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山下二首 二
丹穴五色羽,
其名為鳳皇。
昔周有盛德,
此鳥鳴高岡。
和聲隨祥風,
窅窕相飄揚。
聞者亦何事,
但知時俗康。
自從公旦死,
千載閟其光。
吾君亦勤理,
遲爾一來翔。
丹穴五色羽,
其名為鳳皇。
昔周有盛德,
此鳥鳴高岡。
和聲隨祥風,
窅窕相飄揚。
聞者亦何事,
但知時俗康。
自從公旦死,
千載閟其光。
吾君亦勤理,
遲爾一來翔。
丹穴山有五彩羽毛的神鳥,它的名字叫做鳳凰。昔日周朝有盛德之君,鳳凰就在高岡上鳴叫。和諧的鳴聲隨著祥瑞之風,深遠婉轉地飄揚。聽到的人能有什么事?只知道時世風俗安康。自從周公旦去世后,千年間鳳凰的光輝被遮蔽。現在我們的君主也勤政治理,期待你前來飛翔。
丹穴:傳說中鳳凰棲息的山,《山海經·南山經》載'丹穴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鳳皇:即鳳凰,古代傳說中的瑞鳥,象征祥瑞。
公旦:即周公姬旦,周文王之子,輔佐周成王,制禮作樂,被尊為圣人。
閟(bì):隱藏,遮蔽。
遲(zhì):等待,期待。
此詩為韓愈《岐山下二首》其二,創作于貞元年間(約785-805年)。岐山是周王朝的發祥地,韓愈借鳳凰這一瑞鳥的傳說,以周初盛世鳳凰來翔的典故,對比后世鳳凰隱沒的現實,暗喻對當時君主勤政治國、賢才得用的期待,反映了他關注現實、渴望清明政治的儒家情懷。
全詩借鳳凰意象,以周初盛世與后世隱沒對比,表達對德政重現的期望。語言質樸,托物言志,既具歷史厚重感,又體現詩人對現實政治的關切,是韓愈'文以載道'文學思想的體現。
張公不是病參軍,晚出猶將一事君。耿介只今無伴處,秋光詩好與誰聞。
才人自古歸廝養,亦有文姬毳幕中。吾子不須悲薄命,千秋芳譽孟光同。
湖山多勝概,南巖云氣深。我友此巖居,栽松已成陰。俯濯巖下流,仰奏巖中琴。焚香閱真誥,擊節和鳴禽。懸知神慮淡,豈受名跡侵。余生未聞道,歲晚遇知音。欲叩達生旨,豁此煩促襟。春江浩難渡,空爾夢中尋。
道則心藏無價珍,十方諸佛我同身。一切諸法皆無相,萬法無非是我心。
山勢西來杳,憑高一望通。遠沙橫水暗,晴日射潮紅。云出平穿樹,帆開側趁風。王孫遺碣在,春草碧成叢。
神龍躍溟海,天地生云雷。猛虎嘯深谷,大風山木摧。靈物固有象,烈士自有懷。經綸萬物理,上與圣哲偕。三光鑒丹府,百神司形骸。舉手奠山岳,揮霍云霧開。功成不受賞,長揖歸草萊。嗤彼鼎彝業,瑣瑣何為哉。
三千水驛堯封,百二山河禹甸。誰云帝子仙游,萬古重華如見。幾陣清風送暑,一輪明月涵秋。吹篴關山何處,龍江人在孤舟。紫簫聲咽夜江,白練影斜秋漢。清吟心緒悠悠,一月獨行無伴。萬里緘書隔歲,百年綣鬢微霜。滾滾綠江東去,懷人清恨偏長。綠樹丹花峻壁,淡云疏雨穹崖。大幅天然圖畫,更著扁舟勉齋。十年見獵狂心,半夜聞雞起舞。葫蘆纏縛何時,慧劍封塵獨苦。孤燈夜照西巖,畫舫秋風涼雨。詩成弄石灘頭,吏報寒更三鼓。和風和日秋天,碧水碧山洞府。桃源定在前頭,試問西灣漁父。
吳趨盛豪華,閶門最繁劇。每苦炎夏蒸,煙火萬家窄。曰余在戊辰,曾此設講席。咿唔阛阓間,名利共物役。本性愛蕭疏,時欲蠟幽屐。賴有羽人家,相望在咫尺。地古卻炎暉,仙居世氛隔。幡高引遠飔,下有對弈客。予心已欣然,藉草坐壇石。日色川上媚,煙光草際重。橫塘夾修竹,十里蟬聲中。我來古渡頭,歲月多行蹤。行蹤一何多,言瞻墓上松。墓在塘之西,家住塘之東。時節須祭掃,悠悠一水通。秋林靜虛白,春山靄空濛。氣候良自佳,泛舟每從容。炎夏少經過,安知野趣濃。野趣濃如此,欣賞情何窮。
清吹要碧玉,朝霞喻洛妃。華容溢藻幄,冰宇澹清暉。芳草生未積,梁塵將欲飛。思君隨歲晚,清露下羅衣。
生無骨筋,食槁飲泉,于陵與同。向韭畦收采,搗泥治鯁,藥奩珍弆,出土為龍。玉砌光陰,瓊州鄉貫,朐?名傳漢志中。軒轅后,更有誰曾見,汝大如虹。藏身喜傍幽叢。莫暗嚙香根寸寸空。笑似蝸少角,免尋爭戰,如蠶無繭,不受牢籠。溽草陰墻,乾苔淺土,朝暮長吟一笛風。生何幸,看后身仍化,百合花紅。
東風庭院夕陽斜,靜對疏篁玩物華。忽見夭桃笑相向,始知春色到寒家。
訴盡中情為兩詩,可憐誰識漢文姬。歸來已覺秋風晚,標格猶應似舊時。
松柏何須附女蘿,思將白日醉中過。天教武子為情死,人是文通賦恨多。
剎那滅卻阿鼻業,閻羅共我休分別。洋銅鐵汁即醍醐,火輪便是禪心月。
夢中亦何云,問我何不懌。人只百年身,能消幾兩屐。萬物道為尊,朝聞死可夕。試觀今傳者,總非蟬冕客。人理坦易憑,神機紛難釋。塞馬不終亡,蕉鹿豈真獲。再拜領教言,塵慮春水釋。冥心與天游,歸讀羲皇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