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皇帝廟樂章 迎俎
祀盛體薦,禮協(xié)粢盛。
方周假廟,用魯純牲。
捧撤祗敬,擊拊和鳴。
受厘歸胙,既戒而平。
祀盛體薦,禮協(xié)粢盛。
方周假廟,用魯純牲。
捧撤祗敬,擊拊和鳴。
受厘歸胙,既戒而平。
祭祀時陳列豐盛的牲體,禮儀與祭祀用的谷物相配。如同周朝在臨時宗廟祭祀,采用魯國純色的祭牲。捧上祭品和撤下祭品都恭敬有加,敲擊樂器和諧共鳴。接受神靈的福佑,分享祭肉,人們警戒之后歸于平靜。
體薦:指祭祀時將牲體陳列于俎上。
粢盛(zī chéng):祭祀用的谷物。
假廟:臨時的宗廟。
純牲:純色的祭牲。
祗敬:恭敬。
擊拊:敲擊樂器。
受厘(xī):接受神靈的福佑。厘,通“禧”,福。
歸胙(zuò):分賜祭肉。
此詩為祭祀讓皇帝所創(chuàng)作的樂章。讓皇帝指李憲,他將太子之位讓給唐玄宗李隆基。祭祀活動往往是為了表達對逝者的尊崇、紀(jì)念,以及祈求神靈庇佑等,此詩創(chuàng)作于祭祀讓皇帝的特定儀式背景下。
這首詩主旨是用于祭祀讓皇帝,突出祭祀儀式的隆重和規(guī)范。其特點是語言莊重、風(fēng)格典雅,在文學(xué)史上反映了當(dāng)時祭祀文化和樂章創(chuàng)作的情況。
霜月滿樓人獨倚,商聲寂歷撩人耳。誰家玉笛來清夜,海思云情一時起。
憶昔曾登冀北臺,蕭颯天風(fēng)海上來。胡沙萬里黃云冷,邊風(fēng)四起鴻雁哀。
幾度行人折楊柳,幾處春聲起落梅。庾信樓中曾作賦,郭隗臺前空暮埃。
朅來歸臥溪邊石,萍蹤回首云泥隔。卜居空愧杜陵人,草玄誰過楊雄宅。
千山飛雪歲將闌,萬木含風(fēng)氣蕭索。郢曲遙傳寡和篇,相逢況是知音客。
此夜關(guān)山月正明,此時聞笛不勝情。砧杵千家搗寒素,玉宇無塵促漏聲。
誰為此曲堪凄切,無乃氣出與精列。調(diào)急能令山鬼愁,韻轉(zhuǎn)忽驚山石裂。
徘徊曲幾幾相思,搔首乾坤感鬢絲。搖落九歌悲宋玉,凄涼三弄憶桓伊。
今古豪華多迫蹙,勸君且盡杯中醁。何時橫笛溯天風(fēng),醉臥瀟湘煙雨淥。
湘江春曉水迢迢,十八梭船鎖畫橋。激石雪飛梁上鷺,驚濤聲徹海門潮。鴉洲漲起翻桃浪,鱷渚煙深濯柳條。一帶長虹三月好,風(fēng)光幾擬到層霄。
高植一株聳翠巒,侍郎手澤倚欄干。根深八月蟠祠古,葉毓雙旌度歲寒。棱影參差侵曲水,奇花多少映祠壇。游人若問科名事,為指芳林歸姓韓。
金山北枕起高峰,萬古凝蔭一棵松。矗矗凌云懸百尺,青青耐雪渡三冬。風(fēng)亭積翠飛層堞,虎石吹濤逐晚鐘。長峙海邦標(biāo)勁節(jié),滿林秋色入望濃。
鳳城郊外聳層臺,時雨霏霏渡水來。云鎖湘橋疑海市,煙迷筆嶺憶蓬萊。一天銀竹侵朱檻,八面檐花點碧苔。霽后山川多景色,老鴉洲上好徘徊。
古塔崢嶸鱷水頭,瀠洄院落好維舟。帆藏?zé)粲叭拢|系鐘聲五夜游。停棹不妨風(fēng)瑟瑟,開窗正愛浪悠悠。幾層磴道遙望處,一幅江城入畫秋。
輕舟渺渺逐清風(fēng),載向西來復(fù)向東。人立晴波秋水綠,葉飛遠浦晚霞紅。一溪爽籟韓潮闊,兩岸涼飆鱷渡空。自是祭文神妙處,于今歌詠在江中。
芳塘如鑒正清兮,漁筏隨風(fēng)看不迷。幾朵蘆花浮水凈,半竿山日落湖低。鷺飛磯上霜千點,魚織波心絹一溪。自有釣臺堪寄興,載將秋色過城西。
城北煙林閣幾層,琉璃座上看燃燈。一痕隱射青天靜,半點長隨白日凝。影雜晨星懸古剎,光分夜月掛崗陵。梵宮自是長明鏡,照徹韓潮萬象澄。
孤絕佗山碧海濱,
天花水月靜無塵。
客槎不載支機石,
為見閒游得度身。
