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秋十首 九
西風冷衾簟,
展轉布華茵。
來者承玉體,
去者流芳塵。
適意丑為好,
及時疎亦親。
衰周仲尼出,
無乃為妖人。
西風冷衾簟,
展轉布華茵。
來者承玉體,
去者流芳塵。
適意丑為好,
及時疎亦親。
衰周仲尼出,
無乃為妖人。
西風拂過,被子和竹席透出涼意,輾轉反側間鋪設起華麗的墊子。得寵的人承接玉體備受呵護,失寵的人如流塵般消散。合乎心意時,丑陋也能被視作美好;恰逢時機時,疏遠也會變得親近。衰敗的周朝孔子誕生,難道不被視作怪異之人?
衾簟(qīn diàn):被子和竹席。
華茵:華麗的墊子。
玉體:此處指受寵者的身體,代指受寵之人。
芳塵:指美好的蹤跡或境遇,此處指失寵者的零落。
適意:合乎心意。
及時:恰逢時機。
衰周:指周朝末期,禮崩樂壞的時代。
無乃:難道不是,表示反問語氣。
此詩為白居易《解秋十首》組詩之一,約作于其仕途早期。詩人通過秋日生活場景的觀察,結合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反映中唐時期人情冷暖、賢者不被理解的社會現實,暗含對世風的批判。
全詩以秋景起興,由生活細節延伸至歷史感慨,通過對比與反問,揭示人情易變、賢者遭疑的社會現象,語言平實而意蘊深遠,體現了白居易關注現實、針砭時弊的創作特點。
霜草芒鞋訪舊京,景陽回首淚縱橫。
埋金未必成秦厭,銷鐵安能御晉兵。
自古山川難恃險,從來花鳥易傷情。
南朝過眼繁華盡,倚杖長干看月明。
節近清明楊柳新,玉河橋畔少車塵。都門送別應無數,不許臨岐折贈人。
綠嫩遙看更碧柔,非煙非霧曉難收。墻高不使花飛過,卻化浮萍出御溝。
登樓萬里望鄉關,倦翼江南不可攀。
易水寒波飄木葉,楚天秋色滿河山。
城邊征雁千群起,驛外歸人一騎還。
獨客此心君不見,風塵何以慰愁顏。
酒熱銀瓶箭插壺,
何妨赤腳大聲呼。
千年人日人誰在,
不羨雕蟲小丈夫。
鳥道紆回上,猿聲縹緲聞。
峰盤三百級,身入萬重云。
天地閩中險,陰晴嶺半分。
出關盡蠻語,端合作參軍。
高山峨峨,流水洋洋。
躬耕百年,奉我高堂。
左列圖書,右侍姬姜。
寄形區中,若存若亡。
心血悠悠送歲華,賞音人隔水天賒。三生因果來瓊玖,一片風雷嘯莫邪。芳樹不曾隨夢冷,好云常恨被山遮。何由竟負蘇章笈,親向瀛壺漱曉霞。
采藍采綠及中年,凈洗塵心禮謫仙。頑石豈無頭可點,至文原在性能全。一觴一詠皆真諦,三沐三薰挹古妍。翠墨不書奇險字,南華秋水本天然。
東家十畝橘,治蠹苛于獄。課童事剔決,生意長不足。
不如西家農,末麥土已熟。一朝種子落,坐見天地綠。
人便適性事,醫乃逢其癡。有藥不投疾,但欲甘于飴。
安知萬全方,非取頰舌宜。誰能味此苦,恐厭功效遲。
太和到處萌,物各從所受。老農嘉谷心,自覺稊稗丑。
道旁有荊棘,斤斧不得宥。移根著山阿,吾亦付薪槱。
鵲有護巢心,鴉負奪巢力。紛爭互勝敗,卒乃覆其室。
魯雞本非鵠,伏鷇出羽翼。我無拒爾心,萬物同一息。
創平痛方定,醉甚忽解酲。乃作翻然思,遽能免心驚。
君子足遠慮,小人無隱情。有言儻可吐,守口何如瓶。
飛來一片月,掛在碧云端。
大地函清氣,空階積暮寒。
微風正蕭瑟,孤影自團欒。
對此呼佳釀,更深獨倚闌。
梵容分古像,唐語入新經。
城闕九重,山河千里,煙花分外便妍。舞榭妝樓,何人閑過春天。斗雞走馬爭先??从窈訕蚺?,鳴珂穿柳,刺梅園里,弄管調弦。
京華旅食,紫陌紅塵,春衣典盡,酒舍因緣。新豐羽騎,官家校獵城邊。燈火歸來,繞鞍雞兔,滿臂烏鳶。
謾高眠。試聽鄰家笛,張宴留連。
百尺危樓峭壁懸,元龍那有此天然。
迎眸山色無今古,悅耳泉聲有管弦。
野鷺行行投晚浦,叢篁歷歷數平川。
可憐大道皆荊棘,勝境睽違已廿年。
鋤颣除荒政若神,
俗安民靖絕紛紜。
清宵不見犬吠盜,
綠野更無羊敗群。
平生詩酒興,縮手少年場。
誰敵江河量,爭看錦繡章。
論才皆國器,滿袖尚天香。
欲寫弘文士,風流有長康。
少年心壯輕為客,
不寄梅花遠信來。
為見行舟試借問,
看花出約幾時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