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上人遠寄和禮部王侍郎放榜后詩因而繼和
禮闈新榜動長安,九陌人人走馬看。
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自吟白雪詮詞賦,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問至公誰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觀。
禮闈新榜動長安,九陌人人走馬看。
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自吟白雪詮詞賦,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問至公誰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觀。
禮部考試新公布的榜單轟動了長安,城中大街小巷人人都騎馬去觀看。上榜者一日之間聲名傳遍天下,滿城的人才都歸禮部官員選拔。自己吟誦高雅的詩文來詮釋詞賦,指引著學子們憑借才華平步青云。試問誰能對考試的公正作出印證認可呢?宣上人在禪定中以如天眼般的洞察來評判。
禮闈:指禮部主持的考試,即科舉考試。
九陌:漢長安城中有八街、九陌,后來泛指都城的大路。
春官:唐時曾改禮部為春官,后遂以春官為禮部的別稱。
白雪:指高雅的詩歌。
羽翰:翅膀,這里比喻人的才華。
支郎:原指晉代高僧支遁,后泛指僧人,這里指宣上人。
天眼:佛教所說五眼之一,能透視大千世界。
在科舉制度盛行的唐代,科舉放榜是社會上的重大事件。禮部主持的考試關乎眾多學子的命運,放榜后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詩人可能是看到宣上人寄來和禮部王侍郎的詩后,有感而發進行繼和,表達對科舉這一社會現象的看法。
此詩圍繞科舉放榜展開,描繪了放榜后的熱鬧場景,肯定了科舉選拔人才的作用,也對考試公正提出思考。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唐代科舉文化的一個側面。
綠樹成陰后,群芳稍歇時。誰將新濯錦,掛向最長枝。
卷箔香先入,憑欄影任移。賞頻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籠云幄,庭虛展繡帷。有情縈舞袖,無力罥游絲。
嫩蕊鶯偷采,柔條柳伴垂。荀池波自照,梁苑客嘗窺。
玉李尋皆謝,金桃亦暗衰?;ㄖ袘氋F,庭下故開遲。
委艷妝苔砌,分華借槿籬。低昂勻灼爍,濃淡疊參差。
幸植王宮里,仍逢宰府知。芳心向誰許,醉態不能支。
芍藥天教避,玫瑰眾共嗤。光明烘晝景,潤膩裛輕rG。
麗似期神女,珍如重衛姬。君王偏屬詠,七子盡搜奇。
瑤壇醮罷晚云開,
羽客分飛俗士回。
為報移文不須勒,
未曾游處待重來。
瓊瑤一簇帶花來,便?蒼苔手自栽。
喜見唐昌舊顏色,為君判病酌金罍。
國有承祧重,人知秉哲尊。清風來望苑,遺烈在東藩。此日升緱嶺,何因到寢門。天高不可問,煙靄共昏昏。
夏啟吾君子,周儲上帝賓。音容一飄忽,功業自紛綸。露泣承華月,風驚麗正塵。空余商嶺客,行淚下宜春。
出處成交讓,經綸有大功。淚碑瓜步北,棠樹蒜山東。百揆方時敘,重離遂不融。故臣偏感咽,曾是嘆三窮。
甲觀光陰促,園陵天地長。簫笳咽無韻,賓御哭相將。盛烈傳彝鼎,遺文被樂章。君臣知己分,零淚亂無行。
彩仗清晨出,非同齒胄時。愁煙鎖平甸,朔吹繞寒枝。楚客來何補,緱山去莫追?;卣帮w蓋處,掩袂不勝悲。
故人相別動相思,此地相逢豈素期。
九子峰前閑未得,且飲一杯消別恨,野花風起漸離披。
氣為還元正,心由抱一靈。凝神歸罔象,飛步入青冥。整服乘三素,旋綱躡九星。瓊章開后學,稽首奉真經。
天帝黃金闕,真人紫錦書。霓裳紛蔽景,羽服迥凌虛。白鶴能為使,班麟解駕車。靈符終愿借,轉共世情疏。
圣主過幽谷,虛皇在蕊宮。五千宗物母,七字秘神童。世上金壺遠,人間玉龠空。唯余養身法,修此與天通。
何處求玄解,人間有洞天。勤行皆是道,謫下尚為仙。蔽景乘朱鳳,排虛駕紫煙。不嫌園吏傲,愿在玉宸前。
三素霏霏遠,盟威凜凜寒?;疴徔諟鐩],星斗曉闌干。佩響流虛殿,爐煙在醮壇。蕭寥不可極,驂駕上云端。
夜靜群動息,翩翩一雁歸。
清音天際遠,寒影月中微。
何處云同宿,長空雪共飛。
陽和常借便,免與素心違。
我愛陶靖節,吏隱從弦歌。我愛費征君,高臥歸九華。
清風激頹波,來者無以加。我志兩不遂,漂淪浩無涯。
數奇時且亂,此圖今愈賒。賢哉薛夫子,高舉凌晨霞。
安民即是道,投足皆為家。功名與權位,悠悠何用夸。
攜朋出遠郊,酌酒藉平沙。云收遠天靜,江闊片帆斜。
離懷與企羨,南望長咨嗟。
海門山下一漁舟,中有高人未白頭。
已駕安車歸故里,今日君臣厚終始,不須辛苦畫雙牛。
成名郊外掩柴扉,樹影蟬聲共息機。
積雨暗封青蘚徑,
獨坐公廳正煩暑,喜吟新詠見玄微。
湖上一陽生,虛亭啟高宴。
楓林煙際出,白鳥波心見。
主人忘貴達,座客容疵賤。
獨慚殘照催,歸宿明光殿。
嶺外春過半,
途中火又新。
殷勤清遠峽,
留戀北歸人。
苑里芳華早,皇家勝事多。
弓聲達春氣,弈思養天和。
暖酒紅爐火,浮舟綠水波。
雪晴農事起,擊壤聽賡歌。
桂籍知名有幾人,翻飛相續上青云。
解憐才子寧唯我,
新詩試為重高詠,朝漢臺前不可聞。
殿影高低云掩映,
松陰繚繞步徘徊。
從今莫厭簪裾累,
不是乘軺不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