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齊行二首 二
泰山沈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煙。
今逢圣君欲封禪,神使陰兵來阻戰。
妖氛掃盡河水清,日觀杲杲卿云見。
開元黃帝東封時,百神受職爭奔馳。
千鈞猛簴順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
侍臣燕公秉文筆,玉檢告天無媿詞。
當今睿孫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
青門大道屬車塵,共待葳蕤翠華舉。
泰山沈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煙。
今逢圣君欲封禪,神使陰兵來阻戰。
妖氛掃盡河水清,日觀杲杲卿云見。
開元黃帝東封時,百神受職爭奔馳。
千鈞猛簴順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羆。
侍臣燕公秉文筆,玉檢告天無媿詞。
當今睿孫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
青門大道屬車塵,共待葳蕤翠華舉。
泰山被敵寇侵占六十年,旅祭無法正常進行,愁煙彌漫。如今遇到圣明君主打算封禪,神派遣陰兵來阻止戰亂。妖邪之氣被掃盡,河水清澈,日觀峰上明亮地出現了祥瑞的卿云。開元年間黃帝東封泰山時,各路神仙接受職命爭著奔走效力。千鈞重的鐘架順流而下,洪波蕩漾,浮著像熊羆一樣的器物。侍臣燕公手握文筆,用玉檢祭告上天,無愧之詞。當今圣明的皇孫繼承圣祖大業,岳神盼望皇帝駕臨,河神也歡欣起舞。青門大道上跟隨著屬車揚起的塵土,大家共同等待著皇帝華麗的車駕啟程。
沈寇:被敵寇侵占。沈,同“沉”。
旅祭:古代祭禮之一,在路上祭神。
封禪:古代帝王在泰山舉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
杲杲(gǎo gǎo):明亮的樣子。
卿云:即慶云,一種彩云,古人視為祥瑞。
猛簴(jù):鐘架。
涵淡:水波蕩漾的樣子。
熊羆:熊和羆,這里形容鐘架等器物在水中的樣子。
燕公:指張說,封燕國公。
玉檢:封禪時所用的玉制文書。
睿孫:圣明的皇孫,指當時的皇帝。
河宗:河神。
青門:漢長安東南門。
屬車:皇帝的侍從車。
葳蕤(wēi ruí):形容草木茂盛,這里形容車駕華麗。
翠華:皇帝儀仗中用翠鳥羽毛裝飾的旗幟,代指皇帝車駕。
這首詩可能創作于唐朝,當時國家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動蕩后,有君主打算進行封禪大典。封禪是古代帝王彰顯功績、祭祀天地的重大儀式,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此詩,以表達對國家安定和君主功績的贊美。
此詩主旨是歌頌圣明君主的功績和國家的安定繁榮。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氣勢宏大,通過描繪封禪儀式展現了國家的昌盛。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們對國家繁榮的期望,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學價值。
松柏死不變,千年色青青。
志士貧更堅,守道無異營。
每彈瀟湘瑟,獨抱風波聲。
中有失意吟,知者淚滿纓。
何以報知者,永存堅與貞。
楚屈入水死,詩孟踏雪僵。直氣茍有存,死亦何所妨。
日劈高查牙,清棱含冰漿。前古后古冰,與山氣勢強。
閃怪千石形,異狀安可量。有時春鏡破,百道聲飛揚。
潛仙不足言,朗客無隱腸。為君傾海宇,日夕多文章。
天下豈無緣,此山雪昂藏。煩君前致詞,哀我老更狂。
狂歌不及狂,歌聲緣鳳凰。鳳兮何當來,消我孤直瘡。
君文真鳳聲,宣隘滿鏗鏘。洛友零落盡,逮茲悲重傷。
獨自奮異骨,將騎白角翔。再三勸莫行,寒氣有刀槍。
仰慚君子多,慎勿作芬芳。
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
賢哲不茍合,出處亦待時。
而我獨迷見,意求異士知。
如將舞鶴管,誤向驚鳧吹。
大雅難具陳,正聲易漂淪。
君有丈夫淚,泣人不泣身。
行吟楚山玉,義淚沾衣巾。
朝為主人心,暮為行客吟。
汝水忽凄咽,汝風流苦音。
北闕秦門高,南路楚石深。
分淚灑白日,離腸繞青岑。
何以寄遠懷,黃鶴能相尋。
訪舊無一人,獨歸清雒春。
花聞哭聲死,水見別容新。
亂后故鄉宅,多為行路塵。
因悲楚左右,謗玉不知瑉。
夜坐冷竹聲,二三高人語。
燈窗看律鈔,小師別為侶。
雪簷晴滴滴,茗碗華舉舉。
磬音多風飆,聲韻聞江楚。
官街不相隔,詩思空愁予。
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
會合一時哭,別離三斷腸。
殘花不待風,春盡各飛揚。
歡去收不得,悲來難自防。
孤門清館夜,獨臥明月床。
忠直血白刃,道路聲蒼黃。
食恩三千士,一旦為豺狼。
海島士皆直,夷門士非良。
人心既不類,天道亦反常。
自殺與彼殺,未知何者臧。
霜露再相換,游人猶未歸。
歲新月改色,客久線斷衣。
有鶴冰在翅,竟久力難飛。
千家舊素沼,昨日生綠輝。
春色若可借,為君步芳菲。
波中出吳境,霞際登楚岑。
山寺一別來,云蘿三改陰。
詩夸碧云句,道證青蓮心。
應笑泛萍者,不知松隱深。
短松鶴不巢,高石云不棲。
君今瀟湘去,意與云鶴齊。
力買奇險地,手開清淺溪。
身披薜荔衣,山陟莓苔梯。
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攜。
咫尺不得見,心中空嗟嗟。
官街泥水深,下腳道路斜。
嵩少玉峻峻,伊雒碧華華。
岸亭當四迥,詩老獨一家。
洧叟何所如,鄭石唯有些。
何當來說事,為君開流霞。
日落濁水中,夜光誰能分。
高懷無近趣,清抱多遠聞。
欲識丈夫志,心藏孤岳云。
長安風塵別,咫尺不見君。
半夜不成寐,燈盡又無月。
獨向階前立,子規啼不歇。
況我有金蘭,忽爾為胡越。
爭得明鏡中,久長無白發。
奕奕秋水傍,骎骎綠云蹄。
月仙有高曜,靈鳳無卑棲。
翠色繞云谷,碧華凝月溪。
竹林遞歷覽,云寺行攀躋。
冠豸猶屈蠖,匣龍期剸犀。
千山驚月曉,百里聞霜鼙。
戎府多秀異,謝公期相攜。
因之仰群彥,養拙固難齊。
未見天子面,不如雙盲人。賈生對文帝,終日猶悲辛。
夫子亦如盲,所以空泣麟。有時獨齋心,仿佛夢稱臣。
夢中稱臣言,覺后真埃塵。東京有眼富不如,轔轔車聲輾冰玉,南郊壇上禮百神。
西明寺后窮瞎張太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