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茅山孫煉師
何地最翛然,華陽第八天。松風清有露,蘿月凈無煙。乍警瑤壇鶴,時嘶玉樹蟬。欲馳千里戀,惟有鳳門泉。
石上溪蓀發(fā)紫茸,碧山幽藹水溶溶。菖花定是無人見,春日惟應羽客逢。
獨尋蘭渚玩遲暉,閑倚松窗望翠微。遙想春山明月曙,玉壇清磬步虛歸。
何地最翛然,華陽第八天。松風清有露,蘿月凈無煙。乍警瑤壇鶴,時嘶玉樹蟬。欲馳千里戀,惟有鳳門泉。
石上溪蓀發(fā)紫茸,碧山幽藹水溶溶。菖花定是無人見,春日惟應羽客逢。
獨尋蘭渚玩遲暉,閑倚松窗望翠微。遙想春山明月曙,玉壇清磬步虛歸。
哪里最為自在悠閑呢?是華陽洞天的第八天。松間清風帶著清露,藤蘿上的明月皎潔無煙。忽然驚動了瑤壇上的仙鶴,不時傳來玉樹間蟬的嘶鳴。我想寄托千里的眷戀之情,唯有那鳳門泉能承載。石頭上溪邊的蓀草長出紫色的茸芽,青山幽靜云霧彌漫,溪水波光粼粼。菖蒲花一定沒人看見,春日里只有仙人才能相逢。獨自尋覓長著蘭草的小洲欣賞夕陽余暉,悠閑地倚靠在松窗邊眺望青山。遙想春天山中明月破曉,在玉壇聽聞清磬聲,踏著仙步而歸。
翛(xiāo)然:自在超脫的樣子。
華陽第八天:華陽洞天為道教十大洞天之一,第八天是其仙境之處。
瑤壇:神仙的祭壇。
玉樹:傳說中的仙樹,這里指美好的樹木。
鳳門泉:茅山的一處泉水。
溪蓀:一種植物。
羽客:指道士。
遲暉:夕陽余暉。
翠微:青山。
玉壇:道壇。
步虛:道士在醮壇上諷誦詞章采用的曲調(diào)行腔。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茅山是道教圣地,孫煉師是茅山的道士。詩人可能聽聞或拜訪過茅山,被其清幽的環(huán)境和神秘的道教文化所吸引,對孫煉師的修道生活心生向往,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茅山仙境和孫煉師的傾慕。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充滿了道教的神秘色彩。在文學史上,它展現(xiàn)了唐代詩人對道教文化的關(guān)注和喜愛,豐富了唐代詩歌的題材和意境。
依巖結(jié)屋也栽松,嵐氣朝來濕翠峰。到耳鶯聲猶恰恰,出門牛跡已重重。風篁籜落殘新粉,戰(zhàn)蟻酣還覓故封。春雨春潮春水漫,春江誰共理春蓬。
柵網(wǎng)縱橫鎖不能,偏生玓瓅許紅凝。此心且讓風吹去,也并春君作一征。
醫(yī)家白術(shù)重天臺,郡守曾將蜜浸來。嚼罷不知香滿室,桃花流水夢瑤臺。
二禽瀧水至,絕與畫眉同。欲得長相喚,須教各一籠。不驚多飲啄,無恨是雌雄。歸向吾兒女,綿蠻水竹中。
一曲驪歌淚暗垂,香車陌上過春荑。關(guān)情最是蘼蕪草,何必楊枝綰別離。
羅帳香垂薄,春風暖拂輕。不能將斷夢,番為攪芳情。鏡里催花落,衾邊喚月生。妾軀還借爾,晨發(fā)度遼城。
郊原冷落霜風后,桑柘蕭條兵火馀。試問當時卿與相,幾家猶有舊田廬。
聞夜鶴。夜鶴叫南池。對此孤明月。臨風振羽儀。伊吾人之菲薄。無賦命之天爵。抱局促之短懷。隨冬春而哀樂。懿海上之驚鳧。傷云間之離鶴。離鶴昔未離。迥發(fā)天北垂。忽值疾風起。暫下昆明池。復畏冬冰合。水宿非所宜。欲留不可住。欲去飛已疲。勢逐疾風舉。求溫向衡楚。復值南飛鴻。參差共成侶。海上多云霧。蒼茫失洲嶼。自此別故群。獨向瀟湘渚。故群不離散。相依江海畔。夜止羽相切。晝飛影相亂。刷羽共浮沉。湛澹泛清潯。既不經(jīng)離別。安知慕侶心。九冬負霜雪。六翮飛不任。且養(yǎng)凌云翅。俯仰弄清音。所望浮丘子。旦夕來相尋。
墻外秋千花影后。環(huán)獸金懸,暗綠籠朱牖。為怯輕寒猶殢酒。同心共結(jié)懷纖手。粉袖盈盈香淚透。蹙損雙眉,懶畫遙山秀。柔弱風條低拂首。渭城歌舞春如舊。
扁舟獨渡珠江水,野客登臨耳目寬。紺殿鐘聲移棹聽,白云山色隔城看。遐心指點峰千疊,生計商量釣一竿。今夜月明何處宿,夢魂應繞鄭仙壇。
何處難忘酒,初秋暑尚存。雙星渡銀漢,微月照黃昏。瓜果排中閤,笙歌拂小軒。此時無一盞,何以待天孫。
陣圖入眼渾如夢,回首江山又夢間。萬里白云遮望眼,□□□□□□□。
火云高擁太行間,飛雪峨峨不可攀。翠柏蒼松枯欲死,清涼空說五臺山。
笑將一干嘗妻兒,病骨饑腸兩責之。多事去燃天祿字,安鳩來過老人眉。山林猛獸今誰是,早晚繁霜正爾持。他日短長憑杖者,人間數(shù)尺紫玻璃。
白鳥有情驚不去,青山無約望還來。午夜夢飛滄海外,一年春在落花中。北方野客不慣見,明月滿衣猶倚欄。燕薊馀民宜自省,百年陷虜直愁人。勿怨肩輿事洪靖。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