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郊樂章 黃帝宮音
黃中正位,含章居貞。
既長六律,兼和五聲。
畢陳萬舞,乃薦斯牲。
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黃中正位,含章居貞。
既長六律,兼和五聲。
畢陳萬舞,乃薦斯牲。
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黃帝居于中央正位,蘊含美質堅守正道。制定了六律,調和了五聲。各種舞蹈都已陳列表演,于是獻上這祭祀的犧牲。希望神靈降臨,永遠賜福讓天下太平。
黃中:指中央,古代以黃色代表中央。
正位:處于正中的位置。
含章:蘊含美質。
居貞:堅守正道。
六律:古代樂音標準名,相傳黃帝時伶倫截竹為管,以管之長短分別聲音的高低清濁,樂器的音調皆以此為準。
五聲:指宮、商、角、徵、羽五音。
萬舞:古代舞蹈的總稱。
薦:進獻。
牲:祭祀用的牲畜。
祚:賜福。
休平:太平
此詩為祭祀黃帝的樂章。在古代,祭祀是國家重要的禮儀活動,祭祀黃帝體現了對華夏始祖的尊崇。這首詩可能創作于國家舉行祭祀黃帝儀式之時,當時社會重視禮儀和神靈崇拜,希望通過祭祀來祈求國家的繁榮、和平與穩定。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黃帝,祈求福祉。其突出特點是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色彩,語言莊重。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和樂章形式的重要資料。
行行西崦西,暝色蒼然入。蕓蕓各歸根,我亦坐內息。
靈湫注目一時同,絕頂孤攀似發蒙。歷歷蝸廬迷遠近,依依蟻垤抱西東。穹青一色秋無價,積水千尋日耀空。振袂無言聊引望,海天云盡見飛鴻。
一晴山與水爭奇,莫道春殘賞約遲。正得落紅飛絮后,松風蘿月澹相宜。
過雨灘聲,訝床底、昨宵怒雷。朝暉里,雙鸞翠羽,忽傍窗開。闖戶一翁攜杖問,誰同蕩頂采芝回。有褰云、玉女正梳妝,臨鏡臺。盤一線,碧崔巍。對朵朵,玉玫瑰。負樂天舊約,重九深杯。遼鶴方驚寒后語,昆池莫問劫馀灰。有龍門、雁蕩好平分,歸去來。
欲識清泠五類先,源頭一脈自涓涓。滿除潢潦皆因雨,混濁泥沙不見天。正本當令民絕訟,溯流還許酒稱玄。誰知谷永賢孫子,心在皇羲太古前。
清曉無車一仆隨,南山行遍北山來。日長搭得回船去,薄暮涌金門尚開。
真心徑寸,括太極分瑞,玄黃交結。造化中間消息圣,日月虎龍羅列。釜下紅光,勤交文武,進退依時節。烹成金蕊,密攢丹體冰潔。沖和國里人安,天根默契,沉靜真如悅。珠鑒晶光牛斗射,耿耿清輝霜雪。萬劫云收,多生塵斂,心法渾雙滅。無言可說,慨然脫底明徹。
片逐銀蟾落醉觥。
此山青可愛,巖嶂繞云松。暫息野中駕,彌耽塵外蹤。石橋今古在,香客往來逢。落日谷風起,依稀聞瞑鐘。
兩間王氣此諸公,萬古香名祀一宮。人代綱常元未墜,侯邦章典故應崇。冠裳列宿輝光動,朝世滄桑運劫空。二百里來瞻廟貌,不堪庭木起秋風。
漢庭秉鉞重嫖姚,上將輕裘不擁貂。鈴閣已清南國紀,雕弓欲射浙江潮。樓船雪霽飛雙纜,健馬煙寒駐六橋。遙憶旌麾移鎮日,西泠月照鐵花袍。
說大脫空,荷擔佛祖。七八圓全,不成三五。村歌社舞可憐生,引得兒孫弄泥土。
百歲光陰隙里過,悠悠天地竟如何。驚看逝水奔流易,忍見飛云出岫多。漫說千鐘酬罔極,誰憐三釜嘆蹉跎。懸知大孝終身慕,愁絕為君賦蓼莪。
須溪孫子好才名,百丈龍山繞屋春。文學盡交天下士,弓刀更治嶺南民。盾頭墨濕長亭雪,扇外旗麾列嶂塵。若見羅浮花爛熳,可能遠寄一枝新。
是誰挼藍染,千條萬條碧。我欲問東風,東風澹無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