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弟二首 一
喪亂聞吾弟,饑寒傍濟州。
人稀吾不到,兵在見何由。
憶昨狂催走,無時病去憂。
即今千種恨,惟共水東流。
喪亂聞吾弟,饑寒傍濟州。
人稀吾不到,兵在見何由。
憶昨狂催走,無時病去憂。
即今千種恨,惟共水東流。
在這戰亂時期聽聞弟弟的消息,他饑寒交迫地在濟州附近。那里人少我無法前往,又有戰亂怎么能見到他呢。回憶起往昔瘋狂地催著趕路,無時無刻不擔憂著他的病痛。如今心中有千般悔恨,只能和江水一起向東流去。
喪亂:指戰亂。
傍:靠近。
濟州:地名。
憶昨:回憶往昔。
此詩創作于戰亂時期,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詩人聽聞弟弟饑寒交迫在濟州,因戰亂阻隔無法相見,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弟弟的思念與牽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展現了杜甫詩歌關注親人、反映社會現實的一面。
莊蹻牂柯楚地,博望乘槎漢年。一壑云濤洚洞,兩岸石磴勾連。樹鋒夕聲靈籟,草際朝嵐暮煙。倦策蕭蕭羸馬,愁看站站飛鳶。
人生難得惟歲月,過去韶華已陳跡。小園地占城南隅,天與吾曹占麗澤。客秋共醉菊花杯,東籬錯認淵明宅。酣歌狂笑樂陶陶,社名遂假陶為額。吾江名閥推峨眉,叔重文章亦宗伯。東山品格尚清高,芙蓉江上今元白。主盟況有賢令尹,載道歡歌遍蒼赤。能文能武公瑾才,師干更早揚鷹翮。馀子矯矯銳莫當,奮勇都能連奪席。或則健筆九鼎扛,石破天驚具魄力。或則著述富等身,棗梨壽世珍刊刻。少壯咸具芳蘭姿,耆年尤顯蒼松格。鯫生小隱長江濱,慚愧荒蕪鮮實獲。折簡四出邀名流,鴻騫鳳翥集賓客。吾生行樂當及時,彈指光陰不過百。填胸塊壘不能平,除卻詩酒難消釋。此間況近古漫園,昔賢觴詠無虛夕。竹林古墓蕪一隅,歷劫浮屠聳千尺。吾儕憑吊恣流連,表章古跡誰之責。濡毫漫賦開場篇,無才莫笑難為役。
破頭山前,三辭詔旨。教壞小兒,賣弄唇嘴。無端又上牛頭山,更與懶融說道理。
各人光霽各人分,豈有濂溪不是君。一派此傳真日妙,百年吾道本該聞。有圈自古含無極,一靜人間息萬紛。肯許香風同碧洞,白頭終歲嚼蘭薰。
寂寂江南采石磯,憑高一望思依依。潮回捉月人何去,煙冷凌風客不歸。帆掛天門看縹緲,樹迷京口故霏微。閒情莫向空亭問,妒殺蛾眉幾夕暉。
武帳鳴飆秋氣高,元戎扶醉較龍韜。誰家綠樹朱門寂,不聽山呼聽百勞。
圣朝應勿闕,斯道與斯文。清磬憑誰擊,名香豈易焚。寒星人外見,天梵靜中聞。縱得常如此,沙鷗已失群。
今日靜悄悄,昨日鬧啾啾。風定花猶落,山更幽。
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給事中。華國高文推大手,回天讜論罄孤忠。晨班玉筍人何在,夜賜金蓮事已空。惆悵故園招隱地,唯馀猿鶴怨西風。
板輿遙向帝都回,遠送于南彩鹢開。秋月上弦滄海外,西風行部峽山來。雁行比翼排霄漢,菊蕊延年入壽杯。白首狂歌杜陵老,題詩唯羨達夫才。
波暖塵香,正嫩日輕陰,搖蕩清晝。幾日新晴,初展綺枰紋繡。年少忍負韶華,盡占斷、艷歌芳酒。看翠簾、蝶舞蜂喧,催趁禁煙時候。杏腮紅透梅鈿皺。燕將歸、海棠廝句。尋芳較晚,東風約、還在劉郎后。憑問柳陌舊鶯,人比似、垂楊誰瘦。倚畫闌無語,春恨遠、頻回首。
窈窕臨風林黛玉,猖狂痛哭賈長沙。癡男怨女此心死,碧海青天何處家。若問渠儂多少恨,數完庭樹墮飄花。一聲你好香消后,別院笙簫月影斜。絕世深情林黛玉,終身痛哭賈長沙。癡男怨女此心死,碧海青天何處家。枕上姑娘剛掩淚,簾前鸚鵡便呼茶。一聲你好誰聽得,慘透才人筆底花。深沉豁達又溫文,靦腆凝妝作替人。兒女閨中歸蕩子,英雄天下老陪臣。飛來赤幟登時計,嘔盡春心永夜魂。是我誤他人誤我,更將何以對癡顰。我禁斯園惟串戲,鳥能串戲亦拘籠。分明譏我籠中鳥,豈是人非肚里蟲。薔字劃多衣被雨,情天氣大口生風。本來相得還相罵,更有誰何在眼中。
繚墻重院,時聞有、啼鶯到。繡被掩馀寒,畫幕明新曉。朱檻連空闊,飛絮無多少。徑莎平,池水渺。日長風靜,花影閑相照。塵香拂馬,逢謝女、城南道。秀艷過施粉,多媚生輕笑。斗色鮮衣薄,碾玉雙蟬小。歡難偶,春過了。琵琶流怨,都入相思調。
彭祖嶺頭春草生,逍遙洞口暮煙橫。分明半幅著色畫,何許黃鸝聞一聲。青蓮山下玉泉寒,蒼耳香中養白鷴。浪說來仙天地外,桃花流水只人間。
披拂桃花風,獨往孤云意。山中久忘言,寄客無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