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蔟拍相府蓮
莫以今時寵,寧無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閨燭無人影,羅屏有夢魂。
近來音耗絕,終日望應門。
莫以今時寵,寧無舊日恩。
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
閨燭無人影,羅屏有夢魂。
近來音耗絕,終日望應門。
不要因為如今受到寵愛,就忘了過去的恩情。看著花朵卻滿眼淚水,也不與楚王多說一句話。閨房里燭光下沒有相伴的人影,只有在羅屏后夢繞魂牽。近來音信斷絕,整天都在望著門盼人歸來。
寵:寵愛。
寧無:怎無。
羅屏:絲織的屏風。
音耗:音信。
應門:等候開門,指盼望人歸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考,此詩描繪的是宮廷或貴族女子被君王或主人冷落的情景。當時社會等級森嚴,女子命運常隨他人喜好而改變,詩人可能借此反映這類女子的悲慘遭遇和無奈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寫女子失寵后的哀怨與盼歸。特點是情感真摯,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閨怨題材詩歌的創作風格,展現了女子在封建制度下的不幸。
連朝春雨喜初晴,為訪珠林出禁城。
古樹遮門如有意,野花遍地不知名。
竹依佛殿香彌遠,鳥入禪堂語亦清。
笑我拈毫才覓句,幾聲晚鼓又催行。
掛帆鎮日忘舟行,
時訝床頭金鐵鳴。
過盡嚴灘七十里,
隔篷惟聽畫眉聲。
群峭郁巑岏,雄哉維北鎮。
山靈自古昔,肇封維虞舜。
崇秩等上公,庇民降百順。
峰勢秀而拔,嵐光娟且潤。
望望煙靄深,行行翠光近。
隈轉白云多,樹古寒風振。
緬懷賀先生,曾此遺高韻。
風流尚未歇,停車一借問。
五陵公子爭誇富,百衲高僧不厭貧。近來世俗多顛倒,只重衣衫不重人。
木佛不度火,甘露臺前逢達磨。惆悵洛陽人未來,面壁九年空冷坐。
金佛不度爐,坐嘆勞生走道途。不向華山圖上看,豈知潘閬倒騎驢。
泥佛不度水,一道靈光照天地。堪羨玄沙老古錐,不要南山要鱉鼻。
佛佛是何物,
天上人間遭誑惑。
不辭禮拜燒香,
只向這里雪屈。
風月為佳節。更湖光、平鋪十里,水晶宮闕。若向孤山邀俗駕,只恐梅花凄咽。有圖畫、天然如揭。好看騷人冰雪句,走龍蛇、醉墨成三絕。塵世事,謾如發。
真須腳踏層冰滑。倚高寒、身疑羽化,水平天闊。目送云邊雙白鷺,杳杳沖煙出沒。□□□、□□□□。喚醒兒曹梁甑夢,把逍遙、齊物從頭說。洗夜光,弄明月。
雨過寒生露井梧,纖云不動玉輪孤。
一聲何處驚弦雁,三匝誰憐繞樹烏。
共向金尊澆磊磈,不須赤壁嘆雄圖。
年年白首同今夕,得似商山四皓無。
青松冷日,甚推排不去,無情春色。強與風光流轉處,依舊清明寒食。
戍鼓樓臺,佛香塵土,三兩初鶯識。琴聲悽斷,斷腸花外殘客。
天末誰為招魂,薜蘿山鬼,哀些空吟得。盡有貞元朝士感,白首同歸尤惜。
舊頓天寒,新亭日暮,淚盡山陽笛。滄桑何事,出林煙磬初寂。
云氣方四除,明月有正色,依依照吾廬。
折楊柳,斫盡礙門枝,不患秋光少。
已分耕畦老一犁,天風吹夢入枯溪。
誰憐北垞騎牛背,又踏東華放馬蹄。
槐綠不妨穿禁漏,棗紅便覺動邊鼙。
歸途愿請平戎策,政恐曹裝趁詔泥。
一片珠江月,涼波欲化煙。
海如天不夜,人合酒為年。
香霧瞢騰泫,鐙光上下連。
金錢能買醉,樽共倒花前。
壯麗山川,千里巴蜀,一月游蹤。
見斗天斗地,昂揚意氣,忘勞忘我,宏闊心胸。
大渡河邊,渣滓洞里,巨筆都題樂在中。
移山業,都恥為智叟,勇為愚公。
紅軍故道新工。有三十年詩史交融。
想遵義會開,群尊北斗,婁山關越,詞唱西風。
戰勝冬寒,贏得春到,萬水奔流盡向東。
好形勢,要直追急起,學向工農。
作暖欺寒,釀清明、潤逼簾櫳疏雨。芳晨暗數,負了惜花情緒。遙山送翠,似愁鎖、一痕眉嫵。閑坐到、春水吟船,卻喜雁行同聚。
思量踏青何處。任東風、弄柳都成柔縷。頭網活火,好與細評茶譜。新晴欲乞,怕天際、濕云猶妒。聊聽取、嬌燕梁間,一雙軟語。
不肯低頭就世事,
亦不作箋與天公。
惟須痛飲以醉死,
亂山深處聽松風。
我愛汝長子,遠志日超忽。浮云似其心,秋水清到骨。
縱酒見天真,探桂遲月窟。攜手眺大野,滄波杳出沒。
蒲亭杳何許,云海日浩蕩。團團桂枝月,秋照沙溪上。
幾負春草曲,空馀采菱唱。盈盈吳門水,何時理歸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