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歲暮對酒送王十五歸京
臘后冰生覆湓水,夜來云暗失廬山。
風飄細雪落如米,索索蕭蕭蘆葦間。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還。
相看漸老無過醉,聚散窮通總是閑。
臘后冰生覆湓水,夜來云暗失廬山。
風飄細雪落如米,索索蕭蕭蘆葦間。
此地二年留我住,今朝一酌送君還。
相看漸老無過醉,聚散窮通總是閑。
臘月之后,冰面覆蓋了湓水;夜晚陰云密布,廬山隱沒不見。寒風裹挾著細雪,像米粒般飄落,在蘆葦叢中發出索索蕭蕭的聲響。我在此地已停留兩年,今日舉杯送你歸京。彼此相看漸老,唯有一醉方休;聚散無常、窮達有命,不過都是閑事罷了。
臘后:農歷十二月之后,指歲末。
湓(pén)水:水名,源出江西瑞昌,流經九江注入長江。
索索蕭蕭:擬聲詞,形容蘆葦被風雪吹打時的聲音。
窮通:困窘與顯達,指人生境遇的順逆。
南浦:本指南面的水濱,后常代指送別之地。
此詩當創作于歲暮時節,詩人客居湓水(今九江)兩年后,恰逢友人王十五歸京,于是置酒送別。詩中‘此地二年留我住’可見其滯留異地的生活背景,而‘送君還’則點明送別主題。
全詩以歲暮雪景起興,由景及情,既描繪了寒冬送別的具體場景,又抒發了對人生聚散、窮達無常的感慨。情感真摯,景與情、事與理自然融合,體現了中唐送別詩含蓄深沉的特點。
蜀國佳人號細腰,東臺御史惜妖嬈。從今喚作楊臺柳,舞盡春風萬萬條。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吹笙坐松風,汎瑟窺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鍊金骨。欲逐黃鶴飛,相呼向蓬闕。
凌晨采瑯玕,溯彼洛水涯。翛然有神遇,綽約間令姿。投我以佩環,卻致交甫辭。艷色豈不姣,贈賂良亦稀。但恐結縭好,中道有所虧。
風雨攬元宵,收燈方了。深院紅蓮尚圍繞。德星同聚,更有祥光臨照。始知真洞府,春長好。應是化工,偏憐衰老。剩把青藜作榮耀。正須沈醉,拚卻玉山頻倒。寄聲更漏子,休催曉。
桃花臉薄難藏淚,柳葉眉長易覺愁。密跡未成當面笑,幾回抬眼又低頭。
上盧溝一望,正紅日、破霜寒。盡渺渺飛煙,蔥蔥佳氣,東海西山。依稀玉樓飛動,道五云深處是天關。柳外弓戈萬騎,花邊劍履千官。寒窗螢雪一生酸。富貴幾曾看。問今日誰教,黃塵匹馬,更上長安。空無語,還自笑。恐當年、貢禹錯彈冠。擬把繁華風景,和詩滿載歸鞍。
久與山川約,那無風月情。經營原闊略,疏放自平生。山友招相見,鄉書向遠征。殷勤語歸計,貧苦病難成。
橫十尺,豎十尺。潦倒鞠多尊者,三千里外斫額。
不策盧敖杖,那張宗測圖。神功攢五岳,且作小山呼。
海上朱明碧霧流,五仙同跨五羊游。何如野客金華洞,臥領群羊十萬頭。
四更月方午,寒彩怯舉首。太空洞凝碧,粲粲著星斗。人間在睡鄉,獨起吾何有。稍憐東方白,世事信難久。啟明爾何疑,光影且相守。
當時我醉美人家。肯信流年鬢有華。海燕西飛白日斜。對殘花。莫怨春風當自嗟。
十年湖海一尊同,醉里那知鬢欲翁。投轄不緣今日雨,論文未減昔人風。春隨流水三分盡,酒重交情百罰空。莫道雙溪堪舉棹,片云來往敬亭東。
訪古空遺跡,叉魚舊有亭。苔封荒徑綠,草沒斷碑青。老樹根橫水,寒蘆葉滿汀。漁歌何處起,倦客倚欄聽。
蹇驢踏雪灞橋春,畫出茅茨野水濱。才見梅花詩便好,梅花卻是定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