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平泉雜詠:憶茗芽
谷中春日暖,漸憶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銷醉客酲。
松花飄鼎泛,蘭氣入甌輕。
飲罷閑無事,捫蘿溪上行。
谷中春日暖,漸憶掇茶英。
欲及清明火,能銷醉客酲。
松花飄鼎泛,蘭氣入甌輕。
飲罷閑無事,捫蘿溪上行。
山谷中春日溫暖,漸漸回憶起采摘茶芽的情景。想趕在清明前的火候制茶,這茶能消解醉酒者的酒意。松花飄落在茶鼎中,茶香如蘭氣般輕盈地飄入茶碗。喝完茶后悠閑無事,便攀著藤蘿到溪邊漫步。
掇:采摘。
茶英:茶芽。
清明火:清明前的火候,古時講究清明前制茶。
酲:酒后神志不清,泛指醉態。
鼎:煮茶器具。
甌:茶碗。
捫蘿:攀援藤蘿。
平泉是李德裕的別墅所在地。李德裕罷相后,退居平泉莊。此詩應是他在回憶平泉春日生活時所作,當時他遠離官場紛爭,在回憶中懷念平泉的閑適時光。
這首詩主旨是回憶平泉春日采摘和品嘗茶芽的經歷,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自然。它展現了李德裕閑適生活的一面,在其詩作中體現了他對自然生活的喜愛。
刀劍作鋤犁,耕田古城下。
高秋禾黍多,無地放羊馬。
昔送征夫苦,今送征夫樂。
寒衣縱攜去,應向歸時著。
天子待功成,別造凌煙閣。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
鳥聲有悲歡,我愛口流血。
潘生若解吟,更早生白發。
秦娥十四五,
面白于指爪。
羞人夜采桑,
驚起戴勝鳥。
臺上樹陰合,臺前流水多。
青春不出門,坐見野田花。
誰能學公子,走馬逐香車。
六街塵滿衣,鼓絕方還家。
嚴寒動八荒,刺刺無休時。
陽烏不自暖,雪壓扶桑枝。
歲暮寒益壯,青春安得歸。
朔雁到南海,越禽何處飛。
誰言貧士嘆,不為身無衣。
相別灞水湄,夾水柳依依。我愿醉如死,不見君去時。
所詣星斗北,直行到猶遲。況復挈空囊,求人悲路岐。
北門記室賢,愛我學古詩。待君如待我,此事固不疑。
雁門春色外,四月雁未歸。主人拂金臺,延客夜開扉。
舒君郁郁懷,飲彼白玉卮。若不化女子,功名豈無期。
白發豈有情,貴賤同日生。
二輪不暫駐,似趁長安程。
前堂吹參差,不作緱山聲。
后園植木槿,月照無余英。
及時立功德,身后猶光明。
仲尼亦為土,魯人焉敢耕。
雪花豈結子,徒滿連理枝。
嫁作征人妻,不得長相隨。
去年君點行,賤妾是新姬。
別早見未熟,入夢無定姿。
悄悄空閨中,蛩聲繞羅幃。
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上巳曲江濱,喧于市朝路。
相尋不見者,此地皆相遇。
日光去此遠,翠幕張如霧。
何事歡娛中,易覺春城暮。
物情重此節,不是愛芳樹。
明日花更多,何人肯回顧。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盡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寧,歸者唱歌行。
相逢古城下,立語天未明。
一身遠出塞,十口無稅征。
東人望歸馬,
馬歸蓮峰下。
蓮峰與地平,
亦不更征兵。
無言賈客樂,賈客多無墓。
行舟觸風浪,盡入魚腹去。
農夫更苦辛,所以羨爾身。
河水清彌彌,照見遠樹枝。
征人不飲馬,再拜祝馮夷。
從今億萬歲,不見河濁時。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邊疆。
愿今日入處,亦似天中央。
天子壽萬歲,再拜獻此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