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 二
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
遠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屢紆直。
風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子行誠艱難,我去未窮極。
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
英英桂林伯,實惟文武特。
遠勞從事賢,來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屢紆直。
風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子行誠艱難,我去未窮極。
臨別且何言,有淚不可拭。
杰出的桂林伯,實在是文武兼備的特殊人才。勞煩賢能的你,遠道而來慰問我這被貶逐之臣。南方多是山海,道路曲折漫長。風波沒有定數,所擔憂的常常難以預料。你這一去確實艱難,我被貶之地也不知盡頭在哪。臨別之時還能說什么,淚水止不住地流。
英英:杰出的樣子。
桂林伯:指當時桂林觀察使裴行立。
從事:州郡長官的僚屬,這里指元十八。
逐臣:被貶逐的臣子,作者自指。
南裔:南方邊遠之地。
紆直:曲折與筆直。
此詩是柳宗元被貶南方時所作。當時友人元十八前來慰問,離別之際,柳宗元有感而發寫下此詩。此時他處于被貶的困境,心境低落,對友人的遠行充滿擔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離別之情和對友人的擔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柳宗元的詩作中,體現了他被貶期間的復雜心境,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燕支明翠黛,兩岸是誰家。池水凝如鏡,采采芙蓉花。
疏泉方作薜蘿深,月落參橫要共斟。徑醉逃禪真粲可,冥搜得雋近韓岑。阿連句里欲回春,早慎論交思不群。莫愿才堪任遺補,來參折臂大馮君。營巢燕子語猶新,接葉鶯雛已晚春。催曉鳥烏聲更樂,直疑料理廢詩人。何須痛詆程不識,未用親摩史謁居。昔時萬事愁眉外,頓覺幽懷常晏如。
出仕慚無補,長年詠式微。天公憐我意,一旦許來歸。
破衲蒙頭一味真,隨時粥飯莫嫌貧。伊耆阪涿今何在,滄海桑田豈有垠。已過身名他日淚,未來事業舊時人。憑誰深信三生論,共坐樵峰話往因。
溪山讀書處,衡宇窈且深。白云起層巔,嘉禾秀繁陰。緬懷鄭谷耕,時為梁甫吟。斯人不可見,拄笏對遙岑。
銀燭爛春霞,高樓隱暮笳。月光侵坐薄,雨氣入簾斜。醉眼翻嫌酒,詩腸卻愛茶。語多渾不睡,秋思逼窗紗。
未聞叩齒未知禪,異代無從問大顛。欲乞靈光醫俗骨,馨香滿抱是輕煙。
紫陽隱者臥癯鶴,大雪閉門書獲麟。魯連高誼在老眼,極意放歌俱絕塵。
湖上逢寒食,行行云日迷。林花相映發,只似武陵溪。遠水清煙并,高楊黃鳥啼。年年對芳草,古意滿城西。
樂哉三十馀,悲哉五十里。但看八十三,子地妖災起。佞臣作欺妄,賊臣滅君子。若不信吾言,龍時侯賊起。且至馬中間,銜悲不見喜。
嚴親久淪沒,慈母幸康寧。鞠育同恩愛,悲歡異死生。倚門猶慰意,陟岵不勝情。錫類資純孝,鄉閭有令名。
徐卿臺榭郡衙東,憶昔招游興未窮。一自蕖荷凋肅露,漫令羅幌怯西風。不悲懸磬頻司馬,藉有遺書附阿戎。此日隴頭留劍后,可堪回首夕陽東。
潯陽煙雨外,日暮榜人稀。野水連天闊,江村帶岸移。魚龍沾欲動,鳧鷺濕安歸。去路仍淹沌,問津多是非。
變態風云伏,精靈日月移。蓋棺終不定,前席竟無期。畫地身從入,呼天聽每遲。如逢九泉轍,倘可問袁絲。
義憤填膺,望邊陲、烽煙未歇。嘆中原、涵涵鼎沸,戰潮又烈。錦繡河山將憔悴,神明華胄無寧月。莫徘徊、斷送報國魂,空悲切。五三恥,猶未雪。壯士恨,何時滅。愿單刀匹馬,沖破秣陵山缺。怒時饑食中正肉,談笑渴飲精衛血。待那時、洗凈了六朝,舊宮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