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樂九章 歌明堂第二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
左平右墄,上圓下方。
調均風雨,制度陰陽。
四牕八達,五室九房。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
天子臨御,萬玉鏘鏘。
穆穆圣皇,雍雍明堂。
左平右墄,上圓下方。
調均風雨,制度陰陽。
四牕八達,五室九房。
南通夏火,西瞰秋霜。
天子臨御,萬玉鏘鏘。
莊嚴神圣的皇帝,在和諧的明堂中。明堂左邊是平階,右邊是斜階,上呈圓形下為方形。它能調節風雨,掌控陰陽。四面開窗,八面暢通,有五室九房。南面可感受夏日的火熱,西面能看到秋霜。天子親臨,眾多玉佩發出鏘鏘的聲響。
穆穆:莊嚴、恭敬的樣子。
雍雍:和諧的樣子。
平:平階。
墄(cè):斜階。
調均:調節。
制度:這里是掌控、協調之意。
牕:同“窗”。
萬玉:眾多玉佩。
此詩創作于古代帝王重視禮儀制度時期,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詩人創作此詩,可能是在特定的禮儀活動上,為贊美皇帝和宣揚國家的統治秩序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和明堂,突出了明堂在古代政治和禮儀中的重要地位。其特點是語言莊重、描繪細致,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頌歌類詩歌的創作風格。
謾省年時醉里詩,便須極意飲金卮。幸無辛苦輸公事,卻看風流在水涯。
洞然一止水,浪靜仍風恬。心微在精一,動兇由二三。根深自生色,形神猶飲酣。一毛猶有倫,聲臭無容參。
子于父母,亦既能孝。父詔乃孫,繄父是效。
學憲名高眾所宗,更勞旌節過江東。神謨敬睹諸曹制,文體全祛六代風。臺里奏彈封白簡,江間吟眺對青楓。慈萱日有平安報,楚水盈盈入望中。
主家文榜又圍田,田甲科丁各備船。下得樁深笆土穩,更遷垂柳護圍邊。
江山搖落,似宋玉悲余,微辭容冶。不誤孤軍天下力,往事心頭猶畫。草檄研冰,移軍沒雪,笳鼓飄零乍。大風鄉里,一時豪意非寡。便數成毀難期,風華自惜,寂寂君休訝。都送故人生死去,不到哀弦陶寫。北夢如荒,東林何事,相與樽前話。西窗暗雨,數聲清角吹下。
紫艷紅苞價不同,匝街羅列起香風。無言無語呈顏色,知落誰家池館中。
害風王哲遵隆道。自在逍遙好。除眠之外總無知。百花笑我,不會見便宜。功成行滿仍須早。云步歸蓬島。好同見在赴瑤池。共摘蟠桃、往昔結實枝。
陽城復南去,歲晚上吳船。寒盡秣陵雪,春浮揚子天。一官心自遠,六代賦同傳。何異碧山下,蕭條著述年。
江南四月梅子黃,衣袖已試荷風香。出門有客欲萬里,使我憶得西山蒼。西山何處云半發?夜深斗極回寒芒。磴泉自紅澗自碧,樓倚白雪歌滄浪。容齋遂慵兩相好,劍氣耿耿龍騰驤。我曾握手極千古,逢之滿腹生琳瑯。曉天一笑江水長,燕鳴岸雨催牙檣。
臥聽石間流水,起尋洞口歸云。但愿一生如此,閑游更復同君。
西堂新釀酒如泉,還我南窗酒圣編。有景便看看便醉,古今人里讓誰先。
使君才藻似枚皋,立得詞壇赤幟高。薄俸半因開社費,閒心多為著書勞。年來淮桂歌招隱,此去湘蘭賦反騷。五馬驂驔人獨遠,楚天遙望首空搔。
鳥噪猿呼晝閉門,寂寥誰識古皇尊。青牛久已辭轅軛,白鶴時來訪子孫。山近朔風吹積雪,天寒落日淡孤村。道人應怪游人眾,汲盡階前井水渾。
昨日游峰頂,下窺千尺崖。臨危一株樹,風擺兩枝開。雨漂即零落,日曬作塵埃。嗟見此茂秀,今為一聚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