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三中丞去歲有臺中五言四韻未及酬報今領黔南途經蜀門百里而近愿言欵覿封略間然因追曩篇持以贈之
在昔謬司憲,常僚惟有君。
報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
削藁書難見,除苛事早吟。
雙旌不可駐,風雪路岐分。
在昔謬司憲,常僚惟有君。
報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
削藁書難見,除苛事早吟。
雙旌不可駐,風雪路岐分。
過去我曾錯誤地擔任御史臺長官,當時同僚只有您。您報恩之心如明亮的太陽般赤誠,官位晉升如同直上青云。您刪改的文稿難以得見,廢除苛政之事早就被人傳頌。您的儀仗不能停留,在風雪交加中我們在岔路分別。
謬司憲:謙稱自己曾錯誤地擔任御史臺長官。
常僚:同僚。
皎日:明亮的太陽,比喻赤誠之心。
致位:獲得官位。
削藁:刪改文稿。
除苛:廢除苛政。
雙旌:唐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的儀仗。
路岐:岔路
詩人領黔南,途經蜀門,回憶起竇三中丞去年的詩作未酬報,感慨往昔與友人的共事經歷,在此時追念舊作并贈給友人。當時可能社會局勢較為穩定,詩人在仕途上有了新的任職安排,而友人也有自己的前程,兩人在岔路分別。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贊美和分別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友人品德、政績的描述展現友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坐化不圖元自在,香煙袞袞升中天。此時忘助皆無有,獨覺靈根歸自然。
八十高年林下老,四千馀里夢中家。云安雙鯉隨春水,為我傳書到永嘉。
去日幾曾知是夢,上樓新月太朦朧。鳳子已隨春去遠,南園又綠點輕紅。
君平休棄世,市肆亦容身。黃老何須學,英雄自有神。云生長水白,花發曲臺春。寂寞鉤簾下,行吟念楚臣。
觀風使者入松關,為向閒人問太閒。潦盡正憐秋后水,云深偏愛雨中山。陳郎節指西川去,馬子帆朝北斗還。更欲與君尋古刻,南巖石上洗苔斑。
翠袖辭金殿,青苔閉紫宮。香寒羅帳曉,春歇玉階空。艷態消花上,悲情落管中。君王恩未薄,妾夢向來同。
布谷聲初定,欣看麥已秋。兩岐虛頌瑞,八口但消憂。地薄難盈室,心勞豈植疇。獨憐春雨足,兼可望甌窶。
白露掩江皋,青滿平地蕪。長夜亦何際,銜思久踟躕。企余重蘭貝,清才富金瑜。獨艷始東山,擅麗終西都。云精無永滯,水碧豈雁濡。屬我茲景半,賞爾若光初。折麻異離群,紉蕙非索居。頻贈既雅歌,還懷諒短書。
秋至衣裳薄,思歸未有涯。得如江巨孝,處處自將車。
羽林北落奉王鈇,入市何人也荷殳。束伍自知存尺籍,餐錢空復飽侏儒。內廷閱操軍聲舊,貂貴臨戎廟算殊。城社隱謀窺不得,況堪泥首又中樞。
東風歸路借高涼,寫訪先生講學堂。官舍一清如傳舍,與鄉相見當家鄉。燈前細雨留僧話,花底新寒解客裝。惆悵舊游身已老,不堪回首憶齊昌。
萬松聲里暮濤寒,盡在參云一望間。只欠懸流二千尺,天風吹下翠屏山。
遠山橫碧一溪清,白鳥飛邊落照明。吏散庭階一無事,綠陰亭上又詩成。
封禪無書上漢庭,生平不負北山靈。七言麗句傳書史,千古清風剩草亭。湖上秋風維客棹,山前落日下南屏。梅花白鶴無消息,水自潺湲草自青。
愛看鉆天鷂子高,不知前后只知跑。風吹昨夜棠梨折,臥刺如針伏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