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公破賊回重拜臺司以詩示幕中賓客愈奉和
南伐旋師太華東,天書夜到冊元功。
將軍舊壓三司貴,相國新兼五等崇。
鹓鷺欲歸仙仗里,熊羆還入禁營中。
長慙典午非材職,得就閑官即至公。
南伐旋師太華東,天書夜到冊元功。
將軍舊壓三司貴,相國新兼五等崇。
鹓鷺欲歸仙仗里,熊羆還入禁營中。
長慙典午非材職,得就閑官即至公。
晉公南伐凱旋,軍隊駐扎在太華東邊,夜里皇帝詔書送達,冊封他的大功。將軍從前就位居三司顯要,如今拜相又加封五等爵位。朝官們像鹓鷺般隨仙仗,將士們如熊羆回禁營。我長久慚愧自己才能不足,能擔任閑職已是朝廷公正對待。
晉公:指裴度,他因平淮西之亂封晉國公。
旋師:班師,軍隊返回。
太華東:華山以東。
天書:皇帝詔書。
元功:首功,大功。
三司:唐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
五等:指五等爵位。
鹓鷺:比喻朝官。
仙仗:皇帝的儀仗。
熊羆:比喻勇猛的將士。
典午:指司馬氏,這里借指自己。
唐憲宗時期,裴度率軍平定淮西之亂,凱旋后再次拜相。韓愈作為裴度幕府賓客,寫下此詩奉和。當時朝廷對藩鎮用兵取得重大勝利,局勢有所好轉。
此詩主旨是贊頌裴度的功績和榮耀。特點是對仗工整、語言莊重。在文學史上體現了當時奉和詩的創作風格,反映了特定時期的政治和文化氛圍。
天涯憔悴身,一望一沾巾。
在處有芳草,滿城無故人。
懷才皆得路,失計自傷春。
清鏡不能照,鬢毛愁更新。
江北不如南地暖,
江南好斷北人腸。
燕脂桃頰梨花粉,
共作寒梅一面妝。
微燈照寂寥,此夕正迢迢。
丹桂得已晚,故山歸尚遙。
蟲聲移暗壁,月色動寒條。
此去如真隱,期君試一瓢。
朝吟復暮吟,只此望知音。
舉世輕孤立,何人念苦心。
他鄉無舊識,落日羨歸禽。
況住寒江上,漁家似故林。
因君話故國,此夕倍依依。
舊業臨秋水,何人在釣磯。
浮名如縱得,滄海亦終歸。
卻是風塵里,如何便息機。
故國望不見,愁襟難暫開。
春潮映楊柳,細雨入樓臺。
靜少人同到,晴逢雁正來。
長安遠于日,搔首獨徘徊。
荒齋原上掩,不出動經旬。
忽覺草木變,始知天地春。
方期五字達,未厭一簞貧。
麗句勞相勉,余非樂釣綸。
三十世皇都,蕭條是霸圖。
片墻看破盡,遺跡漸應無。
野徑通荒苑,高槐映遠衢。
獨吟人不問,清冷自嗚嗚。
一日又將暮,一年看即殘。
病知新事少,老別舊交難。
山盡路猶險,雨余春卻寒。
那堪試回首,烽火是長安。
漢皇輕萬乘,方士說三丹。
不得修心要,翻知出世難。
茂陵春竟綠,金掌曙空寒。
何似先生去,翩翩逐彩鸞。
煙老石磯平,袁郎夜泛情。
數吟人不遇,千古月空明。
人事年年別,春潮日日生。
無因逢謝尚,風物自凄清。
坐徹秦城夏,行登越客船。
去留那有著,語默不離禪。
葉擁臨關路,霞明近海天。
更尋同社侶,應得虎溪邊。
未敢分明賞物華,
十年如見夢中花。
游人過盡衡門掩,
獨自憑欄到日斜。
中朝軒冕內,久絕寧家親。
白社同孤立,青云獨并伸。
致君期折檻,舉職在埋輪。
須信堯庭草,猶能指佞人。
忽憶曾棲處,千峰近沃州。
別來秦樹老,歸去海門秋。
汲帶寒汀月,禪鄰賈客舟。
遙思清興愜,不厭石林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