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鳥二十章 十五
有鳥有鳥皆百舌,舌端百囀聲咄?。
先春盡學百鳥啼,真偽不分聽者悅。
伶倫鳳律亂宮商,盤木天雞誤時節。
朝朝暮暮主人耳,桃李無言管弦咽。
五月炎光朱火盛,陽燄燒陰幽響絕。
安知不是卷舌星,化作剛刀一時截。
有鳥有鳥皆百舌,舌端百囀聲咄?。
先春盡學百鳥啼,真偽不分聽者悅。
伶倫鳳律亂宮商,盤木天雞誤時節。
朝朝暮暮主人耳,桃李無言管弦咽。
五月炎光朱火盛,陽燄燒陰幽響絕。
安知不是卷舌星,化作剛刀一時截。
有一種鳥叫百舌鳥,它的舌頭能發出百種婉轉的聲音,嘈雜喧鬧。初春時它學遍各種鳥叫,讓聽的人難分真假而心生喜悅。它的叫聲擾亂了音律,就像伶倫制定的鳳律被打亂,又像盤木天雞的啼叫誤導了時節。它從早到晚在主人耳邊啼叫,讓桃李花都默默無言,管弦樂聲也為之哽咽。五月炎熱,陽光似火,它的叫聲在炎炎烈日下消失了。誰知道它是不是卷舌星變成的,像被剛刀一下子截斷了聲音。
百舌:鳥名,善鳴,能模仿多種鳥的叫聲。
咄?:嘈雜聲。
伶倫鳳律:伶倫是黃帝時的樂官,鳳律指音律。
盤木天雞:傳說中的神雞,能知天時。
卷舌星:星名,主口舌。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與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一些巧言諂媚、混淆黑白的現象有關。詩人可能目睹了這類人的行為,對他們的行徑感到憤慨,于是借百舌鳥來進行諷刺。
這首詩主旨是諷刺社會上那些靠巧言迷惑他人、擾亂秩序的人。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象征手法,以鳥喻人。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批判精神。
樂天投老刺杭蘇,溪石胎禽載舳艫。我昔不為二千石,四方異物固應無。
別緒逗將吟緒,愁心翻作閑心。美人香草意偏深。說與旁人不省。一自雁行云散,幾番月色花陰。何時一鼓海風琴。共對西窗燭影。
塞北無草木,烏鳶巢僵尸。泱渀沙漠空,終日胡風吹。戰卒多苦辛,苦辛無四時。
翠櫪高蘿結晝陰,驕陽無地迫吾身。石崖細聽紅泉落,林果初嘗碧奈新。揮麈已欣從惠遠,談經終恨少遺民。何時暫著登山屐,來岸烏紗漉酒巾。雨過千巖爽氣新,孤懷入夜與誰鄰。風蟬故故頻移樹,山月時時自近人。禮樂汝其攻我短,形骸吾已付天真。露華漸冷飛蚊息,窗里吟燈亦可親。自憐多病畏炎曦,長夏投蹤此最宜。青石白沙含淺瀨,碧梧蒼竹聒涼飔。云中雞犬聽難辨,谷口漁樵問不知。斑杖芒鞋隨步遠,歸來幽火認茅茨。朅來人外慰棲遲,谷遠山長萬事遺。好鳥未嘗吟俗韻,白云還解弄奇姿。藤花冉冉青當戶,竹色娟娟碧過籬。不羨故人探禹穴,短橈孤榜逐漣漪。
何須林景勝瀟湘,只愿西湖化為酒。和身臥倒西湖邊,一浪來時吞一口。
身在云中不見云,登臨忘卻日將曛。回頭欲辨來時路,只有泉聲隔樹聞。
東北有偉人,大名垂西南。政化延邛笮,嘯歌抒幽覃。春噓山矗矗,秋凈水潭潭。琴能鳴其治,泉亦忘其貪。符彼循吏傳,如皈彌勒龕。蚤蔚鳳苞九,易報鹿鳴三。所難在大節,而匪矢空談。牙璋入三巴,偫糧供魚蠶。天落一將星,地震五丁男。平生忠孝亮,動與意氣酣。膽固大如斗,手乃劍磨鐔。舌為犀鋒利,目為虎視耽。日暈生雌霓,妖魄褫虪甝。一死太山重,就之若飴甘。蠢爾如豕突,瞬顧已就戡。卓哉此鴻爪,千秋跡可探。承庥在翼子,明發慎毋慚。浩歌起遐矚,蜀山挺翠嵐。
閉門卻掃白頭翁,新筑茅齋號百慵。木石與居鹿豕押,衣冠不著馬牛同。早眠罕見窺檐月,渴睡稀聞報曉鐘。欲作解嘲心懶慢,乾坤如許幸相容。
英英江上云,浩浩江中水。水流日下云日高,與君離隔情如此。無錢沽酒贈君別,就君醉飲清歌發。庭前乍響金風初,碧樹離離照新月。新月西飛向滄海,海中老蚌含光怪。珊瑚枝長犀有紋,南州之寶無君對。先君門下三千人,就中程子嘗冠軍。即今賢達每不乏,野人于汝偏情親。二十年間如電掃,舊時游處今荒草。屈子能爭日月光,王裒分守松楸老。人生出處各有宜,看君高步何崔嵬。神龍吐氣首萬物,大鵬整翮盤天池。往年被命頒新詔,千騎東方年最少。磨厓手勒泰山碑,把筆醉題尼父廟。昨者麻衣反南野,江上聚觀群擁馬。盛名往往動時人,及見恂恂一儒者。滄海終為百谷王,如君氣度誰能量。從此一抔封已畢,報恩身健日偏長。
蟲鳴切切故關聽,重感跳丸去不停。不足有馀空歲計,書來吾友愧丁寧。
仙才已死鬼才殤,剩有悲歌哭楚狂。行盡黃河九千里,濯纓濯足在滄浪。
我從洞庭湘水入江處,西南直到湘水源。青山不斷一千里,兩岸騰擲蛟龍騫。卸帆日夕湘山麓,側嶺橫峰堆簇簇。妙明塔高山四圍,玉立千盤裹山腹。湘江如帶橫腰去,瀲滟江風明雪縠。漫山春木斗青紅,窈窕僧房半修竹。昔游一別今幾載,澗草巖花歲時改。春深靈雨缽龍歸,日暮顛風鈴鵓在。我欲從僧營一椽,老僧與我同羈纏。有身長住豈云達,無田不退寧非貪。松花開落薜荔庵,山橦布熟溪毛甘。世緣不深道力薄,山中龍象吾其慚。
蟬嫣華裔。秉節諸州流泳美。長掞清芬。妙絕潛研跋尾文。黝然氈蠟。難得碣陰雙璧合。辟咡咨碑。愴念東華撰杖時。
萬里燕云慮正深,赭袍衿甲被黃金。思文圣主師文母,猶待瑤池稟玉音。
雪屋高開似玉堂,下看塵世沸如湯。臨皋步屧人堪畫,剡曲回舟興亦狂。華散翠微朝講歇,詩成白戰午茶香。冰床翻憶先宗事,一滴醍醐莫謾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