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種花二首 一
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參雜種,千枝次第開。天時有早晚,地力無高低。紅者霞艷艷,白者雪皚皚。游蠭逐不去,好鳥亦來棲。前有長流水,下有小平臺。時拂臺上石,一舉風前杯。花枝蔭我頭,花蘂落我懷。獨酌復獨詠,不覺月平西。巴俗不愛花,竟春無人來。唯此醉太守,盡日不能回。
持錢買花樹,城東坡上栽。但購有花者,不限桃杏梅。百果參雜種,千枝次第開。天時有早晚,地力無高低。紅者霞艷艷,白者雪皚皚。游蠭逐不去,好鳥亦來棲。前有長流水,下有小平臺。時拂臺上石,一舉風前杯。花枝蔭我頭,花蘂落我懷。獨酌復獨詠,不覺月平西。巴俗不愛花,竟春無人來。唯此醉太守,盡日不能回。
帶著錢買來花樹,在城東的山坡上栽種。只買開花的樹種,不限于桃杏梅。各種果木混雜種植,千枝花依次開放。天時雖有早晚差異,土地卻不分高低優劣。紅的像霞光般艷麗,白的似白雪般皎潔。游蜂追逐不肯離去,美麗的鳥兒也來棲息。前有長流的溪水,下有小小的平臺。時常輕拂臺上的石頭,舉杯迎風獨飲。花枝遮蔽我的頭頂,花蕊落進我的懷抱。獨自飲酒又獨自吟詩,不知不覺月亮已西沉。巴地風俗不喜愛花,整個春天都無人前來。只有我這醉酒的太守,整天留連不愿返回。
參雜種:混雜種植。參,雜。
次第:依次,順序。
巴俗:巴地(今重慶一帶)的風俗。
太守:漢代郡長官稱太守,此為詩人自稱(蘇軾時任忠州通判,類似地方長官)。
此詩約作于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前后,蘇軾任忠州(今重慶忠縣)通判期間。詩人在城東山坡(稱‘東坡’)開墾種植,通過種花一事記錄當時的生活狀態,反映其在地方任上遠離朝堂紛爭后,于自然中尋求精神寄托的心境。
全詩以‘種花—觀花—獨醉’為脈絡,展現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與超然自適的品格。通過巴地風俗與個人情趣的對比,凸顯其獨特的審美意趣,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是蘇軾早期展現生活情趣的代表性作品。
衰年嬾看客,十臥適一起。
謝子何許來,我屐屢折齒。
貌閑神又肅,論事靜而理。
紛然嘲哳際,莞爾諧宮征。
麟獲無怒角,鳳去愁遯尾。
正應晚聞道,不受血氣使。
山頭蕨芽老未鐮,庭中桂枝春已添。
巢由亦有藏身地,小厭聲名傍屋簷。
左原冢孫產巴東,山靈地秀兼長雄。
自小赤心天與通,可惜五十方治中。
北風吹沙暗中渡,不合吹君落南去。
水有子魚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籌之。
好溪瀉百壑,南北傾萬峰。山凡堆阜俗,映岸羞為容。
石門忽秀出,老干蔭渟洪。舍舟從口入,便已離塵中。
眾芳拱窟宅,環岡獻奇秾。藤蘿異態度,尺寸疑施功。
錦茵翠織成,照耀無春冬。水行千丈高,噴薄不可窮。
更有洗頭盆,云深霧常封。昔年謝康樂,筑居待其終。
繼作者丘裴,語言亦稱雄。邈然百世后,未忝騷人風。
棲棲三羽衣,日晏齋廚空。云子歇過槳,??洗氛埃胸。
自嘆苦淹留,寂寞不易供。嗟我老無用,佞山久成翁。
結廬會昌側,勢落魚蝦叢。種竹似束葦,栽松如斷蓬。
小兒饾盆盂,何時至周公。會當同此住,代輸助之舂。
彼羙蔡氏子,任也堪將相。
唯儔亦異材,朗立萬人上。
吾嘗扣其微,事詣理亦暢。
雨露待堅成,風波豈凋喪。
醯雞發淺覆,鹽虎背新樣。
侵尋墮老丑,闟茸屢監當。
繁霜生野色,行李正凄愴。
恐子復未平,因書寄無恙。
幽花表窮臈,病叟行村墟。所欣一蕊吐,安得百萬株。
上下三塘間,縈帶十里余。荒茨各尊貴,野徑爭扶疎。
愁云忽返旆,急霰仍回車。蒼然歲將晚,陡覺大象舒。
群帝胥命游,眾仙儼相趨。龍鸞變化異,笙笛音制殊。
物有據其會,感召驚堪輿。妙看撤真境,態色疑虛無。
問誰始種此,豈自開辟初。至今闕勝賞,浩劫隨榮枯。
兒童候黃墮,捧拾紛筐盂。熏蒸雜煙煤,縛賣傾江湖。
臙脂蘸羅縠,絳艷生裙襦。和羹事則已,甘老山中臞。
以茲媚婦女,又可為嗟吁。夜闌燭燼短,月淡意躊躇。
林逋與何遜,賦詠徒區區。
疇昔省君病,小車隨酒壺。
心惺賞文句,語謇困喑嗚。
念子堪垂泣,累然失壯圖。
唯應看幼子,空手縛於菟。
老失平生友,悲尋路轉迷。
水肥應返釣,田瘦合歸犁。
草與地蕭瑟,云垂天慘凄。
無因再商略,短日送寒雞。
樊梅野雪掃成泥,桃李紛紛照舊蹊。
行子束書輕駟馬,主人炊蓐候鳴雞。
百年囹圄荒蓬藋,萬里耕桑接町畦。
堪笑腐儒何用此,只今飄轉楚江西。
呼得蜿蜒入小瓴,便能飛雨挾林坰。
油云頓失千山赤,丹篆嘗騰一紙青。
漢節可眠知免曠,仙祠屢扣信通靈。
欲同此樂君西去,歷想三峨舊所經。
仙人自昔好樓居,黃鶴而今成故墟。
高架數椽懸碧落,歘聽萬樹響空除。
白云伴向松窗宿,翠虬摩將石壁書。
長日怡然還自得,卻疑有夢到華胥。
年少彎弓中鵠心,到頭衰暮也沉沉。
有機悟道書篇嬾,無事關懷睡思深。
跋扈笑非當日態,低回靜向此山吟。
撥來自有洪纖韻,牙是天工我是琴。
宿覺名未謝,殘山今尚存。
暫開云外宅,不閉雨中門。
麥熟僧常餓,茶枯客謾吞。
荒涼自有趣,衰病遣誰言。
頗憶朝除禫,俄驚夜徹帷。
自堪從子住,何用與夫歸。
起隧新藤茁,重轝宿菵排。
通家只今盡,老淚逐風揮。
古渡疎楊數樹青,孤村細草凍還醒。
風光直欲催頭白,樽酒何人肯放停。
小院腰肢今寂寂,天涯魂夢幾冥冥。
閨中莫道長相憶,客路悲風徹夜聽。
大心覺也無虧成,小心漚也隨滅生。
道人常與箒柄行,遇其欻起須掃清。
世間亦有無根樹,又言朗月當空住。
劫塵顛倒不自由,只笑本來無掃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