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夕涼風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節度使李二十尚書
裊裊簷樹動,好風西南來。紅缸霏微滅,碧幌飄飖開。
披襟有余涼,拂簟無纖埃。但喜煩暑退,不惜光陰催。
河秋稍清淺,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臥,體適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繞樓臺。雖非滄溟阻,難見如蓬萊。
蟬迎節又換,雁送書未回。君位日寵重,我年日摧頹。
無因風月下,一舉平生杯。
裊裊簷樹動,好風西南來。紅缸霏微滅,碧幌飄飖開。
披襟有余涼,拂簟無纖埃。但喜煩暑退,不惜光陰催。
河秋稍清淺,月午方裴回。或行或坐臥,體適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繞樓臺。雖非滄溟阻,難見如蓬萊。
蟬迎節又換,雁送書未回。君位日寵重,我年日摧頹。
無因風月下,一舉平生杯。
屋檐下的樹木裊裊搖動,涼爽的西南風輕輕吹來。紅色的燈焰漸漸熄滅,綠色的窗簾隨風飄擺。敞開衣襟滿是清涼,拂去竹席沒有一點塵埃。只高興煩熱暑氣消退,不在意時光匆匆流邁。秋天的河水漸漸清淺,月到中天正徘徊。時而行走時而坐臥,身體舒適心情悠哉。美人(友人)在浚都,旌旗環繞著樓臺。雖然沒有滄海阻隔,相見卻難如到蓬萊。蟬迎來節氣變換,雁傳書信未回來。您的地位日益尊寵,我的年紀日益衰邁。沒有機會在風清月朗下,一起舉杯暢飲抒心懷。
裊裊:搖曳貌。
紅缸:指燈。霏微:朦朧、隱約。
碧幌:綠色的窗簾。飄飖:飄動。
披襟:敞開衣襟。
拂簟:拂去竹席上的灰塵。纖埃:微塵。
裴回:同“徘徊”。
浚都:指汴州。
滄溟:大海。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此詩創作于立秋時節。當時詩人感受到立秋涼風帶來的暑氣消退,聯想到身處汴州的友人李二十尚書。詩人與友人分隔兩地,隨著時間推移,友人地位漸高,自己卻日漸衰老,由此觸發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立秋之景抒發對友人的思念和自身的感慨。特點是景中含情,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實心境。
何人依玉樹,有客隱金華。老覺身為累,時勞夢到家。且騎山簡馬,誰識子陽蛙。日暮秋風起,飛塵滿畫叉。
居士園門甚處開,傍城猶未著樓臺。門前湖水三千尺,引得沙鷗亦肯來。旋開斜港放船出,更著小亭臨水看。軟紅塵里江山景,便著丹青畫亦難。東家西家翁媼說,白洋湖自有多年。何曾識見江鷗至,消得主人詩興顛。朝陽鳴鳳國之祥,瑞事吾家鷗鷺行。最愛幾聲煙外響,和他漁艇獨敲榔。十五年前過揚子,爾輩出沒波濤中。爭知今日得共住,急喚酒來澆晚風。不因他處食無魚,來慰先生索寞居。走筆贈詩君莫笑,從游此是最相于。
日長假寐圖書府,夢見揮毫寫竹枝。三月都無鴻雁信,九霄如睹鳳凰儀。空憐意愜關飛動,亦擬詩成寄別離。淇水湘川渺南北,清風翹首已多時。
東吳初建國,四海此來同。地跨六朝盛,江連三輔雄。玉墀留夜月,金殿鎖春風。正睹周基茂,千齡詠鎬豐。
湖邊芳草白凄凄,煙鎖六橋水拍堤。千古風流人不見,鶯聲恰恰為誰啼。
去秋客舊吳,今春投故越。淚逐東歸水,心掛西斜月。未應歲貶顏,直以憂殘發。
輝輝星斗露華涼,濟濟衣冠祀素王。六佾舞行分左右,大晟樂韻協宮商。明時共說儒風盛,此夜尤看禮數詳。一自文翁興學后,至今弦誦自洋洋。
若為袪得古今愁,金紫榮身脫便休。世事清朝多稷契,天容遁野有巢由。從夸大隱官猶戀,倘遇東林酒亦留。伯氏黃冠雖不惡,總緣人棄覓滄洲。
惠泉甘韻宿沾濡,分教應期雪俗污。夢里云龍辭海子,筆端風月傍鄱湖。鐘聲恬處看芹雨,書課忙邊墮日烏。后進有依親有養,錦囊閒煞舊奚奴。
平生未省為人忙,貧賤安閑氣味長。粗免趨時頭似葆,稍能忍事腹如囊。簡書見迫身今老,尊酒聞呼首一昂。欲挹天河聊自洗,塵埃滿面鬢眉黃。
花下悠游笑語融,有人惆悵不能同。雖然來信多酸味,猶勝阿奴用火攻。
門前易水路,下馬漢陽人。野寺天晴雪,他鄉日暮春。相逢一尊酒,久別滿衣塵。不憚王程急,應憐伏枕身。
靈草生何許,風泉古澗傍。褰裳勤采擷,枝箸嚏芳香。冷入玄根閟,春歸翠穎長。遙知拈起處,全體露其常。
群象倡明茂,四氣適清和。凌晨將投禮,首宿事奢摩。閃若太陽來,朗耀周九阿。諸天從帝釋,旌拂紛婀娜。修羅戢怨刃,波旬解障魔。馥郁旃檀樹,彪炳珊瑚柯。醍醐釀甘露,徐挾神飆過。千葉青芙蓉,一一凌紫波。流鈴相間發,寶座郁嵯峨。上有慈悲父,金頂秀青螺。端嚴八十相,妙好一何多。微吐柔細音,雍如鳴鳳歌。惠澤徹無間,哀響遍婆娑。密跡中踴躍,大士亦隗俄。獨解舍利子,回心乾闥婆。靈花散優缽,智果結庵羅。法鼓撞震方,慧燈導恒河。方廣距由旬,成違僅剎那。冥心歸真諦,毋使嘆蹉跎。
遙思碧桃塢,重荒太乙池。萬松寒匝地,炎日遠辭枝。石冷多妨臥,云生半濕衣。香風時一到,疑是白蓮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