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皇帝廟樂章 送神
奠獻已事,昏昕載分。
風搖雨散,靈衛絪缊。
龍駕帝服,已騰五云。
泮宮復閟,寂寞無聞。
奠獻已事,昏昕載分。
風搖雨散,靈衛絪缊。
龍駕帝服,已騰五云。
泮宮復閟,寂寞無聞。
祭奠奉獻之事已經結束,黃昏和黎明的時間已然分開。風聲如搖,雨意消散,神靈的護衛之氣繚繞。龍駕著車,皇帝的服飾,已升騰在五彩云霞之中。學宮又重新關閉,一片寂靜,毫無聲響。
奠獻:祭祀時獻上祭品。
昏昕:黃昏和黎明。
靈衛:神靈的護衛。
絪缊:形容云煙彌漫的樣子。
龍駕:指神靈乘坐的車。
五云:五彩云霞。
泮宮:學宮。
閟:關閉。
讓皇帝是李憲,他將太子之位讓給了弟弟李隆基。此詩是祭祀讓皇帝廟宇時演奏的送神樂章,創作于祭祀活動之時,當時社會相對穩定,祭祀活動是表達對逝者尊崇和緬懷的重要方式。
這首詩作為祭祀樂章,主旨在于送別神靈,體現祭祀的莊重。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肅穆。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祭祀文化和樂章創作的風格特點。
家計深行惻,朱顏亦固窮;
漸來應化石,遮莫但飛蓬!
寄托誠交道,支持仗女工。
可憐織箔手,不得到從戎!
大家潑一杓惡水,
洗滌如來凈邊垢。
垢盡眾生煩惱除,
狐貍便作師子吼。
劃波曾到西泠去,掠入綠痕難睡處。疏簟雜眠鷗,真成自在游。
如今佳興歇,悶過春三月。剛見摘蘭芽,山村又焙茶。
荍生隴畝間,離離雜奧草。朝花暈微霞,似妾顏色好。采置襟袖間,力薄忽已槁。色衰愛亦弛,捐棄在中道。傳語采芳人,厥初勉自保。
芍藥名將離,此花古有之。將花糅作羹,此意古未知。陽春二三月,送君當路歧。君如風中絮,妾如機上絲。機絲早朱黃,風絮無還期。烹盡將離花,當無腸斷時。
水色拖蒼玉,
槐陰墮綠云。
會心詩半屬,
得意酒微醺。
東觀岱岳,西引鳧墩。偃仰怙恃,有如子孫。
鳧墩之容,溫懿無弛。軫父之疴,歡揄鳧里。
白楊鏘鏘,矯若龍翔。仰天一呼,烈石飛霜。
實毒我父,寧知我股。?血濺濺,以瀹以釜。
父曰予瞢,啜此肴羹。殆其有廖,欻如已酲。
稚筍之薦,江魚之膳。昔聞太史,今茲匪謴。
荊蜀之鄉,爰有銅梁。篤是異人,刑我有邦。
連甍珠閣迷仙閬,
幾處星樓接絳河。
寶馬縱橫浮市照,
香塵撩亂夾春和。
番番留我殺雞多,
老齒如今不奈何。
本是年兇甘隔闊,
論情非為酒來過。
斷續江村踏月行,
誰家茅屋亂雞鳴。
歡呼童仆愁迷道,
時聽云林遠近聲。
白云西垂,罡風在耳。
東土悠遠,陵谷間之。
將子復來,桃熟為期。
世態秋云不可言,酒酣耽坐老僧禪。
細將往事從頭檢,只愛浮名到手先。
碌碌自憐蕉鹿夢,勞勞誰謝繭絲纏。
焚香剪燭空齋靜,讀盡南華內外篇。
生子凝,了官事。
愛客每傾蓋,傳家能象賢。
猶多嫌白眼,自不廢青氈。
吏隱如他日,郎潛遂幾年。
人琴俱已矣,情至一潸然。
隨地挑成薺菜羹,
只和淡水入瓶罌。
春風不負閑人腹,
贏得勾勾飽后行。
劫灰吟未了。正庾郎蕭瑟,江關秋老。寒枝夜烏繞。況相逢南雁,訴將懷抱。風煙坐嘯。滿奚囊、愁縑恨草。盻春回、節物關情,漫惜凍杯傾倒。
聞道。承平追溯,四印高齋,擘箋摛藻。音沉韻杳。黃壚畔、記曾到。話春明前事,荒駝殘陌,憑續夢余后稿。怕聽它、暮雨吳漚,斷腸苦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