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淳于髠墓
生為齊贅壻,死作楚先賢。
應以客卿葬,故臨官道邊。
寓言本多興,放意能合權。
我有一石酒,置君墳樹前。
生為齊贅壻,死作楚先賢。
應以客卿葬,故臨官道邊。
寓言本多興,放意能合權。
我有一石酒,置君墳樹前。
活著時是齊國的上門女婿,死后成了楚國的賢德之人。應該以客卿的規格下葬,所以墳墓在官道旁邊。他講的寓言大多有所寄托,思想放任又能合乎時宜。我帶著一石酒,放在您墳前的樹下。
贅壻:即贅婿,指就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
客卿:指在本國做官的外國人。
興:寄托,興寄。
合權:合乎權變,適應形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淳于髠是戰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博學多才、善于辯論著稱。詩人可能是在路過淳于髠墓時,有感于他的生平事跡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淳于髠的敬重與追思。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敘事與抒情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為研究后人對淳于髠的評價提供了資料。
骨中香徹骨中清,著雨問花不作聲。一氣本同形色異,人花清杰兩忘情。
客中逢改歲,不解是何鄉。時見懸門帖,春風動夜郎。
揆路同寅業,師垣出守麾。終無三令喜,便集兩楹悲。袞職嗟何補,天心感慭遺。幽泉空漏淎,非復作霖時。自昔榮歸袞,今茲駭閱川。天愁摧柱日,星痛殞箕年。素履遺儒范,忠謀溢吏篇。空馀洧鄉陌,長似峴碑前。
囝思郎罷久無炊,父曰子行胡不歸。負米上堂寬帶索,不妨逿地戲兒衣。
家住長干白下間,黃頭奴子識花顏。欲趁郎船看明月,寒潮惟到小孤還。
水橫疏影月傳神,詩到林逋最逼真。還憶羅浮風雪夜,翠禽啼破夢中春。
洛陽賞盡牡丹春,寂寞鈞臺對夕曛。手折幽蘭贈行子,多情惟有李參軍。
回首都非,一笑解、老蠶纏縛。聽萬木、無邊葉下,不傷飄泊。秋末思群如朔馬,山中識字非云鶴。任去來、裸足傲賢能,終無托。醒邪夢,今焉昨。歡娛喪,情懷惡。更不容人道,休休莫莫。尺簡難傳消息誤,江河未穩風波弱。看萬千、白骨掩沙場,驚忠魄。
江漢星分本上游,中天一統帝王州。時瞻王氣蟠龍虎,實有文光貫斗牛。詞客曉從三殿下,筆端人擬五云留。丹青琬琰俱能事,延攬登臨總勝游。
壽宴初稱魯頌詞,祥芬正韡竇庭枝。人間青鳥此應降,海上碧桃熟不遲。推莢定知陳易衍,注年端合叫仙期。諼花歲歲開堂北,長有春光媚晚姿。
圣得三峰藕,刳為一瓣蓮。著身猶不穩,何用濟長川。
悵望南浦時,徙倚北梁步。葉上涼風初,日隱輕霞暮。荒城迥易陰,秋溪廣難渡。沫泣豈徒然,君子行多露。
平生急難意,悵詠鹡鸰詩。綠水夫渠后,清秋獨立時。王家好兄弟,對爾自怡怡。
曉乘歸舫逐溪云,溪上看云忍暫分。金鼎化慚滄海外,玉堂人戀白鷗群。敢緣休告忘忠藎,直與中流遏潰奔。九老未須牢結社,舉頭堯日戴晴薰。
春云過處行猶濕,嶺樹晴時看更多。最惜長官排鹵簿,往來無數奈忙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