前年風(fēng)雪中,送君還鄉(xiāng)里。
今年暮春天,別君鳳城里。
單車走滇南,中道靡所止。
東西感鴻飛,歲月驚馬齒。
舊時歡燕深,離索復(fù)于此。
他年再相見,須鬢可知矣。
努力供奉班,圭璋式朝士。
破驚濤一葉,看千里、陣圖開。正鐵鎖橫江,長旗樹壘,半壁塵埃。
秦淮。幾星燐火,錯驚疑、燈影舊樓臺。落日征帆黯黯,沈江戍鼓哀哀。
安排。多少清才。弓掛樹,字磨崖。甚繞雀寒枝,聞雞曉色,歲月無涯。
云埋。蔣山自碧,打空城、只有夜潮來。誰倚莫愁艇子,一川煙雨徘徊。
郎牽百丈上官塘,
客倚篷窗晚飯香。
黃口近前休賣眼,
船頭已入語兒鄉(xiāng)。
眾流成海,眾毛成毬。
一棚俊鶻,儒雅風(fēng)流。
石田無一事,坐地看揚州。
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百歲無離憂。繞床呼盧醒復(fù)醉,瞢騰不覺清商流。
向來思逐巫峽舟,君復(fù)垂翅歸齊丘。瀛臺荷花御溝柳,何時快作聯(lián)鑣游。
憶昔神仙邈相接,紫騮并剪三花鬣。同時卿相皆雁行,天人忽墮修羅劫。
回首刀砧夢猶怯,放臣意氣凌荊聶。大江白浪高于山,歌笑中流擲輕楫。
焦山古鼎龍鳥文,駮犖頗類王司勛。蒼松綠蘚光不分,結(jié)成縹渺空中云。
塵埋波滾不能沒,人間再出愁絪缊。江天安可無此君,玉堂綺席何足云。
一官再罷客常滿,長齋繡佛矜迂誕。秋夜?jié)u長日苦短,破除文字揮金碗。
忽睨蒼生肺肝熱,銀瓶欲上絲繩斷。古來賢達皆轉(zhuǎn)蓬,尼山片席何曾暖。
鮫人淚迸明月珠,可憐棄擲沈泥涂。海水直下深萬里,誰施鐵網(wǎng)求珊瑚。
朝來日射黃金鋪,鶴蓋成陰水接軫。空勞天上懸冰壺,吁嗟歸休乎大夫。
誓度眾生成佛果,
為現(xiàn)歌臺說法身。
孟旃不作吾道絕,
中原滾地皆胡塵。
溪女蓬鬟日召負,擔(dān)頭十指尚纖纖。路逢年少輕調(diào)笑,連袂清歌望酒簾。
狂夫一去動經(jīng)秋,日日祈神錦水頭。每下鳴機逢七夕,幾回腸斷為牽牛。
劍閣連云欲插天,人心險惡更堪憐。憑君寄謝臨邛女,又被風(fēng)吹過別弦。
薛濤墳畔盡桃花,猶憶新箋錦作霞。云雨竟隨巫峽散,空余明月落誰家。
小山攢翠清波繞,負郭都栽桑柘。漁蓑載酒,見竹籬燈火,居然村舍。更何論尚書綠野。捉鼻東山猶未免,笑吾儕、早結(jié)耆英社。但觴詠、共清夜。
客抱琴來深樹里,暮雀爭喧,煙景如畫。冰弦乍拂,似楚峽猿吟,秋風(fēng)葉下。正小雨竹窗清話。傳語諸君須少住,聽搗衣一曲多瀟灑。鼓琴者、莊生也。
我尚長沙客,君歸自五溪。放舟知有日,枉駕忽沖泥。少慰三年闊,重嗟千里睽。交情故如酎,薄飯不嫌齏。
幾日暄寒候,渾如到嶺南。岑岑無藥療,憒憒祇書耽。雨止隅仍漏,鳶飛潦政涵。君來得披豁,萬里散晴嵐。
往者贛州牧,與君鄉(xiāng)里儒。身俱上黃閣,官或伏青蒲。薦口寧虛啟,才名不可誣。下僚如處士,鯁論亦時須。
松門開羽景,花徑聽鸞笙。
紫氣雙龍直,青天一鶴橫。
嶺懸春樹杳,潮入暮江平。
況愜煙霞賞,芳尊共一傾。
金盤泣露向黃昏,漠漠東風(fēng)動畫幡。此去好歸天女手,再來莫作美人魂。
歌殘絳樹千聲怨,詩比紅兒百首冤。空抱琵琶彈別淚,傷心桃李總無言。
樓臺金粉黯模糊,如夢如煙日易晡。蘭蕙素心沉月露,芙蓉紅淚滿江湖。
高燒銀燭蟲聲急,翠掩重門燕影孤。夜半花神空嘆息,茫茫大化自榮枯。
勝絕觀心處,天風(fēng)萬壑聲。
石門干鏡入,云海一身輕。
出世悲時事,忘情念友生。
亂離兄弟恨,辜負十年盟。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