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雜詩二十首 六
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jié)歸。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fā)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疎鳥獸稀。
那聞往來戍,恨解鄴城圍。
城上胡笳奏,山邊漢節(jié)歸。
防河赴滄海,奉詔發(fā)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疎鳥獸稀。
那聞往來戍,恨解鄴城圍。
城樓上胡笳聲聲奏響,山邊使者手持漢節(jié)歸來。為防吐蕃,軍隊奔赴滄海;奉皇帝詔令,從金微山出發(fā)。士兵們辛苦勞作,身形黝黑;旌旗稀疏,周邊鳥獸稀少。哪里能想到往來的戍卒,遺憾于鄴城之圍被解。
胡笳:古代管樂器,流行于塞北、西域一帶。
漢節(jié):漢朝使臣所持的符節(jié),這里指唐使。
防河:防御黃河,防止吐蕃入侵。
滄海:這里指東邊的大海,代指東方邊境。
金微:山名,即阿爾泰山,這里泛指西北邊疆。
形骸黑:指士兵因勞作、風吹日曬而身形黝黑。
旌疏:旌旗稀疏,指軍隊規(guī)模不大。
往來戍:指往來的戍卒。
恨解鄴城圍:乾元二年(759 年)三月,九節(jié)度之師潰于鄴城,這里表達對鄴城之圍被解(實際是潰敗)的遺憾。
此詩是杜甫于乾元二年(759 年)秋寓居秦州時所作。當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吐蕃也不斷侵擾邊境,唐王朝面臨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杜甫在秦州關(guān)注著局勢,寫下這組雜詩表達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邊塞戰(zhàn)爭狀況和士兵生活,突出特點是通過典型意象和場景描寫展現(xiàn)戰(zhàn)爭的艱苦和局勢的復雜。在文學史上,它是杜甫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之一,體現(xiàn)了他對社會現(xiàn)實的深刻關(guān)注。
高門連曲沼,上有泮宮臺。
芹藻莽不復,菰蒲弄風埃。
靈光突其右,荒穢良可哀。
兩阜爪距地,驅(qū)車儼臨淮。
雞蟲爭得失,擾擾胡為哉。
何如袖春服,行歌與時偕。
我來晞白發(fā),歸詠同此懷。
柴桑志童冠,寤寐須偕來。
酌逵洗逸盼,雅趣孰此偕。
步雩習風腋,自覺聰明開。
亭下雙來綠玉虬,岷嶓萬里會吳頭。
江穿南北天心過,漢接東西地脈流。
水上龍爭方一夢,山中鵲起已千秋。
張劉精爽知何在,安得同來賦遠游。
轉(zhuǎn)路便幽深,曾來不用尋。
寺依仙石腳,僧識老巖心。
是處鬼無墓,此山松自林。
滔滔未涯事,分付一蟬吟。
彩旗蔽野南風香,歡門遮馬東路長。黃童白叟百拜酒,鸞棲主人今日行。
憶昔焦氛漲天赤,手挽龍津力輸滌。簿領(lǐng)為職關(guān)系重,儒術(shù)飾吏經(jīng)綸密。
學校一新衿佩來,市井再復圖畫開。男耕女織各按堵,山居海藏皆熙臺。
口不言功心自諭,三年任滿留不住。我窮欲餞惟有心,一詩收拾行碑語。
如之何說見事明,自有夜月光山亭。如之何說律已清,亦有秋水鋪長汀。
留此賢勞書縣譜,攜此聲名步云去。君不見政事堂中李參伯,即是當年長社簿。
直放而為橫出之勁兮,瘦吐而為淡佇之馨。
羌寂寞以自韻兮,而萬里其流聲。
風霜之表神與交兮,明月在天水在下。
耿耿于其閑兮,于以觀我生之清明。
遠游同是客,執(zhí)別兩情牽。
天地愁眉破,山林歸夢圓。
西行迷蜀道,北望黯淮邊。
馬上封侯事,相期在少年。
方庵居士死,歸骨白云根。
霜暑三年別,風流萬古存。
月梁空夜夢,宿草長春痕。
松底幽蘭發(fā),清香是夢魂。
主靜觀心妙,耽奇發(fā)興長。
蘭邊招翡翠,梧下待鸞凰。
天地東風綠,江湖西日黃。
靈修猶浩蕩,誰與玩瓊芳。
嶺外分攜處,離觴話遠途。
黃花看不足,寒雁去何孤。
農(nóng)圃非吾業(yè),衣冠本世儒。
應當重行止,無使世氛污。
幾多風月費招邀,傳舍侵尋一載僑。
客久夢魂安澹泊,歲殘老態(tài)厭喧囂。
晴空雪片飄梅瓣,冷地春光上柳條。
世事每從兒戲過,門前歌舞又元霄。
煮茗評詩歲月深,堂堂遺像篆煙沉。
數(shù)間老屋關(guān)興廢,一段清名無古今。
碑斷亂云封字腳,井昏落葉覆泉心。
斜陽影里夷猶處,仰止高風不敢吟。
腳力猶支一里閑,得閑便不記艱難。
可人本色山林屋,避世珍羞芋栗盤。
來往任教詩眼熱,笑談能化老身寒。
感懷棠棣詩章在,試把絲桐檃括彈。
春來日日雪滿山,雪晴初放春風還。
高人佳處獨先得,挼藍新漲溪一灣。
垂楊隔岸竹隔水,梅花飛香莎草斑。
市聲咫尺自辟易,天景呈發(fā)無留慳。
何須學徐生東泛海,也休問老子西入關(guān)。
手招鴻鵠碧云遠,耳狎雞犬白日閑。
雨畦灌蔬翠鼎鼎,春槽壓酒紅潺潺。
可以仙吾氣,可以童吾顏。
可以平步騷吾吟,免著蠟屐窮躋攀。
可以曠視舞吾醉,安用長袖妍弓彎。
乾坤雖大此輒少,媿我衰老非其班。
投我之轄下我榻,便欲援我起塵寰。
攜持雅道歸破屋,分與松菊盟長跧。
君如不能棄我去,倘可畫我浮邱洪崖間。
行路易,行路易,方寸中閑是天地。
詩書能生萬里翼,一出門外風云起。
彼水馬兒如江河,彼醯雞輩知甕耳。
汝今此行有足行,我為之喜非徒喜。
先生在前充安公,后學在側(cè)太初子。
如舟順流帆佐使,如轅欲南車有指。
有文舉表人已羨,入夫子門誰敢議。
機會來時非偶然,功名發(fā)軔斯可矣。
豈知我,猶望汝,謙以養(yǎng)高勿自高,虛以求是勿自是。
覓慈湖,拜象山,不見了翁愧程氏。
終為巍巍大儒宗,可是錄錄常流士。
自顧衰景薄下舂,聊寫苦語累行李。
行路易,行路易,易處有難從此始,試深思之有余味。
可人忽相訪,恰恰應鐙花。
古話達時樣,霜毛感歲華。
雨中書枕榻,山下菜羹家。
一笑君聽取,歸期待白鴉。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