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東溪
近蓄東溪水,悠悠起淥波。
彩鴛留不去,芳草日應多。
夾岸生奇筱,緣巖覆女蘿。
蘭橈思無限,為感濯纓歌。
近蓄東溪水,悠悠起淥波。
彩鴛留不去,芳草日應多。
夾岸生奇筱,緣巖覆女蘿。
蘭橈思無限,為感濯纓歌。
最近積蓄起東溪的水,悠悠地泛起碧綠的波浪。彩色的鴛鴦留戀不肯離去,溪邊的芳草一天比一天多。兩岸生長著奇特的小竹子,沿著山巖覆蓋著女蘿。手持蘭木船槳思緒無限,被那首濯纓歌所感動。
蓄:積蓄。
淥波:碧波。
筱:小竹子。
女蘿:一種植物,常攀援于樹木或巖石上。
蘭橈:用蘭木做的船槳,也泛指船。
濯纓歌:《楚辭·漁父》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之句,后以“濯纓”表示避世隱居或清高自守。
平泉是詩人李德裕的別墅所在地。此詩可能創作于李德裕在平泉居住期間,春日東溪景色優美,引發了詩人的創作靈感,借景表達自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東溪春日美景并抒發情感。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獨特的審美情趣。
魏闕江湖總帝臣,碧山金馬亦平分。機云此日真無恨,隨陸當年也未文。清淺幾灣松谷水,飄搖一片海天云。只應細雨斜風調,未可群仙上界聞。
父老駢肩不可麾,爐煙爭繞御班圍。共瞻帝所天光近,更識淮壖馬跡稀。丹扆預傳雄算去,元樞先奏凱歌歸。由來干舞苗民格,即是姚虞上上機。戈鋋掣電萬人麾,無霸空矜大十圍。關外羽書長踵至,路旁烽火覺煙稀。已聞異域離心久,行見名王稽首歸。個是吾皇用神武,小臣寧能泄天機。
侯生七十老監門,皮骨都消意氣存。不是眾中虛左待,當時誰報信陵恩。
潮回沙岸漸闊,云凈山蜂更高。扶杖僧歸古寺,抱琴客度危橋。
涼氣忽如秋,天公欲我留。知君離別意,不肯放行舟。遷化付天運,窮通任物籌。與言能得意,似此更何求?仆本最疏放,君真愛自由。居家能四海,舞袂即三丘。會當同絕頂,傲嘯接天流。
諸侯辭北極,千騎向東方。十二稱天府,風煙接帝鄉。地形來海岱,漕挽自徐揚。春滿弦歌邑,花明太守章。射書延上客,照乘得高唐。寇息解刀劍,人和下鳳凰。軒帷褰雨雪,郡閣臥星霜。治行兼經術,諸曹借寵光。
天邊洞戶長不扃,洞口芝田龍自耕。靈梅已逐風雨散,飛花亂點仙人枰。五馬踏云山鬼驚,九霞觴勸瑤琴鳴。玉虹僵臥眾峰鎖,雷斧剜開一竅明。輕身欲跨碧煙去,宿習要湔塵界清。倚松默念黃庭經,酌泉更咽紫石瑛。餋圣懷胎十月滿,子建吟詩七步成。歸來凝香灑醉墨,三復使我迷魂醒。
落月銜山白,歸帆出樹青。新涼煙抱石,欲曉影搖汀。醉夢灘聲破,昏愁鳥語醒。披衣成獨對,云水自泠泠。
得得頻來照鬢腮,窗前何吝破蒼苔。春風草長容蛙鬧,夜雨泥融許燕來。
憶我南溪北,千巖萬壑亭。妒渠紫陽叟,詫殺一峰青。
羊裘不釣世間名,考跡桐江更考情。散發松根坐磐石,葫蘆無酒對先生。
芳草碧未終,秋霜一何早。母恩那可思,寸心欲奚報。雖有白日輝,已缺春暉好。飲恨抱案牘,方寸惄如搗。陳情已得請,幾筵躬灑掃。忍淚不敢揮,嚴親亦云老。志養已自慚,況乃傷懷抱。我親亦念我,棄捐兩秋草。去年被斬衰,遠涉金陵道。慈親日倚門,眼枯鬢如皓。圣恩果天寬,放還喜絕倒。雖無三釜養,菽水芼蘋藻。與君本通家,世學所當考。亡者既如斯,生者期終保。文昌裒詩篇,令我索枯槁。我辭亦良苦,未易眾人告。但愿各勉旃,矯首望穹昊。
雨晴云氣暖,風過市聲喧。罷講渾無事,支筇偶涉園。藥苗已堪種,花蕊不勝繁。佳日難為客,何人共笑言。
昭文館外無花看,吳市津頭買樹栽。花本無情天有意,忍寒教為老人開。
山中霜柏自亭亭,多事園丁強作屏。剪截共驚鸞尾鍛,屈纏何異楚囚扃。濠梁水上魚能樂,茂叔窗前草自青。釋縛解圍俄頃事,拂云從汝到千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