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文恭太子廟樂章二首 一
撰日瞻景,誠陳樂張。
禮容秩秩,羽舞煌煌。
肅將滌濯,祗薦芬芳。
永錫繁祉,思深享嘗。
撰日瞻景,誠陳樂張。
禮容秩秩,羽舞煌煌。
肅將滌濯,祗薦芬芳。
永錫繁祉,思深享嘗。
選定吉日觀察天象,誠心陳設音樂奏響。禮儀容貌井然有序,羽舞表演輝煌燦爛。恭敬進行清洗儀式,虔誠進獻芳香祭品。愿永遠賜予眾多福分,深切懷念這祭祀時光。
撰日:選擇吉日。撰,通'選'。
瞻景:觀察日影以定吉時。景,同'影'。
秩秩:秩序井然的樣子。
羽舞:古代祭祀時用羽毛裝飾的舞蹈,屬六小舞之一。
滌濯:清洗祭器等祭祀用品。
祗(zhī):恭敬。
薦:進獻。
錫:通'賜',賜予。
繁祉(zhǐ):眾多福分。
享嘗:古代宗廟祭祀,秋祭為嘗,冬祭為烝,此處泛指祭祀。
文恭太子為唐順宗長子李謜,早逝追贈太子。此詩為唐代宗廟祭祀文恭太子時所用樂章,約創作于李謜追贈太子后,用于祭祀儀式中歌頌其德行、表達追思。
此詩為唐代廟堂祭祀樂章的典型代表,完整記錄祭祀文恭太子的禮儀流程,通過莊重的場景描寫與虔誠的情感表達,體現唐代宗廟祭祀文化的規范性與神圣性,語言凝練典雅,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正是梅風心溽,云蘸水、樹黏天。恰似舊時拋別、雨如懸。卻怪無端閑恨,才似潦、又成川。還剩斜陽檐溜、水痕圓。
湖水安瀾似鏡明,昔年曾向鏡中行。侵晨浥露來花市,落日流風倚醉楹。俯仰繁華馀暮色,蕭條高寄但秋聲。應知節序猶遷轉,撫劍如何教未平。
三千世界,十二辰蟲,作如是觀。甚忽南忽北,兔能營窟,時釵時弁,狐竟通天。宛轉秋心,瞢騰春思,蘋末風生井底瀾。千秋恨,枉惠齋才調,一例蒙冤。也曾爨演梨園,奈生旦相逢各暮年。笑優孟場中,虛調琴瑟,叔虞祠畔,浪配姻緣。紙上嬌花,床頭病骨,打碎葫蘆定爽然。憑誰力,待喚醒癡夢,勘破情關。
一山萬里限中原,神鑿居庸百二川。峰勢陡回愁障日,地形高出欲捫天。風沙漠漠龍庭遠,云物沈沈鳥道穿。眼底興亡誰解寫,石琴秋水學冰弦。
右挾長镵左帶經,蔬畦藥圃照衣明。客來青鳳穿花去,草盡蒼苔上樹生。靈藥易荒常檢校,繁花無賴枉丁寧。來禽青李成陰后,更覓楞梨日給勝。
誰為荷花生日,故將六月重輪。余分閏位各紛紛。時局于今混沌。昨夜雞鳴戒旦,送君送到前門。多延一刻也難人。底事五更不閏。
把酒臨風聽棹聲,河邊官柳綠相迎。幾潮路到瓜州渡,隔岸山連鐵甕城。月色夜留江叟笛,花枝春覆寺樓箏。贈行不用歌楊柳,此日還家足太平。
十月尚秋色,清潭菊影涵。船香眾客醉,花品野人諳。波動鷗鳧沒,天空鴻雁南。平生歲寒意,潦倒為君談。
華亭西畔路,來訪舊時蹤。月浸半江水,蓮開九朵峰。酒杯時可把,林叟或相從。興盡泠然去,云濤起壑松。
曾聽鳴琴擅好音,歸來海上并抽簪。百年易地孤臣淚,千里同堂孺子心。司馬聲聞傳視草,冥鴻飛倦戀棲林。王祥自合徵書至,鱷渚無勞嘆陸沉。
缺月流光入綺疏,金壺傳箭夢回初。秦臺綵鳳無消息,桂影空閑十二除。
相看已瞭然,安用頻頻舉。長笛不禁聞,又隨煙棹去。
揭雷夔鼓傾天險,絡漢虹橋并鬼工。說是樓船橫海將,擬輸吳越壽重瞳。
路入章江清更幽,棠陰滿地說君侯。昔年作郡淹黃霸,今日升堂愧仲由。戟院鶴鳴松露夜,山田雉雊麥風秋。仙裾巳在蓬萊頂,猶顧塵寰賦舊游。
一枝開破一年春,斗蕊稠花總后塵。卻恨無媒憐獨夜,月偷清影向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