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太]原令狐相公見寄
書信來天外,瓊瑤滿匣中。
衣冠南渡遠,旌節北門雄。
鶴唳華亭月,馬嘶榆塞風。
山川幾千里,惟有兩心同。
書信來天外,瓊瑤滿匣中。
衣冠南渡遠,旌節北門雄。
鶴唳華亭月,馬嘶榆塞風。
山川幾千里,惟有兩心同。
你的書信從遙遠的地方寄來,滿匣都是如美玉般珍貴的文字。我像當年南渡的士人一樣來到南方,而你在北方手握旌節,雄鎮一方。我這里能聽到華亭月下鶴的鳴唳,你那里能聽到榆塞風中馬的嘶叫。我們相隔幾千里的山川,但只有你我心意相通。
酬:以詩文相贈答。
瓊瑤:美玉,這里比喻令狐相公寄來的書信。
衣冠南渡:指西晉末,中原士大夫避亂南渡。這里作者自比南渡的士人。
旌節:古代使者所持的節,以為憑信,這里指令狐相公在北方任節度使。
華亭:古地名,今上海松江,這里泛指作者所在之地。
榆塞:泛指北方邊塞。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令狐相公指令狐楚,當時他在太原任職。作者可能身處南方,收到令狐楚的書信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以表達對友人的情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的深厚情誼。特點是通過對比和借景抒情,生動展現兩人處境與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文人之間的酬唱往來,反映當時的社交文化。
兩岸汀洲一浦分,隔簾啼鳥近相聞。逶迤綠水繞春色,窈窕東風交浪紋。杜若沙中香漠漠,蘼蕪煙暖翠紛紛。靈源不記東西路,千樹桃花日又曛。
手斸蒼煙竹徑深,霜寒錯落萬黃金。何年共話商山舊,分種歸來欲滿林。
不采陌上桑,蠶在筐中饑。欲采陌上桑,使君道傍嬉。
坐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燒,二省開壙。撒手便行,不妨快暢。誰是知音,船子和尚。高風難繼百千年,一曲漁歌少人唱。
每與群動起,氤氳蒲大堤。隨風縈柳絮,碾地撲花泥。不受文犀辟,相吹野馬迷。明朝御溝近,可似濯纓溪。
捫胸極坦蕩,何時幻嵯峨。為山僅二仞,倒影臨池波。袖中出太華,夜負煩夸娥。兒童盡驚倒,勢欲蒼蒼摩。鬼鑿混沌竅,靈探星宿窩。碧云飛未起,作態猶婆娑。篆文志其脅,安知非皇媧。小窗學跏趺,盡日對吟哦。祇愁風雨來,跋扈如天魔。挾山以超海,老矣將奈何。
珠履三千巧斗妍。就中弓窄只遷遷。惱伊刬襪轉堪憐。舞罷有香留繡褥,步馀無跡在金蓮。好隨云雨楚峰前。
六國既亡秦一統,如何卻道帝秦非。
瑯玕萬個繞庭栽,無數青陰覆綠苔。漫煮鳳團燒玉版,不妨日日與君來。
白芷生香,綠萍抽葉,還是清明。有殘絲絆雨,危芳怯露;梨云困蝶,絮雪迷鶯。發短心長,時殊事異,睹物如何不動情。愁來也,怕東風無賴,鶗鴂先鳴。莫思身外虛名,綿綿荒田草樹平。任龍蛇歌怨,桑榆煙盡,山枯石死,畢竟何成?富貴浮云,窮通定命,守分安常百慮輕。和誰說,又鴉棲高柳,月照層城。
日上氣暾江,雪晴光眩野。記取到家時,鋤耰吾正把。
清曉騎白鹿,直上天門山。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捫蘿欲就語,卻掩青云關。遺我鳥跡書,飄然落巖間。其字乃上古,讀之了不閑。感此三嘆息,從師方未還。
蹀躞巴陵駿,毰毸碧野雞。忽聞仙樂動,賜酒玉偏提。
火云壓峰斜日明,下照百尺清溪橫。丹葩碧樹光熌爍,妙筆可作詩無聲。買田筑屋者誰子,江海欲歸吾老矣。袖中豈無干世書,當年曾說黃冠師。
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蹤跡處妙難量。真風遍寄知音者,鐵笛橫吹作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