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極三首 望仙府
山鑿落兮眇嵚岑,云溶溶兮木棽棽。
中何有兮人不覩,遠欹差兮閟仙府。
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無由。
望不從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渾和。
思假足兮虎豹,超阻絕兮凌趠。
詣仙府兮從羽人,餌五靈兮保清真。
山鑿落兮眇嵚岑,云溶溶兮木棽棽。
中何有兮人不覩,遠欹差兮閟仙府。
彼仙府兮深且幽,望一至兮藐無由。
望不從兮知如何,心混混兮意渾和。
思假足兮虎豹,超阻絕兮凌趠。
詣仙府兮從羽人,餌五靈兮保清真。
山巒開鑿錯落啊顯得高遠險峻,云朵飄動彌漫啊樹木枝葉紛披。那山中藏著什么啊人們看不到,遠處高低不齊啊仙府深藏其中。那仙府啊深邃又幽靜,希望去一次啊卻毫無辦法。愿望不能實現啊不知怎么辦,內心迷茫啊思緒混沌。想借助虎豹的腳力,跨越阻礙隔絕啊凌空飛躍。到仙府去啊追隨仙人,服食五靈之藥啊保持純真本性。
鑿落:錯落不齊。眇嵚岑(qīn cén):高遠險峻的樣子。
溶溶:云朵飄動彌漫的樣子。棽棽(shēn shēn):形容樹木枝葉紛披。
欹差(qī cī):高低不齊。閟(bì):隱藏。
混混:迷茫、混沌的樣子。渾和:混沌、融合的狀態。
假足:借助腳力。凌趠(chuō):凌空飛躍。
羽人:仙人。餌:服食。五靈:傳說中的五種靈異之物。清真:純真本性。
盧仝生活在中唐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他一生淡泊名利,追求精神上的超脫。此詩可能創作于他隱居山林時,受道家思想影響,表達對仙境的向往和對世俗的超脫。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仙府的向往和對純真境界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奇幻的想象和神秘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體現了中唐時期文人對道家思想的推崇和對精神世界的探索。
南劍溪頭黯淡灘,
山城五月水聲寒。
凝香應更解懸榻,
席上鄭虔同此歡。
淮葉繽紛,江煙濃淡,別尊同倒寒暉。未逢春信,霜露惹征衣。
往事元無是處,無須待、回首知非。春鵑語,從來勸我,常道不如歸。
家山,何處近,江樓簾棟,夕卷朝飛。問西江筍蕨,何似鱸肥。
且置華胥舊夢,忘言處、千古同時。君知我,平生心事,相契古來稀。
鐘山昔游眺,蒼翠莫崚嶒。不睹騎鯨像,空瞻下馬陵。
斯文今墮地,夫子獨傳燈。剩欲摳衣問,嗟予病未能。
趙子老巖壑,壯心輕世儒。曾無一湔祓,但看百喑嗚。
已作山頭雀,誰憐屋上烏。知公主清議,試與一噓枯。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將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勛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云。
同在風塵先息機,皋比丟卻理荷衣。
風高彭澤知公逸,夢久邯鄲愧我非。
漠漠水田香稻熟,清清池館落花飛。
家傳真一須多釀,留待游人十月歸。
西風一奏近聞韶,丹鳳將雛下九霄。
忽憶山川纏錦繡,又傳歌吹雜芻蕘。
扶攜共醉瑤池日,鼓舞同升玉帝朝。
一等壺中人不老,下方鵬鴳亦逍遙。
華夷一統,萬國來同。
獻方物,修庭貢。遠慕皇風。
自南自北自西自東。望天宮。佳氣郁重重。
四靈畢至,麟鳳龜龍。
流水橋邊楊柳樹。淺綠輕黃,掩映清涼寺。一片春光藏不住。杏花殘月梨花雨。
客子閑愁推未去。兩屐芳泥,來覓題詩處。槐火石泉茶有味。夢中記得三生語。
一星星火紅猶在,更闌空館才覺。甚地勾欄,那條京瓦,喑嗚腷脯。墻根市角。風遞到、一城郭索。終不然、啼蛄吊月,或是夜絲絡。
此際無衣子,冷巷閑坊,睡何曾著。敲時和夢,似徐拋、零星珠雹。陡觸霜威,愁殺是、此身寒薄。砉崩騰,柝聲四起山月落。
蘆生漫漫竟天半。
林泉隨處境幽幽,
爭奈浮生不暇游。
日日杖藜歸去晚,
野心端被白云留。
湖頭風雨夜回船,
細語如絲水拍天。
不信別來春又暮,
花期酒約兩茫然。
摹杜師韓我未能,
獨將詞筆傲金陵。
一從賦罷南樓令,
兀兀臺城不再登。
汲汲光陰顧景來,閑階小立意徘徊。
始知成碧看朱誤,何待香消酒醒回。
強札未為游客惜,盛時曾向眾芳哀。
相逢此日猶如此,浪費馱金走馬才。
五年消受晚花香,蹇子相于畫錦堂。
每對琴尊懷北海,早知金王重元方。
龍荒謫宦依騷雅,鳀國詞人奉霸王。
凄絕恒心園里客,吟箋飛度萬羊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