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盡日行還歇,遲遲獨上山。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顏。
陶巷招居住,茅家許往還。
飽諳榮辱事,無意戀人間。
盡日行還歇,遲遲獨上山。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顏。
陶巷招居住,茅家許往還。
飽諳榮辱事,無意戀人間。
一整天走走歇歇,緩緩獨自登上山。攀援藤蔓耗費老邁的體力,臨水照見病弱的容顏。陶巷邀請我來居住,茅家允許我常來常往。早已看盡人間榮辱事,不再留戀世俗塵間。
遲遲:緩慢的樣子。
攀藤:攀援藤蔓,指登山時的艱難。
老筋力:年老體衰,體力不足。
照水:臨水自照。
陶巷、茅家:代指李道士的山居,或暗用隱者典故(如陶淵明、茅盈)指隱者居所。
飽諳(ān):充分經歷,熟知。
戀人間:留戀世俗人間。
此詩或作于詩人經歷世事浮沉后,欲訪隱者李道士以求解脫。詩中“老筋力”“病容顏”“飽諳榮辱”等句,暗示詩人已倦于世俗,借尋隱表達隱逸之思。
全詩以尋隱為線索,從登山的艱難到隱者居所的親切,層層遞進,展現詩人對世俗的疏離與對隱逸的向往。語言質樸真摯,情感直白,是唐代隱逸題材詩的典型之作。
遙指湯泉西路。隱約碧云天暮。宿鳥擇深枝,兩兩相呼如語。凝佇。凝佇。今夜夢魂何處。
一朝周處奮英豪,三害皆除豈憚勞。若是不能降自己,縱屠龍虎不為高。
仙翁愛山居,留形在東嶺。風林度嘯聲,云壑漾飛影。華發欲蕭蕭,青瞳猶耿耿。追蹤有名流,回首發深省。
微霜侵幕鴛衾重。殘夢和煙和雨送。蠟淚凄然,漬枕啼痕已隔年。雙蛾巧畫愁仍在。呼雉成梟爭得快。夢怯天高,歷亂秋魂不可招。鞭絲徐拂香風動。換馬輕盈驕紫鞚。翠羽明玕,油壁匆匆再見難。雨花彈指驚塵快。杜宇催春春事改。墜夢今宵,輕逐云羅雁影高。杏煙凝鬢衣香重。細馬驕馱花底送。霧濕雙鸞,小立云廊理霧鬟。春駒對舞湘簾外。粉袂霞裾天女隊。鏡里紅潮,不許啼妝一半消。釣絲風約春漪重。絮點萍開疑餌動。水皺河干,脈脈微波欲托難。吹香魚浪桃花在。弱柳禁腰辭故帶。怕度良宵,怨縷愁絲有萬條。相風徐轉鈴竿動。愁鬢臨春花雨送。雨閣春殘,紫茜紅羞不耐看。欺人眼纈花無賴。任是無情偏有態。倦踏芳郊,瘦倚孤筇過短橋。春山懶斗煙蛾重。學得長顰西舍共。入眼芊綿,漠漠林花哭杜鵑。鸞枝掩抑啼鶯在。遠夢驚回雞鹿塞。醒更無聊,隔雨珠櫳漏點遙。
禁煙時節猶寒,渭城可似章臺地。攀條送別,停觴歌恨,游驄引避。漢苑全荒,隋堤非舊,深宮門閉。想繁華易歇,風飄露灑,青青眼,都含淚。轉憶邊頭塞底。綠成陰、幾行笳吹。鶯啼不到,花飛欲盡,鄉愁暗起。舞困腰肢,斗將眉嫵,那時情意。嘆風流張緒,如今老去,更誰堪比。
塵跡初從世網收,一邱一壑此優游。卻應化作飛云片,長向亭前伴客留。
寫恨才人劍器,驚心公主琵琶。六朝山色送昏鴉。商女怨,猶唱后庭花。筆底錚錚金石,弦中颯颯風沙。平鱗鏟角尚槎枒。休相笑,吾道一龍蛇。乞郡無因得酒,監州卻喜分茶。憑高送目斷云遮。江南遠,誰與寄梅花。曲底清尊瀲滟,吟邊醉墨欹斜。霓裳譜就又琵琶。同牢落,誰是小紅家。苦語愁聞獨鶴,清歌教得雙鴉。蓬山不遠曲屏遮。花間意,高詠滿天涯。桂海十年瘴雨,邛池五月蠻花。投荒萬里便為家。心安處,巾墊帽檐斜。
江廬已別游河侶,商洛休陪謁漢賓。獨立南山千嶂里,長將萬壽祝巖宸。
霞明綺戶云生屋。說情事、耳先熟。恨人間、歲月波流速。除燕燕、雕梁宿。堆幾新詞同筍束。又愁見、垂楊初綠。萬一許重逢,須信道、身如玉。
猶記蘭亭三月三,流觴曲水暢清酣。分明一段永和意,好向羲之筆外參。
飛雪舞稀還驟。高閣下臨群岫。獨立遂移時,歸去黃昏前后。知否。知否。落筆騷人賦就。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清徵有逸仙,疇昔下南極。紫氣遠成圖,照此太白域。芝田手所耘,地靈亦知嗇。云根一十八,斸握安可得。惟馀亂峰間,喬林竦寒色。
緩酒開襟,圍花送抱。更誰管、燕忙鶯老。倚紅腔,偎翠鬢,問新愁多少。曲瀾空裊。漱玉新詞,斷腸凄調。也消得、雪兒歌好。鳳笙寒,魚素報。正夢窗春悄。坐參猿笑。隔夢幃空,吹愁煙裊。藥闌靜、杜鵑啼曉。疊遙情,成獨笑。惱游絲妨帽。碧深紅悄。弦促杯寬,病疏春少。倚瑤瑟、暫舒幽袍。舊懷孤,芳事老。任曲腸千繞。有誰知道。
接葉陰成,亂飛絮、荒園自足。渾不似、萬紅千紫,被春拘束。曾記長安三月見,白蘋風起香沾肉。怎似花、還道似非花,空鬈局。身世事,萍堪卜。遺跡在,清池曲。忽隨風飄蕩,又過鄰屋。黏蕊浮輕疑蝶粉,綴枝顫裊驚鴉宿。笑女伴、指點當流螢,和衣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