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奠武成王樂章 迎俎酌獻
五齊絜,九牢碩。
梡橛循,罍斝滌。
進具物,揚鴻??。
和奏發,高靈寂。
虔告終,繁祉錫。
昭秩祀,永無易。
五齊絜,九牢碩。
梡橛循,罍斝滌。
進具物,揚鴻??。
和奏發,高靈寂。
虔告終,繁祉錫。
昭秩祀,永無易。
五種清酒潔凈,九頭牲畜肥碩。遵循禮器使用規范,洗凈酒器。進獻各種物品,宣揚偉大功績。和諧的奏樂響起,神靈安靜降臨。虔誠的祭祀結束,神靈賜予眾多福祉。明確這祭祀的等級,永遠不要更改。
五齊:古代的五種酒。
九牢:九頭祭祀用的牲畜,牢指祭祀用的犧牲。
梡橛:禮器,這里指遵循禮器使用規范。
罍斝:酒器,罍是大型盛酒器,斝是溫酒器。
鴻??:偉大的功績。
高靈:神靈。
虔告:虔誠地祭祀。
繁祉:眾多的福祉。
昭秩祀:明確祭祀的等級。
此詩為祭祀武成王時的樂章。武成王一般指姜太公,唐朝開元十九年,玄宗詔兩京諸州各置太公廟,以張良配饗,選古名將以備十哲。天寶六載,詔諸州武舉人上省,先謁太公廟。肅宗上元元年,尊太公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比。此詩應創作于祭祀武成王的儀式背景下,體現當時對武成王的尊崇和祭祀的隆重。
這首詩主旨是祭祀武成王,突出特點是語言莊重、儀式感強。它反映了當時官方祭祀活動的規范和對武成王的重視,在祭祀文學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樹頭三唱雞賓日,門外斜行雁寄書。十月江城霜霰薄,滿山林葉亂藍朱。
云作雙鬟雪作肌,天教分付與男兒。轉身拭淚銀河畔,別卻鴛機再不歸。
世猶存我輩,未可哭天崩。象理生乎震,河心峙以冰。治安羿浞足,禮樂鯪鬿興。遑恤從逢比,雨風泣二陵。
山高路已窮,倏爾逢蘭若。落日老僧閑,支頤古松下。緩步入禪庭,苔蒼但蕭灑。
石頑如我,我癡如石,偶爾相逢一笑。石兄怪我太溫文,我也怪、石兄孤傲。云根萬古,人生短暫,難得同留小黑。相依相契剎那間,便抵得、天荒地老。
數聲鵝管絳唇乾,撥火金爐夜向闌。孺子獨生伊洛想,仙娥曾共幔亭看。幾時天上來青鳥,何處風前聽紫鸞。最憶澄心堂里曲,小樓細雨十分寒。
去歲洛城東,公歸秉樞務。今日國門西,輤車行哭度。同此晚春節,依舊西山路。千古訣幽明,一年才旦暮。遠恨寄山川,馀哀慘云霧。平昔送公詩,何言歌薤露。
朱門長是隔煙蘿,之子由來意氣多。花下相尋時立馬,月中留燕每聞歌。牙簽萬卷兒能讀,白雪清篇手自和。為說明年春向暖,卻歸蓬闕更鳴珂。
未亡亡去竟何悲,腸斷坡公即世時。今日德山峰頂上,吞聲重作哭兄詩。
看花容易詠花難,自古何人立首班。東閣五言還水部,西湖一徑指孤山。度墻野月黃昏后,啄雪幽禽去住間。冷定識渠真面目,從茲桃李不須攀。
貞柔不失,大雅有容。昭回制作,文飾帝躬。敦凝厚龐,像或其侶。望之儼然,可愧薄鄙。
好事能將勝事傳,茶經都合水經箋。便因舌本青蓮法,重訂江心第一泉。
海內徒聞四五山,洞天長得并孱顏。凱之恰繼元公作,道氣曈昽紫翠間。
蹄輪終古繞秦川,冷落窺人缺復圓。吹笛帶光侵肺腑,飛霜無地著云煙。人當乞食逢初亂,事不酬心付曩緣。收拾淚痕支瘦骨,雞鳴應有向南鞭。
螢屏黯淡不成歡,粉壁昏燈夜已闌。欲住長安愁米貴,虛拋壯歲總心酸。年光容易催人老,塵世依然行路難。坐到三更無個事,隔窗斗覺朔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