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公院五詠 禪堂
發地結菁茅,團團抱虛白。
山花落幽戶,中有忘機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萬籟俱緣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鳥飛無遺跡。
發地結菁茅,團團抱虛白。
山花落幽戶,中有忘機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萬籟俱緣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鳥飛無遺跡。
從地上建起茅庵,它團團圍住了禪房的虛空澄明。山花落于幽靜的門戶,里面有忘卻機心的人。涉足塵世本不是有所貪取,觀照空明也無需辨析。萬物都因因緣而生,在喧囂中顯得那樣寂靜。心境本來就空明澄澈,就像鳥兒飛過不留痕跡。
發地:從地上。菁茅:一種茅草,這里指用茅草蓋的屋子。
虛白:指心境的空明。
忘機客:忘卻機巧之心的人,指參禪者。
涉有:涉足塵世。?。贺澣?。
照空:觀照空明之境。析:辨析。
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緣生:因因緣而生。
窅(yǎo)然:深遠、幽靜的樣子。
洞如:空明澄澈的樣子。
這首詩是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所作。當時他身處逆境,寄情于佛教,在巽公院寫下了這組詩。在困境中,他試圖從佛教中尋求精神寄托和心靈慰藉。
此詩主旨是宣揚禪理,展現了詩人對空明心境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將禪理融入自然景象中,以景悟理。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柳宗元詩歌中獨特的哲理思考和藝術風格。
青山海涌石巑岏,樓上清秋笠澤寒。欲挾靈威丈人去,金庭玉霤醉中看。
惟恐行將盡,行來境益偏。石林披霧入,翠壁捫蘿穿。徑轉全無路,峰回別有天。漸看日欲暮,愛此且停鞭。
嫩湯自候魚生眼,新茗還誇翠展旂。谷雨江南佳節近,惠泉山下小船歸。山人紗帽籠頭處,禪榻風花繞鬢飛。酒客不通塵夢醒,臥看春日下松扉。
篷窗恰受夕陽明,楊柳梨花半月程。老去不知寒食近,一篙煙水載春行。片片飛花更異鄉,人家插柳抵愁長。晴沙煙草幾今古,春去春來燕子忙。
野桃藤下憩,蟾蜍逾我屐。游人過紛紛,兀坐如山石。
以色危身豈不知,甘心死別不生離。樓前甲士紛如雪,正是花飛玉碎時。
枝頭幾縷微紅。已匆匆。縱使飄茵落溷也隨風。天將淚,人初醉,一重重。春去何方只是水流東。珠簾漫捲朱樓,小銀鉤,又是一番寒雨洗成秋。簾欲斷,心欲亂,甚時愁。忘了吟鞍風雪萬山頭。
五千年國馀舊俗,一舉廓清仗少年。城闕青襟稱闖將,氣粗膽大善攻堅。奴役長者施棰楚,丑詆先民燔簡編。毀祠不許事神鬼,廢譜安用記祖先。蓮座佛陀推倒地,蒲團衲子放歸田。舊家珍寶俱乾沒,華胄門楣盡拆捐。剪斷深閨綠云髻,捶碎洞房白玉奩。如此橫行功乃大,特許乘傳去朝天。浩浩蕩蕩雙闕下,鸛鵝列隊十里延。鐃歌嘹亮行云遏,戎旆鮮明傍日懸。軍容雖肅銜枚暫,天語殊溫挾纊偏。拊循況如新子弟,恩寵不讓羽林專。仰面哆口呼嵩罷,王城如海任流連。獲瞻圣顏愿已滿,關山萬里飆輪旋。英勇頭銜宣梓里,嶄新服色耀茅檐。覿面家人笑開口,佇足鄰童羞比肩。但恐一飲狂藥后,狼奔豕突更無前。
東風知費幾工夫,繡出堂前晝錦圖。不假丹砂涂鶴頂,任教黃粉染蜂須。
岸芷兮汀蘭。風蕭蕭兮露漙漙。彼美人兮于焉盤桓。山川悠悠兮路漫漫。嗟鴻雁兮隔云端。
碧云開霽色,黃葉作秋聲。仗節還烏府,承恩出鳳城。宦途期遠大,憲度喜澄清。濁酒不堪飲,題詩慰別情。
公子命巾車,千里過我廬。驚飛庭尉爵,喜見丈人烏。倚壁方挽膝,推琴欲攬須。殷勤更秉燭,孤悶一時攄。
林梢春動紫煙生,匹馬東風十日程。若到濟南行樂處,城西泉上最關情。
漠漠輕云淡淡風,御溝溶漾落花紅。一番離別中年后,千里河山夕照中。垂角故人霜兩鬢,關心岐路草連空。歸來稚子迎門笑,何日親交送阿翁。
神兵十萬忽乘秋,西磧妖氛一夕收。疋馬不嘶榆塞外,長城自起玉關頭。君王別繪凌煙閣,將帥今輕定遠侯。莫道無人能報國,紅旗行去取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