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古詩十首 一
戚戚復戚戚,送君遠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黃沙磧。
伶俜獨居妾,迢遰長征客。
君望功名歸,妾憂生死隔。
誰家無夫婦,何人不離坼。
所恨薄命身,嫁遲別日迫。
妾身有存歿,妾心無改易。
生作閨中婦,死作山頭石。
戚戚復戚戚,送君遠行役。
行役非中原,海外黃沙磧。
伶俜獨居妾,迢遰長征客。
君望功名歸,妾憂生死隔。
誰家無夫婦,何人不離坼。
所恨薄命身,嫁遲別日迫。
妾身有存歿,妾心無改易。
生作閨中婦,死作山頭石。
悲戚啊悲戚,送你去遠方服役。服役之地不在中原,而是海外的黃沙沙漠。我孤單地獨自守在家中,你則踏上了漫長遙遠的征程。你盼望著功成名就歸來,我卻擔憂生死相隔。哪家沒有夫婦,何人不曾分離。只恨我命運不好,嫁得晚而離別之日來得又急。我的身體可能有生死變化,但我的心意不會改變。活著我做閨中的婦人,死了我化作山頭的望夫石。
戚戚:憂愁悲傷的樣子。
行役: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在外跋涉。
伶俜(pīng):孤獨的樣子。
迢遰(dì):遙遠。
離坼(chè):分離。
存歿(mò):生死。
此詩創作背景應與當時社會的兵役制度相關。唐代戰事頻繁,大量男子被征去遠方服役,造成眾多家庭分離。詩人可能目睹了這種社會現象,以女子的口吻創作此詩,反映戰爭給普通家庭帶來的痛苦。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爭導致夫妻分離的社會現實,突出女子的堅貞愛情和命運的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唐代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
廿載論交地,溪山古信州。晚園收碩果,周道傍寒流。天與裁春服,人將渡野舟。夕佳軒外月,還照越江秋。
千峰匡岳亭亭立,萬里澄江滾滾來。文水遠流諸港入,禪官高閣半云開。川原日照新樓櫓,城郭煙侵廢草萊。舊邑飛鳧留玉舄,幾時孤鶴下山臺。浮沉謾憶神仙令,留滯空憐太史才。尊酒囊琴皆寂寞,斜陽歸雁獨悲哀。年深短句馀殘墨,跡古遺碑翳綠苔。肅肅祠堂猶俎豆,翛翛圖像已塵埃。高風一代人何在,長路孤舟客自回。雙井白楊應咫尺,不堪西望獨徘徊。
肩輿觸熱汗沾衣,晚渡呼舟去若飛。兩腋颼颼清鏡里,分明列子御風歸。
盤紆嶺路車馳過,才見炊煙繞塔昏。地脊叢蒿欲連郭,山深茂樹慣藏村。棲身稍近牛溲穢,問姓俄來鴂語溫。誰信苗鄉風土好,無家猶似住桃源。
出岫還山任卷舒,浮云元不礙空虛。中流擊楫心徒苦,九折回車樂有馀。得意秋鷹看矯矯,忘機海鳥自如如。問予何事歸來急,捐印虞卿好著書。
門巷帶青楓,村西有路通。鳥鳴高竹上,水落亂藤中。耕鑿常時慣,招游舊俗同。寄言城市客,未可薄田翁。
兔穎應從月窟收,寄來筠管自湖州。題詩每愧鐘王帖,載酒長懷李郭舟。鱸出四鰓莼菜雨,蟹分八跪稻花秋。十年不飲吳江水,安得相從訪舊游。
蒔竹流泉占一邱,倚筇盡日看游鯈。崎嶇好事無人共,獨飲泉旁自獻酬。
舷窗顛倒海為天,空際時來三兩船。無分北冥南極雪,幾番云上看冰川。
自別三城十九年,重來舊跡總依然。鯉庭兼是魚符守,戲綵承顏慰目前。河橋洛宅近相望,三月花時日又長。暫整安車來子舍,為吾特啟太師堂。
煙斂吳山翠擁螺,重陽晴暖似春和。閒情已付青油舫,斜日輕搖綠玉波。橋外連錢游騎屬,水邊紈扇麗人過。黃花何處酬佳節,白鳥滄洲引興多。
柳綿飛處,政和風淡蕩,輕飄晴雪。憶殺故人千里外,客館怕聽啼鴂。桂水危亭,虞山古廟,戟度同登謁。君歸吾去,可憐辜負奇絕。長是夢見風標,晨鐘敲醒,無奈依然別。去歲魚箋蒙遠寄,惟寫相思情切。乞得閑身,看山玩水,著甚酬風月。只應詩酒,興來還自怡悅。
東風浩蕩吹花柳,春氣薰人如醉酒。草生滿地綠敷茵,桃李無言也笑人。笑人年年常是客,底事欲歸歸未得。歸未得,可奈何。太行南北千條路,不似離腸宛轉多。
對君酒面春情嫩,笑掩香羅。笑掩香羅。莫是情懷不中他。為何欲說還輕拍,已近無多。已近無多。又誤須臾試托歌。幾多別意存眸子,愛映君容。映得君容。卻似春花曉露中。花間鳥宿添詩福,始覺春濃。覺了春濃。夢醒依然失去蹤。
萬里同云雪滿天,蹇驢駝醉峙吟肩。不知春到梅花否,行遍前川與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