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懷 五
舉才天道親,首陽誰采薇。
去去荒澤遠,落日當西歸。
羲和駐其輪,四海借余暉。
極目何蕭索,驚風正離披。
鴟鸮鳴高樹,眾鳥相因依。
東方有一士,歲莫常苦饑。
主人數相問,脈脈今何為。
貧賤亦有樂,且愿掩柴扉。
舉才天道親,首陽誰采薇。
去去荒澤遠,落日當西歸。
羲和駐其輪,四海借余暉。
極目何蕭索,驚風正離披。
鴟鸮鳴高樹,眾鳥相因依。
東方有一士,歲莫常苦饑。
主人數相問,脈脈今何為。
貧賤亦有樂,且愿掩柴扉。
推舉賢才是天道親近之事,如今像伯夷、叔齊那樣隱居采薇的人還有誰呢?我漸漸遠去走向荒澤深處,落日正朝著西方歸去。多想讓羲和停住太陽的車輪,讓四海都能借得它的余暉。極目遠望是多么的蕭條冷落,狂風正猛烈地吹著。鴟鸮在高樹上鳴叫,眾鳥相互依偎。東方有一位賢士,年末常常忍受饑餓。主人多次相問,默默無言的他如今在做什么呢?貧賤也有快樂,他只愿關上柴門。
舉才:推舉賢才。天道親:意為推舉賢才是天道所親近之事。
首陽:首陽山,相傳伯夷、叔齊隱居于此采薇而食。采薇:指隱居生活。
去去:越走越遠。
羲和: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神。
離披:分散、凌亂的樣子。
鴟鸮(chī xiāo):貓頭鷹一類的鳥。
因依:依偎。
歲莫:年末。莫,同“暮”。
脈脈:沉默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賢才不被重用、政治昏暗的時期,詩人看到社會的種種亂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和對賢士的同情。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賢才不遇,批判社會現實。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意境來表達情感,語言質樸卻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松下欹眠客不來,乘涼起坐一銜杯。 書聲聒耳雜松籟,白晝滿天風雨猜。
新安十日程,足為千里游。江湖志汗漫,杖劍氣橫秋。
昨逢阿戎與之語,知君楚尾與吳頭。不須琵琶潯陽郭,泊此書畫滄江舟。
飄然明發向何許,長笛一聲黃鶴樓。寶帶秋波啟別筵,垂虹晚日送行船。
白云似與越山隔,明日還同吳地懸。后夜相思各杯酒,來年重會剩詩篇。
殷勤再寫橋頭景,江冷丹楓歲莫天。
瑩然有色出孚尹,舉世相看總賤珉。白鶴幽棲能脫跡,黃冠清夢不沾塵。
云根瑤草千山曉,月底璚花一室春。對酒長吟蘇武慢,其人如玉合仙真。
建溪玉餅號無雙,雙井為奴日鑄降。 忽聽松風翻蟹眼,卻疑春雪落寒江。
蘭橈回白鳥,青草破塘灣。 醉怯新羅薄,春山帶雨看。
春風吹桃花,游子未還家。 洞口桃花片,多人未曾見。
積雪滿林屋,沒我階上苔。 三日閉門坐,悄然對寒梅。 誰知先生杖,為我山中來。
七十猶好學,無人知此心。 虛懷發高論,獨許吾知音。 夫子下山去,梅花香滿林。
濁波洋洋兮凝曉霧,公無渡河兮公苦渡。 風號水激兮呼不聞,提壺看入兮中流去。 浪擺衣裳兮隨步沒,沉尸深入兮蛟螭窟。 蛟螭盡醉兮君血干,推出黃沙兮泛君骨。 當時君死妾何適,遂就波瀾合魂魄。 愿持精衛銜石心,窮取河源塞泉脈。
蓪草頭花椰葉裙,蒲葵樹下舞蠻云。 引領望江遙滴酒,白蘋風起水生文。
棖棖山響答琵琶,酒濕青莎肉飼鴉。 樹葉無聲神去后,紙錢灰出木綿花。
蟬噪古槐疏葉下,樹銜斜日映孤城。 欲知潘鬢愁多少,一夜新添白數莖。
海燕雙飛意若何,曲梁嘔嘎語聲多。 茅檐不必嫌卑陋,猶勝吳宮爇爾窠。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日光斜照集靈臺,紅樹花迎曉露開。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
西方太白高,壯士羞病死。 心知報恩處,對酒歌易水。 砂鴻嗥天末,橫劍別妻子。 蘇武執節歸,班超束書起。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