱,
也應回首顧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