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申秋八首 三
嗢嗢簷霤凝,丁丁窗雨繁。
枕傾筒簟滑,幔飐案燈翻。
喚魘兒難覺,吟詩婢苦煩。
強眠終不著,閑臥暗消魂。
嗢嗢簷霤凝,丁丁窗雨繁。
枕傾筒簟滑,幔飐案燈翻。
喚魘兒難覺,吟詩婢苦煩。
強眠終不著,閑臥暗消魂。
屋檐下的滴水聲連綿不斷,窗外的雨點擊打聲密集紛繁。枕頭傾斜著,竹席光滑難穩;帷幔被風吹動,案上的燈盞搖晃翻轉。呼喚著做噩夢的孩子,他卻難以蘇醒;婢女因我吟詩,露出厭煩神情。勉強想入睡終究難以成眠,閑躺著暗自傷神,愁緒萬千。
嗢嗢(wà wà):象聲詞,形容滴水聲。
簷霤(yán liù):屋檐下的排水槽,此處指屋檐滴下的雨水。
丁丁(zhēng zhēng):象聲詞,形容雨聲清脆密集。
筒簟(tǒng diàn):用竹筒剖制的竹席,表面光滑。
幔飐(màn zhǎn):帷幔被風吹動而顫動。
魘(yǎn):因夢中受驚嚇而發出驚叫,即做噩夢。
著(zhuó):入睡,此處指睡著。
此詩為李商隱《景申秋八首》組詩其三。景申指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時李商隱任鹽鐵推官,長期漂泊,生活清苦。詩中通過雨夜失眠的片段,反映其晚年孤寂的心境與困頓的生活狀態。
全詩圍繞雨夜失眠展開,以細膩的生活細節勾勒出一幅寂寥的秋夜圖景,既展現了詩人對日常場景的敏銳觀察,也暗含其對人生際遇的無奈與感傷,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沉。
白菊生新紫,黃蕪失舊青。俱含歲晚恨,并入夜深聽。夢寐連蕭瑟,更籌亂晦冥。云移過吳越,應為洗馀腥。
榛實軟不及,菰根旨定雌。吳沙花落子,蜀國葉蹲鴟。配茗人猶未,隨羞箸似知。嬌顰非不賞,憔悴浣紗時。
白石經時爛,仙蹤豈易尋。但傳看奕去,不記入山深。蠻觸悲人世,滄桑閱古今。丹砂君莫問,對酒且披襟。
掃地心已凈,讀書門懶開。碧桃花落盡,猶未覺春來。
三徑久不埽,籬根長綠苔。秋聲隨雁入,花意待人開。予亦自知老,賓從何處來。水邊頻寄宿,鷗鳥或相猜。
資深堂上偶留題,多謝高僧不掃泥。更與慇勤琢山骨,惡詩傳到浙江西。
秋風蕭條秋氣傷,歲云暮矣思故鄉。客行來歸正落木,雁飛不下空斜陽。白草岡頭風似箭,黃沙戍下月如霜。聞君近有從軍作,愁思與之誰短長。
南行將母底須悲,浙水灘高恐到遲。秋月春花皆我夢,海風江雨此何時。孟郊心苦吟游子,韓老情多賦別知。盡把新懷對難弟,玉峰回首思冥迷。
玉河城闕外,源出玉泉高。穿宮為太液,步馬即蘭皋。樓臺盡楊柳,尊俎有蒲桃。相將梁苑客,抽管賦春濤。
云外荒村半掩扉,門孤事業與心違。悠悠歲月山林老,納納乾坤道路非。鴻雁關河秋滿眼,梧桐風雨冷吹衣。蓼莪自是長休廢,獨立蒼苔一嘆欷。
層城舒遠目,迢遞送歸鴻。歲月更新歷,江山憶舊蹤。鐘聲春浪靜,燈影暮流空。愧有東林約,無因問遠公。
誰系慈航雙樹堤,天公到此不投霓。為園已種菩提果,極樂由來亦在西。
牂牁西去水,千里共烽煙。世事已如此,孤懷空復然。定趨衡岳路,或到夜郎天。弭節知何處,音書為一傳。
龍之山不興雨云,山中之人不可以論。烏用如城矻高旻,祇可以障南氛。
一舸夷猶野水邊,渚禽沙鳥各紛然。幽花滿棹初維岸,春水連堤忽上天。世上風波終未已,江南煙雨正堪眠。他日匏尊留我飲,更憑孤鶴問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