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二首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蕭蕭華發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獨喜冥心無外慕,林下貧居甘困守,盡教城市不知名。
寂寥荒館閉閑門,苔徑陰陰屐少痕。白發顛狂塵夢斷,醉后曲肱林下臥,此生榮辱不須論。
蕭蕭華發滿頭生,深遠蓬門倦送迎。獨喜冥心無外慕,林下貧居甘困守,盡教城市不知名。
寂寞的荒館緊閉著閑門,長滿青苔的小徑陰森,很少有腳印。白發蒼蒼且癲狂,塵世的夢已斷,醉后彎著胳膊在林下躺臥,這一生的榮辱不必再談論。蕭蕭白發滿頭生長,偏僻的柴門讓人厭倦迎來送往。獨自欣喜能潛心而無外物的貪慕,在林下貧困居住甘心困守,任憑城市里沒人知道自己。
寂寥:寂靜、空曠。
陰陰:形容幽暗。
顛狂:放蕩不羈。
曲肱:彎著胳膊作枕頭。
華發:白發。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借指簡陋的房屋。
冥心:潛心,專心。
外慕:對身外之物的貪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對塵世的榮辱感到厭倦,從而選擇隱居生活。在這種心境下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超脫世俗、安貧樂道的志向。
這兩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看淡榮辱、隱居避世的思想。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素。在文學史上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逸生活的追求和對精神自由的向往。
山鎖清溪溪鎖峰,溪光山色兩怡融。松枝點滴衣夾雨,云葉飄揚巖際風。玉室金堂端好坐,石壇乳竇自相通。我生已幸塵緣薄,擬結茅廬天柱東。
大千世界感微塵,豈必三生盡有因。自是君家根器異,名川還見再來人。
漢公嘗說惠泉師,解講楞嚴解賦詩。今日我來師已去,草堂風雨立多時。
法臺坐鎮三千里,士飽民歌已六年。洮水南分羌部落,鐵城西控漢山川。欲教夷俗全歸夏,力挽文風不似邊。君去長安尋舊約,我歸曾未卜春前。
皛皛飛云挾暑驕,江郊幸可遠煩囂。道人方寸虛生白,燕幾風清扇罷搖。
安平雄鎮海連天,海盡天窮何處連。海島休誇天塹險,天威直破海門堅。天橋入海天涯斷,海柱遮天海外懸。鎖鑰海邦天府重,擎天亙海自巍然。海外孤城別有天,海天相際水云連。天開海國朝宗久,海擁天家砥柱堅。薄海車書今一統,中天日月正雙懸。樓觀滄海摩天漢,海角天涯意惘然。
村外一鳩喚,小園花盛開。山人入城返,朝客寄書來。憶別粵江遠,閑居華發催。新詩進高格,不復騁狂才。
曉色蒼茫源口雨,仙山幽興杳難乘。金丹悵望空排霧,玉液曾聞可似冰。最愛顏公書獨古,欲陪謝老賦何能。高秋肯為投車出,多病無妨策馬登。
衙庭峰影簇如簪,坐起行吟致盡酣。政入委蛇君較得,夢成遷擾我何堪。耶溪恰好乘春泛,古穴曾聞列炬探。獨少清機相接取,虛留雙屐越江南。一往孤畸不自禁,驅來碌碌負初心。尋聲未擬追良晤,托跡終能倚素襟。梵夾乍舒時避濕,葦簾低捲日愁陰。對君詎免為清態,洗眼窗前照莫岑。
風送簾鉤響,涼生枕簟清。燈搖如一豆,夢醒正三更。窗外蕭蕭雨,檐前滴滴聲。此時人語靜,繞砌亂蛩鳴。
盜賊繞山城,金鉦晝夜鳴。經過逆旅舍,無復控韁迎。疲馬失中食,隨人逐暮程。村墟有來騎,臨望互相驚。古驛石橋邊,迢遙草際天。廟昏吹鬼火,城曉冷人煙。樂計江南近,烽訛塞北傳。看花懷士興,空愧祖生鞭。
夜看北斗坐中宵,久訝三臺祲不銷。榕嶠忽傳飛電到,松心竟為歲寒凋。全將浩氣還天地,更作明神翼圣朝。圖史馨香有磨滅,不磨名字在云霄。
松門石徑靜無關,布襪青鞋幾往還。少日漫思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閑。塵埃長路仍回首,升斗微官亦強顏。休道西山不留客,數峰如畫暮云間。
我山壘土仍栽石,下有嵌巖上有亭。石少闕邊添種樹,種時須要樹長青。
萬瓦清霜夜漏殘,小舟斜月過闌干。老來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時卻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