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歌謠辭 步虛詞 十一
獨自授金書,蕭條詠紫虛。
龍行還當馬,云起自成車。
九轉風煙合,千年井灶余。
參差從太一,壽等混元初。
獨自授金書,蕭條詠紫虛。
龍行還當馬,云起自成車。
九轉風煙合,千年井灶余。
參差從太一,壽等混元初。
獨自一人接受金書,在寂靜中吟詠著道經。龍行走可當作馬,云涌起自然成車。經過九轉修煉風煙聚合,千年的井灶仍有遺跡。跟隨太一神上下遨游,壽命如同混沌初始一般長久。
金書:道經。
紫虛:指道經。
九轉:道教煉丹的一種方法,反復煉制多次。
太一:星名,也是道教尊奉的神。
混元:指天地開辟前的混沌狀態。
此詩創作于道教盛行的時期,當時人們對道教的修煉、長生等觀念較為推崇。詩人可能受到這種社會氛圍的影響,對道教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從而創作此詩來表達對道教境界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道教修煉和超凡境界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充滿道教神秘色彩,以豐富想象描繪修煉情景。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道教文化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清流曲幾回,吃飯此山隈。歌斷憐鶯續,詩遲畏酒催。晚晴初見月,春盡尚逢梅。歸路緣江熟,支筇不用陪。
金鞭齊停馬上郎,落花旋風打毬場,繡輪擲過東家墻。東家墻,噪雙燕。平頭奴,搖便面。
似水柔情,如花美眷,千秋佳話人爭羨。依人燕子又歸來,滄桑變了心難變。柳絮輕揚,春風拂面,詞箋不寫文君怨。江南塞外一般同,碧波深處鴛鴦現。
人言秋雨傍云生,望雨瞻云眼倍明。觸石片時如有意,浥塵數點更無聲。深淵叵奈龍癡睡,高垤空聞鸛獨鳴。寂寞傅巖何處是,坐來懷古不勝情。
萬里久辭天北關,一丘今寄水南山。且容茅屋林邊住,莫羨樓船海上還。佳客移尊丹荔熟,高僧下榻白云閒。墓廬西望松楸長,腸斷樵川碧玉環。
禹域五巨浸,鄱陽控楚尾。方圓厥為冠,馀者以次四。夙昔聞大名,久欲濯其水。塵事苦鞅掌,若墜網罟底。夢寐五十秋,相思一千里。時乖文武道,詎容張稍弛。天行終有常,逸興伏又起??飶]情獨鐘,飽覽得無畏。言陟含鄱嶺,聲色極聽視。山靈似予憐,傾篋獻奇詭。日出煙云消,奧府失所袐。浩白融蔥青,沆瀣共一氣??s圖苞東溟,指顧攬西鄙。列子御長風,弗勞我杖屣。鈞天奏廣樂,正聲變宮征。萬象幻異彩,赤橙益紫翠。會心得俞侯,至樂乃如此。相期百年間,歲歲此棲止。坐覺骨未立,渾忘肉生髀。豈慕桃源人,疇想窮達事。揮戈喝羲和,吟嘯返景里。連呼杜康來,臨風盡一醉。
塞空霜木抱猿雌,草暗江南罷射麛。秦地舊歸燕質子,瀛封曾畀宋孤兒。愁邊返照窺墻榻,夢里驚塵喪韘觿。莫讖《白翎》終曲語,蛟龍云雨發無時。
荒城停旅櫬,魂氣戀家山。蹤跡人疑畏,風波吾往還。過鴻難問訊,去騎不能攀。一死無馀事,悠悠得暫閑。
老去陶元亮,歸來向子平。鄉關成久別,故舊喜相迎。卜宅來江燕,移尊笑海鯨。新傳浣花句,未怪作金聲。
白鶴去不返,仙歸已無日。大明生東維,光粲神丹室。我來吊遺蹤,惟見跳丸赤。
殘魂零落又經年,盡日凄然掩淚眠。啼鳥似憐人寂寂,空樓獨對月娟娟。死生浪寄乾坤外,勛業虛思泰岳巔。還草萬言書欲上,踟躕何處是堯天。
樓殿高低瞰海邊,潮生靜看月流川。秘函夜誦天仙下,香積晨齋繡佛前。碧蓋團云陰寂寂,珠旒分雪溜涓涓。支郎絕愛山中景,吟得篇詩與世傳。
日夜西風起潞津,余歸君住總傷神。相看脈脈燕臺上,地北天南兩病身。
武溪控扼五溪徭,路入京城萬國朝。石匱雄排沅水勢,浮國高聳接云霄。丹砂井涌三泉脈,玉帶河橫六畫橋。
攤書獨據烏皮幾,洗硯時臨墨池水。日斜何處散幽情,散發行吟脩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