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玄陽先生
不能相見見人傳,
溪岸山中岱岸邊。
顏貌只如三二十,
道年三百亦藏年。
不能相見見人傳,
溪岸山中岱岸邊。
顏貌只如三二十,
道年三百亦藏年。
無法與先生相見,只能通過他人傳遞消息。先生居住在溪岸山中、岱山岸邊。先生容貌看起來只有二三十歲,可修道已有三百年,還能隱藏自己的真實年歲。
玄陽先生:詩中所寄之人,一位修道者。
傳:傳遞消息。
溪岸:溪水岸邊。
岱岸:岱山岸邊。岱山,山名。
顏貌:容貌。
道年:修道的年數。
藏年:隱藏自己的真實年歲。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推測詩人可能生活在一個崇尚修道的社會環境中,聽聞玄陽先生修道有成,心生敬仰,卻無法相見,于是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玄陽先生的敬仰。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比展現先生的不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為研究當時人們對修道者的認知和情感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深愛城西向氏園,平川秀野好風煙。
履險須頓足,逢躁須戒吻。況今為何時,正恐無地隱。柴門倘可閉,即與桃源近。豈無耆舊在,努力各自謹。
朔云寒,邊月苦。觱栗西風,吹亂黃沙舞。夜半雪深三尺許。氈帳駝峰,倒載琵琶女。打圍來,圈地去。銀管炊煙,茶煮烏羊乳。蠻府將軍窮塞主。匹馬隨他,看射南山虎。塞垣長,寒信早。畫角嗚嗚,吹破霜天曉。一陣哀鴻殘月小。夢繞南云,淚濕征衫老。拄青山,吟白草。燕雀排衙,公事彈琴了。又報黃旗前隊到。手板匆匆,走馬遼西道。雪花天,泥滑地。漠漠同云,壓破山頭翠。山接平蕪田接水。望斷村煙,只在青天外。五更愁,千里思。茅舍孤燈,草草留人睡。放著枕頭沒處倚。角角雞聲,啼出思鄉淚。鄭公鄉,梅尉市。安石墩頭,王謝爭端起。誰似南州徐孺子。天付吾廬,預注高人里。十三經,廿一史。架屋堆床,嘯詠烏皮幾。竹舍茅廬何陋爾。君子居之,即是名山水。
穩臥繩床身世平,蘧蘧睡味比茶清。夢長夢短了無跡,窗暗窗明過一生。讀史難通今日事,聞歌不似少年聲。晴光偶動春游興,江路微茫雨又成。
花兒開。門兒開。前度劉郎今又來。樂镵猶帶苔。引一杯。勸一杯。仙洞蟠桃結幾回。笑呼黃鶴陪。
西峰插天起,絕頂寺門開。云里一僧住,山中無客來。落花平講席,積草遍香臺。我欲聞清梵,焚香坐不回。
九鷥不與九思同,托物相規畫史功。風雪滿溪寒素在,也應窮處見從容。
驀溝上阪到山家,牧豎應門兩髻丫。葑火正紅煨芋熟,豈知新貴筑堤沙。夜行山步鼓鼕鼕,小市優場炬火紅。喚起少年巴蜀夢,宕渠山寺看蠶叢。生草茨廬荊作扉,數家煙火自相依。大兒飼犢舍邊去,小兒捕魚溪口歸。房櫳深深績火明,垣屋蕭蕭礱谷聲。作官覓飽最繆算,羨爾為農過一生。
衡岳山本高,豈待奇幻徵。天柱儼顱脊,祝融儲真精。七十二關節,節節含英靈。神潛本無朕,化行互充盈。有時作云雨,有時鼓風霆。恍然明睿啟,倏忽晦濛縈。一日三時變,化機曷其停。擴之育萬物,肇資生以成。三廣聯地軸,五嶺交青冥。元氣時磅礴,太和自薰蒸。肅拜輕千里,瓣香曷為情。吾生素已禱,諒茲格明馨。
斷槎無葉又無枝,得似勾春柳一絲。不是畫船棲泊處,白鷗飛下立多時。
先生愛潔本天真,坐對高梧洗滌頻。眼見衰元多穢習,故將清品勵時人。
花封暫假金閨彥,棨戟遙臨劍水清。芳草幾年勞別夢,寒云十月倍離情。居人愁望青鳧遠,仙侶同飛彩鹢輕。賈誼定應前席問,經綸知不負蒼生。
久坐禪亭既午晴,一塵不到谷風輕。花連曲檻饒春色,泉落長橋瀉玉聲。御史有詩賡既醉,省郎無頌獻河清。人生處處皆吾舍,賈島何須卻望并。
匡山禪誦處,三疊流泉飛。花雨飄空梵,晨鐘滴翠微。一筇今獨往,五嶺送將歸。休說還山好,孤云無是非。
不因一事,不長一智。不曾殺生,了無忌諱。傳言送語當風流,拈得口兮失卻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