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梓州登樓二首 一
行路難如此,登樓望欲迷。
身無卻少壯,跡有但羇棲。
江水流城郭,春風入鼓鞞。
雙雙新燕子,依舊已銜泥。
行路難如此,登樓望欲迷。
身無卻少壯,跡有但羇棲。
江水流城郭,春風入鼓鞞。
雙雙新燕子,依舊已銜泥。
人生的道路如此艱難,登上高樓遠望,眼前一片迷茫。自己已不再年輕,一生只是漂泊羈旅。江水繞著城郭流淌,春風卷入軍中戰(zhàn)鼓。一雙雙新來的燕子,依舊忙著銜泥筑巢。
卻少壯:即不再年少。
羇棲:漂泊寄居。
鼓鞞:戰(zhàn)鼓。
此詩創(chuàng)作于安史之亂后,當時社會動蕩不安。杜甫漂泊到梓州,目睹社會的混亂和自身的漂泊處境,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fā)詩人對人生艱難和社會動蕩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杜甫詩歌關注社會現(xiàn)實、情感深沉的風格特點。
早擢儒科秀,旋驅仕路榮。平反東廣幕,撫字桂陽城。選調方優(yōu)脫,朝階自坦行。如何中道處,遽爾輟千旌。
亂黨浮言冒古多,豈知漢法有同科。分明重訂髡鉗律,城旦于今載道過。
色欺鶴頂與雞冠,垂向枝頭露尚寒。山鳥飛來休恣啄,遐方未貢到長安。
朵朵秋光照角巾,桃開多為白頭人。紅緋白碧持相媚,不使黃花不見春。
我遷海康,實編于民。少而躬耕,老復其真。乘流得坎,不問所因。愿以所知,施及斯人。我行四方,稻麥黍稷。果蔬蒲荷,百種咸植。糞溉耘籽,乃后有穡。爾獨何為,開口而食。掇拾于川,搜捕于陸。俯鞠婦子,仰薦昭穆。閩乘其偷,載耒逐逐。計無百年,謀止信宿。我歸無時,視汝長久。孰為沮溺,風雨相耦。筑室東皋,取足南畝。后稷為烈,夫豈一手。斫木陶土,器則不匱。績麻繅繭,衣則可冀。藥餌具前,病安得至。坐而告窮,相視徒愧。莫為之先,冥不謂鄙。一夫前行,百夫具履。以為不信,出視同軌。期爾十年,風變而美。
朝來江渚鑿冰痕,獻罷隨登七貴門。幾處豆羹尊鮒鮇,誰家玉食厭羔豚。霜腴入鼎愁仍解,雪乳浮杯淡不繁。撫事獨傷千古意,重卿今卻貴魚飧。
吾郡佳山水,羅浮久著名。笛吹黃道仲,洞隱葛先生。瀑布懸崖瀉,松笙入夜鳴。何遲賦歸去,采藥養(yǎng)頹齡。
風來云驟展。正姮娥妝成,萬家同盼。露影彌天,似羽衣肌骨,暗滋珠汗。臼杵身邊,記舊日裴航親見。此夕秋佳,丹桂陰圓,碧梧人倦。天上年時能按。問羿藥初嘗,骨凡誰換。碧海青天,料掉頭塵世,素心凄斷。人喜團圞,爭解得霜嫠幽怨。競把嬋娟,共影良宵怕短。
碧云開,紅日麗,宮柳碎繁影。猶記朝回,馬兀夢頻醒。天教一舸江湖,數(shù)椽澗壑,漸擺脫、世間塵境。已深省。添買竹塢千畦,荷漪兩三頃。鶴引禽伸,日月嶠壺永。不須甕里思量,隙中馳騖,也莫管、玉關風景。
袖手云溪畔。看人間、紛紛饑烏腐鼠,觸蠻交戰(zhàn)。便得金魚垂玉帶,多少雌黃點勘。算此語、必非河漢。直自彈冠班八座,更青春、數(shù)到期頤算。一段玉,無纖玷。公難學處尤堪羨。全似□、泠泠秋水,體清形健。袞處從來高一著,那肯隨人腳轉。要須是、常見乾坤清晏。天意未教公猛去,要都俞、了卻從公便。歌壽斝,朱簾卷。
涼蟾不敵旱云紅,慘澹金波赤坂中。密樹無緣邀少女,崇臺何處覓雄風?桔槔競較高低畝,杼軸哀歌大小東。誰遣流螢助流火?騰騰張焰故燒空。
故人昔別還相見,異縣新秋復遠違。百里放船將出峽,十年對酒共沾衣。云生絕澗魚龍出,月落荒江鸛鶴飛。有弟飄零定相覓,為言憔悴幾時歸。
斫斷老葛藤,打破狐窠窟。豹披霧而變文,龍乘雷而換骨。咄,起滅紛紛是何物。
長風永夜攪青冥,曉起寒光亂眼凝。回旋舞空端入畫,飄蕭著水自成冰。松篁被練三千士,岡阜瑤臺十二層。茆舍倍添薪火費,只因無事讀書燈。
種千畝木奴。不如一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