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游故居感舊,酬西川李尚書德裕
昔年獻賦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卻悲。
三徑僅存新竹樹,
更見橋邊記名姓,始知題柱免人嗤。
昔年獻賦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卻悲。
三徑僅存新竹樹,
更見橋邊記名姓,始知題柱免人嗤。
當年我懷揣著夢想去江邊獻賦,如今故地重游,本是春游時節卻滿心悲戚。原來的庭院小徑僅剩下新長的竹樹。又看到橋邊記錄的姓名,才知道當年題柱的舉動沒有被人嗤笑。
獻賦:向朝廷進獻辭賦,古時文人以此謀求功名。
江湄:江邊。
行春:指官吏春日出巡。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題柱:相傳司馬相如初入長安,曾在成都升仙橋上題字,稱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此橋,后用以指立下壯志。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故地重游淮南故居時。詩人早年可能懷揣著政治抱負去江邊獻賦以求功名,但多年過去,或許未能實現理想。此時故地重游,看到故居的變化,引發了內心的感慨。而酬答西川李尚書德裕,可能是在與友人交流中分享自己的這份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人生境遇的變化。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今昔對比和用典來深化主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如燕如龍戶外嘶,行云行雨意悽悽。青蛾永別黃金屋,赤兔新翻碧玉蹄。雖有飛騰空冀北,更無歌舞出樓西。他時紫陌相逢處,望見銀鞍不住啼。
祖席衣冠盡士林,秋風古驛馬骎骎。考功不愧循良傳,遮道還憐父老心。日轂影高三殿曉,霓旌光動五云深。歸時正及梅花放,一路吹香雪滿襟。
家住綠巖下,庭蕪更不芟。新藤垂繚繞,古石豎巉巖。山果獼猴摘,池魚白鷺銜。仙書一兩卷,樹下讀喃喃。
習家池上草萋萋,流水成渠稻作畦。山簡不來游客散,居人猶唱白銅鞮。
碧澗濺濺繞竹林,欲從源水阻幽深。春風想有桃花樹,更有漁舟可訪尋。
心頭一線穿功課,煢煢藐孤廝守。雛鳳聲酸,繡鸞淚濺,血色一燈紅瘦。長生命縷,是針孔親抽,紬成句讀。十指成家,白藤書笈祝慈壽。阿儂今幸有母,問行年七十,蕭愿同否。畫荻灰寒,編蕓案破,辛苦一般嘗夠。春風進酒。笑老尚兒嬉,彩衣紉舊。小傳湖州,色絲縈卷首。
五年君一到,未是曳裾頻。曉發黎陽騎,宵探漳浦春。交游魏公子,懷抱楚騷人。好覓滄洲侶,相將采綠蘋。
二鳥來南國,文章五色奇。胡然滯遐舉,分飛殊路岐。夜歌聞白雪,春賞惜瓊枝。薦禰慚無力,空吟餞別詩。
羯鼓喧吳越,傷心國破時。雨闌花灑淚,煙苑柳顰眉。事去千年速,愁來一死遲。舊臣相吊后,寒月墮燕支。
久知喧寂兩空華,分別應緣一念邪。為問脫靴吟芍藥,何如煮茗對梅花。
池草艷春色,流芳復滿園。只應連夜雨,花落擁籬根。
百城何岧峣,儲清自太初。靜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清都閟寶箓,宮闕函丹書。真人拜玉庭,天帝手自除。寶蓋相參差,縹緲來空虛。我欲從之游,茲山遂慵疏。朝霞以為食,浮云以為車。此意靡堅決,西望空欷噓。君今定不凡,買山自菑畬。上方切層霄,伊蹊百步馀。瑤草破霧收,青精凌雨鋤。往往逢迎間,松喬曳云裾。為我語羨門,問訊今何如。
太山拔不動,流水激不回。萬古青天在,此心安可摧。
我本麋鹿性,出處安自然。金鑣非所慕,志在長林煙。得遠機阱地,食蘋飲清泉。呦鳴錫同類,甘以辭華軒。野兕出其側,暗蹂山前田。農家伺所害,乃知獸之愆。彼兕以計去,嘉禾歲芊芊。野人居山中,數畝事墾斸。慮為町疃場,指鹿乃兕屬。雖無擉刃心,見之惡且逐。鹿心素無機,淡與標枝閒。遁跡入幽谷,擇音遠人寰。尚為山中人,置疑齒頰間。
雙眉顰蹙四蹄翻,皂櫪無聲被不溫。憔悴難忘當日寵,悲鳴猶戀主人恩。強隨夜月登妝閣,愁逐秋風出塞垣。金埒玉樓遙騁望,幾多汗血幾啼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