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歲避地至玉山詶韓司馬所贈
滄海疾風起,洪波駭恬鱗。
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
揮手謝秣陵,舉帆指甌閩。
安和風塵表,偶與瓊瑤親。
共悲行路難,況逢江南春。
故園忽如夢,返復知何辰。
曠野豺虎滿,深山蘭蕙新。
枉君灞陵什,廻首徒酸辛。
滄海疾風起,洪波駭恬鱗。
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
揮手謝秣陵,舉帆指甌閩。
安和風塵表,偶與瓊瑤親。
共悲行路難,況逢江南春。
故園忽如夢,返復知何辰。
曠野豺虎滿,深山蘭蕙新。
枉君灞陵什,廻首徒酸辛。
大海上猛烈的風刮起,洶涌的波浪讓安靜的魚兒驚恐。自己已經沒有濟世的緣分,甘愿做乘木筏漂流的人。揮手告別秣陵,揚起船帆指向甌閩。在風塵之外求得安寧,偶然得到你珍貴的贈詩。共同悲嘆行路艱難,何況又遇上江南的春天。故鄉忽然像夢一樣,不知何時能回去。曠野里滿是豺虎,深山中蘭蕙卻剛剛生長。你枉費心思贈我詩篇,回首往事徒增辛酸。
滄海:大海。
恬鱗:安靜的魚兒。
濟川分:濟世的緣分、能力。
乘桴人:指孔子說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這里表示避世。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甌閩:今浙江和福建一帶。
風塵表:指遠離塵世。
瓊瑤:美玉,這里指韓司馬的贈詩。
行路難:喻人生道路艱難。
灞陵什:指韓司馬的詩。灞陵,漢文帝陵寢所在地,這里借指詩作。
“庚子歲”可能是某個庚子年,當時社會動蕩不安,詩人為避戰亂來到玉山。韓司馬贈詩給他,他便寫下此詩回應。詩人在亂世中無法實現濟世抱負,只能選擇避世,內心充滿無奈和對故鄉的思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亂世中的避世之情和對故鄉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實,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文人的困境。
紅花半落燕于飛,
同客長安今獨歸。
一紙鄉書報兄弟,
還家羞著別時衣。
十二山晴花盡開,楚宮雙闕對陽臺。細腰爭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上來。
獵騎秋來在內稀,渚宮云雨濕龍衣。騰騰戰鼓動城闕,江畔射麋殊未歸。
十世為儒少子孫,
一生長負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
為報慈親休倚門。
賣藥修琴歸去遲,
山風吹盡桂花枝。
世間甲子須臾事,
逢著仙人莫看棋。
萬山秋雨水縈回,
紅葉多從紫閣來。
云冷竹齋禪衲薄,
已應飛錫過天臺。
金谷歌傳第一流,
鷓鴣清怨碧煙愁。
夜來省得曾聞處,
萬里月明湘水秋。
香銷云凝舊僧家,
僧剎殘燈壁半斜。
日暮松煙空漠漠,
秋風吹破妙蓮華。
云月有歸處,故山清洛南。
如何一花發,春夢遍江潭。
赤城云雪深,
山客負歸心。
昨夜西齋宿,
月明琪樹陰。
遙見江陰夜漁客,
因思京口釣魚時。
一潭明月萬株柳,
自去自來人不知。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云亦是崩。
一種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漢文陵。
東別茅峰北去秦,
梅仙書里說真人。
白頭主印青山下,
雖遇唐生不敢親。
蓮渚愁紅蕩碧波,吳娃齊唱采蓮歌。
橫塘一別已千里,蘆葦蕭蕭風雨多。
清露白云明月天,
與君齊棹木蘭船。
南湖風雨一相失,
夜泊橫塘心渺然。
寒陌陰風萬古悲,
儒冠相枕死秦時。
廟前亦有商山路,
不學老翁歌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