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劉二十八哭呂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顦顇泣相逢。
祗令文字傳青簡,不使功名上景鐘。
三畝空留懸磬室,九原猶寄若堂封。
遙想荊州人物論,幾回中夜惜元龍。
衡岳新摧天柱峰,士林顦顇泣相逢。
祗令文字傳青簡,不使功名上景鐘。
三畝空留懸磬室,九原猶寄若堂封。
遙想荊州人物論,幾回中夜惜元龍。
衡山剛剛折斷了天柱峰,文人學士們面容憔悴地哭泣著相逢。只能讓呂衡州的文字流傳于史冊,卻不能讓他的功名銘刻在景鐘之上。他家中空蕩蕩,只剩四壁如懸磬,死后還葬在異鄉。遙想荊州人們對人物的品評,多次在半夜為像元龍一樣的呂衡州惋惜。
劉二十八:指劉禹錫。呂衡州:即呂溫,曾任衡州刺史。
天柱峰:這里以天柱峰比喻呂溫,說他的去世如天柱崩塌。
士林:指文人學士。顦顇:即“憔悴”。
青簡:古代用以書寫的竹簡,這里指史冊。
景鐘:春秋時晉國用以銘刻功勛的大鐘,這里指記載功勛。
懸磬室:形容家中貧窮,一無所有。
九原:指墓地。若堂封:像堂一樣的墳墓封土。
元龍:指陳登,這里以陳登比呂溫。
此詩是呂溫去世后,詩人與劉禹錫一起哀悼他時所作。呂溫才華橫溢,但仕途坎坷,英年早逝。當時詩人與劉禹錫感慨其命運,于是寫下此詩,同時寄給江陵的李元二侍御。
這首詩主旨是哀悼呂溫,突出其才華與命運的反差。詩中通過多種表現手法,將對友人的痛惜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在悼亡詩中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傳得無聲曲,有時彈向人。
雪峰年老大,風穴語尖新。
吼月泥牛困,抽條石筍春。
衣珠猶不重,豈更覺身貧。
蒼官涌翠千株直,石棧斜飛一徑通。
爽塏真能明遠目,囂塵不動但清風。
卜鄰豈免煩王翰,相宅應兼出魏公。
終使里名不虛設,先栽巖桂與分叢。
短棹無尋處,嚴城欲閉門。
水邊人獨自,沙上月黃昏。
老別難禁淚,空歸易斷魂。
豈知今夜夢,先過白沙村。
平安耿耿念庭闈,乞假言旋謝式微。
應向門前留彩棒,卻來堂下舞斑衣。
流花洞口春將近,蓋竹山頭雪已晞。
聞說后年官始滿,不知重到幾時歸。
已聞舟楫具,那得苦留君。
雨過霜風急,帆飛雪浪分。
長途方策足,暇日正論文。
功業他年事,風波豈足云。
相逢無日不懷歸,又是春山聽子規。
休嘆豺狼迷道路,似聞貔虎仆旍旗。
那從薄俗求青眼,還向高堂念白眉。
南望孤云應目斷,殊方歲月易推移。
和氣為霖歲有涯,發祥宜自使君家。
池開雙影同心瑞,氣敵三峰十丈花。
嘯侶洛妃攜翠袖,懼飛蛺蝶護新葩。
天公似恐嫦娥妬,時把微云隔素華。
池上柳依依,柳邊人掩扉。
蝶隨花片落,燕拂水紋飛。
試數交游看,方驚笑語稀。
一年春又盡,倚杖對斜暉。
山北山南雪意忙,梅花未肯鬬寒芳。
懸知小圃爭前發,為折疏枝分外香。
故國年華驚晼晚,老人心事伴摧藏。
更看陌上傳春信,倚杖空懷遲暮傷。
風伯驅云曉色開,使家清燕就高臺。
崆峒爽氣連天起,章貢寒聲遶檻來。
譚屑霏霏隨玉麈,酒波滟滟溢金罍。
還將崇政言詩手,一為江城賦早梅。
幾度尋春信,空歸及暮鴉。
試搖枝上雪,恐有夜來花。
望月穿深塢,迎風立淺沙。
若同桃李發,誰肯到山家。
枯葉寒梢夜夜聲,圍爐小閣喜初成。
護風簾密香煙潤,弄日窗低書卷明。
況有酒漿初暖熱,從他歲律自崢嶸。
塊然危坐得佳處,萬事人間一唾輕。
老柳不多在,故家寧復存。
鼠癡穿敗屋,虎玩出平村。
天遠楚山秀,浪髙淮月昏。
吟鞭破霜曉,馬首待朝暾。
去年斂板趨庭側,門前楊柳如金色。今年公去柳何如,已作涼陰舞寒碧。
歲月忽怱無足恨,離合人生那免得。身如汀雁偶相逢,自是不須論定跡。
我今胡為抱不滿,攀轅益為邦人惜。永嘉雄望城海濱,吏久不良民弊積。
年來開府皆巨公,旁助刬除知有力。歲當乙卯夏不雨,旱霧吹風千里赤。
愛人節費惜錙銖,廩廥單窮猶足食。北方興師日千金,州縣皇皇慮供億。
溥哉時發仁人言,未至取魚憂竭澤。青衫幕吏有何能,造物見憐相抆拭。
自知愚拙生霾霧,臨事昏蒙無遠識。天機遇觸狂態作,掐鼻炙眉成痼癖。
唯公道眼借余青,頗許披心露真率。人生感恩未易言,正恐不能同木石。
仙才秀骨公所有,化作文章可華國。持身況若玉壺冰,透里無塵只清白。
暫分半刺聊爾耳,此豈能令公議塞。行當擺脫州縣冗,下跨秋風開六翮。
夔龍有室俱可入,愿吐詩書資碩畫。自余強飯無足云,轉首潮平江樹隔。
李侯氣爽常清涼,上奉慈親髪垂霜。
弟兄如鳳皆翺翔,秋吟胡為慘中腸。
白云孤飛客他鄉,然此王事游有方。
晏嫂老丑勝空房,我獨熊膽念莫忘。
已無針線在衣裳,歲歲臨風感清商。
侯門忠義慶綿長,象軸金花當滿床。
板輿歡愛未渠央,倚門亦莫苦相望,樞密將春布岐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