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 皇帝感詞 二
天衣五鳳彩,御馬六龍文。
雨露清馳道,風雷翊上軍。
高旍花外轉,行漏樂前聞。
時見金鞭舉,空中指瑞云。
天衣五鳳彩,御馬六龍文。
雨露清馳道,風雷翊上軍。
高旍花外轉,行漏樂前聞。
時見金鞭舉,空中指瑞云。
天子的衣裳有五彩鳳凰圖案,御馬如同六龍般神駿有奇異紋理。雨露灑凈了馳道,風雷助力著皇家軍隊。高高的旗幟在花叢外轉動,計時的漏聲在樂聲前傳來。不時看見金鞭舉起,在空中指向祥瑞之云。
天衣:天子所穿之衣。五鳳彩:有五彩鳳凰圖案。
御馬:皇帝的馬。六龍文:形容御馬神駿,如同六龍般有奇異紋理。
馳道:皇帝專用的道路。
翊:輔佐,助力。上軍:皇家軍隊。
旍(jīng):同“旌”,旗幟。
行漏:古代計時的漏壺。
金鞭:皇帝所用的馬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此詩應是在皇帝出行等重大場合下創作,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時期,作者通過詩歌展現皇家的威嚴和祥瑞,以表達對皇帝的歌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皇家威嚴與祥瑞。其突出特點是描繪細膩、語言華麗。在文學史上雖影響力有限,但反映了當時宮廷詩歌的風格特點。
舊時學舍已翻新,我亦當年門下人。半世風塵飄瞥過,依然猶是苦吟身。
蒼茫暮色亂鶯啼,杖策行吟一路西。飲罷還家何所戀,新橋古塔夕陽堤。
著春衫。玉鞭鞭馬南城南。
南城南。柔條芳草,留駐金銜。
粉娥采葉供新蠶。蠶饑略許攜纖纖。
攜纖纖。湔裙淇上,更待初三。
秋色圍城郭,高樓盡一攀。
廛連原上樹,村帶雨中山。
我憶孤臣跡,時看落日間。
可憐大河水,不舍下長灣。
明夜定依漁父宿,
簄頭呼蟹碧丸丸。
華陰寂寂,月底珊珊,今宵微恨來遲。
感帨芳心,金鈴吠犬先知。
因風玉珂吹起,莫墻東、翠竹輕篩。
聽漸近,似霓裳仙隊,遙降靈妃。
可奈佳期又杳,攪郎當檐馬,香夢迷離。
一握明珰,醒來猶系羅衣。
美人碧云何在,隔天涯、瑤想瓊思。
誰念我,自無言空谷,愁采江蘺。
正朔今年被百蠻,遙知喜色動天顏。
風雷傳號臨春水,貔虎移軍過玉關。
博士已成封禪草,單于將就會朝班。
孤臣老抱周南恨,壯觀空存夢想間。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筑著磕著,了無回互,八臂那吒留不住。
風沙容易老朱顏,
飛夢猶能度漢關。
若使單于終保塞,
肯教胡馬下陰山。
漠漠湖云白。捲起浪花千尺。獨倚孤舟,滿袖淚珠偷滴。
可堪凍雪凝須,層冰墮指,甚時候、要人行役。有何益。
漫把芳年擲。淹留水村山驛。遠記佳人,擁衾此際憐惜。
料應為我情癡,柔腸縈損,懨懨地、懶將笙炙。
解釋無香恨,高樓此一過。美人春不識,腸斷意如何。
渟澇明于鏡,涓涓向夕波。窺窗清影現,鼓瑟寫湘娥。
國色應難并,開時鵲渡河。昨宵人乞巧,為爾墮金梭。
挺艷肢橫姹,含情媚拂娥。一心分四出,幽怨為誰多。
卷葉亞青螺,開花鄙絳荷。不教春識得,雅韻在秋莎。
只恐來青女,還宜護絳羅。婀娜嬌若醉,不忍近摩娑。
嫵極愁翻入,憐深妒轉多。吳宮留不得,只合伴秋荷。
眾卉開都盡,嫣香獨此多。寄言春芍藥,亭北漫吟哦。
寂寂秋容媚,離離晚色和。相看情不接,我欲解煙蓑。
修文兼肄武,暇日習乘驄。
騎射承家法,無忘馬上功。
春水初生卅六陂,
扁舟晚泊露筋祠。
疏煙細雨秦郵路,
一樹垂楊出酒旗。
舉目神州處處新,驚心風雨促歸人。乘槎誰伴華胥去,真理尋求化此身。
萬里晴空聞雁啼,聲聲嘹唳自東西。蘆汀縹緲蕭關遠,何處平沙到宿堤。
望見飛虹白玉橋,水邊臺殿影青霄。那知苑內來留宿,月白霜清共此宵。
西內新移皇子喪,禮卿臨奠捧宸章。蕙肴蘭醑曾來享,轉益皇情一倍傷。
繚繞香花覆玉幢,瑤壇夜醮禮虛皇。可憐今夕長春殿,坐聽經聲月轉廊。
高殿虛廊燈燭光,殘河欲沒樹蒼蒼。長安萬戶瞢騰里,不信蓬萊刻漏長。
寂寞金谷舊,空庭容我過。
如何喬木里,偏是冷云多。
花氣沈秋水,山光動女蘿。
珠簾猶未卷,夜夜想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