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 七月
星依云渚冷,露滴盤中圓。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
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
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星依云渚冷,露滴盤中圓。
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
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
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
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星星依傍著云邊的小洲,透著清冷,露珠滴落在盤中,圓潤晶瑩。美好的花朵開在樹梢,枯萎的蕙草在空園中含愁。夜晚的天空像玉砌一般,池塘里的荷葉好似青錢。只嫌舞衫太過單薄,漸漸感覺到花簟的涼意。清晨的風輕輕吹拂,北斗星的光芒縱橫凌亂。
云渚:云邊的小洲。
花生木末:花開放在樹梢。
衰蕙:枯萎的蕙草。
青錢:指荷葉,荷葉形狀像銅錢。
僅厭:只嫌。
花簟:有花紋的竹席。
拂拂: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
闌干:縱橫凌亂的樣子。
李賀參加河南府試時所作。當時他渴望通過科舉實現抱負,此詩創作于七月,詩人借景抒情,描繪七月景象,或許也暗含著對時光和自身境遇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七月的時令特色和氛圍,展現季節變化。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清幽、語言精美。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賀獨特的詩歌風格,以奇幻的想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自然之美與內心感受。
十年前已抱冬心,遁跡歸山悔不深。鑄錯九州重聚鐵,勵清四畏再辭金。耐寒久中煙霞疾,忍餓毋為富貴淫。徹夜梅花枝上月,澄心自證去來今。小少胭肢走馬坡,暮年在客作常何。公原靖海將軍裔,我亦終南進士科。蠟燭灰心還墜淚,爨琴焦尾尚高歌。銅駝荊棘重相見,老淚縱橫手自摩。輪回六道早分途,面目昂然一匹夫。賈誼憂時成謫宦,嚴光避地是狂奴。甘心長抱荊山璞,何事還求象罔珠?冷眼靜觀時世變,始知忠義寄刀屠。
山村疑有散花天,五出瓊瑤忽滿前。閨女傳香得韓壽,宮娥濡蠟照公權。賞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誰為席上先。它日成陰子如豆,不堪對酒割芳鮮。
仰止苕溪近一艘,幾年猶未識人豪。黃堂為客知何夕,白發從公飲此醪。四海衣冠多后進,兩朝幾杖舊同遨。令人仰視冥冥翮,不道微風燕雀高。
乞得鄉州樂矣哉,雪峰安靜此徘徊。浙江莫謂音書隔,一日潮聲兩度來。
忘獨忘寡,忘寡忘貧。七十六春,忘厥女身。貞一不分,乃通于神。是謂圣善,奚節之云。姥如未信,詢爾舅孫。
朱弦久寂寞,此夜拭瑤琴。坐對燕京酒,同悲楚客吟。城高下木葉,樓迥上秋參。別后清江夜,遙思絕代音。
抓頭忘癢處,弄物不知名。一個無分曉,千金買不成。
香到落梅風,青到垂楊縷。春色三分半已歸,花淚彈紅雨。難剪是愁思,欲埋無頭緒。粉蝶雙雙也怕愁,飛過鄰家去。
秋晚步玉階,后宮已無暑。捲簾看雙星,含情獨不語。
重離照南陸,鳴鳥聲相聞。秋草雖未黃,融風久已分。素礫皛脩渚,南岳無馀云。豫章抗高門,重華固靈墳。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神州獻嘉粟,西靈為我馴。諸梁董師旅,芊勝喪其身。山陽歸下國,成名猶不勤。卜生善斯牧,安樂不為君。平王去舊京,峽中納遺薰。雙陵甫云育,三趾顯奇文。王子愛清吹,日中翔河汾。朱公練九齒,閑居離世紛。峨峨西嶺內,偃息常所親。天容自永固,彭殤非等倫。
花前見,半臂不曾添。拂了衍波箋一幀,曉寒欲賦吮毫尖。回首喚鉤簾。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愛把山瓢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長江渺渺煙波綠,罷釣漁翁船傍竹。摸魚換酒月明歸,醉倚綸竿春睡熟。
吟榭桐陰舊結壇,清詞麗句向曾看。久知大地無虛士,忽讀新詩勝拜官。天醉未醒疑中酒,臣饑欲死忍焚蘭?他時野史徵人品,總在清和夷惠間。忍死難爭沒世名,從前始悔領專城。乾坤到此消清氣,文字多應變徵聲。杜甫自憐穿短褐,終軍莫再請長纓!思焚筆硯歸山去,遁跡漁樵過此生。
五十頭顱始悟非,半條破衲搭儒衣。從教傀儡三生幻,幾見丁令千歲歸。鎖骨已堪霾石室,枵腸猶可療山薇。羅浮雅有游仙夢,才向君前半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