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陪李尚書李中丞過鄭監湖亭泛舟
海內文章伯,湖邊意緒多。
玉尊移晚興,桂楫帶酣歌。
春日繁魚鳥,江天足芰荷。
鄭莊賓客地,衰白遠來過。
海內文章伯,湖邊意緒多。
玉尊移晚興,桂楫帶酣歌。
春日繁魚鳥,江天足芰荷。
鄭莊賓客地,衰白遠來過。
您是天下聞名的文章大家,在湖邊思緒萬千。手持玉杯,趁著傍晚興致正濃;劃著桂木船槳,伴著酣暢歌聲。春日里魚鳥繁多,江面上菱角荷花遍布。這里是鄭莊接待賓客的地方,我這衰老之人從遠方趕來。
文章伯:文壇領袖。
玉尊:玉制的酒器,這里泛指精美的酒杯。
桂楫:桂木做的船槳,也泛指船。
芰荷:菱角與荷花。
鄭莊:西漢鄭當時,以好客著稱,這里借指鄭監。
此詩創作于杜甫暮年。當時杜甫在夔州,李尚書、李中丞與杜甫一同拜訪鄭監,在湖亭泛舟游玩。此時杜甫年老體衰,但仍參與這樣的文人聚會。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友人的聚會。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既有對自然美景的描繪,又有對自身境遇的感慨。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杜甫晚年詩歌創作依然情感豐富、技巧嫻熟。
明月珠含錦鷓鴣,丹砂肝膽向金烏。世間草木有如此,堪付徐熙入畫圖。
西風吹白水,日暮動寒威。野帳收旗盡,奚兒飲馬歸。梢梢聞鳥過,慘慘見云飛。夜黑多豺虎,荒村定敢依。
扁舟去且住,長帆尚殘曛。攬衣盻徘徊,澄抱謝囂紛。微風吹白波,落日生紅云。悠然望故都,況乃懷明君。斷霞遞飛鴻,寒光亂滄雯。慷慨激危歌,馀響生氛氳。白首猶束書,青萍空綠文。新月滿東樓,孤音誰為聞。
主人呼酒入花間,野客方舟向柳灣。瀟散正多天與健,昂藏休盡鶴同寒。
銀山如畫畫應難,琪樹瓊枝玉作壇。自是東風太狼藉,天花吹落白云端。
伊昔沾嘉惠,出入承明宮。游息萬年下,經過九龍中。越鳥憎北樹,胡馬畏南風。愿言反漁蓨,津梁肯見通。
二雛孩笑日,三婦麗華時。不少閨庭樂,猶深歲序悲。英豪難首事,幽獨易先知。學易何曾晚,吾將自得師。
氣節昂斯世,先生千載人。可憐成白首,猶只到朱輪。芧取群狙怒,雪逢越犬狺。方離羅織辱,身世已成塵。歐蘇喚不起,文印屬秋崖。大雅非常調,正音不類俳。寒江濯文思,明月鏤吟懷。傳業有楊晏,遺書冢墓埋。昔年經盼目,此日罷從游。尤許為上足,敢令出一頭。圣涯窺浩蕩,學海探深幽。一瓣南豐后,他師不復求。
前月曾過一探看,不須為患我曾歡。昨朝更得傳來信,今日兼知起復餐。手足于人兄弟似,功名當世水云觀。秪應調養能強步,莫恨年來行路難。
負郭久無田,幽居僅數椽。綠尊堪累月,青鏡不藏年。客至漁樵半,狂來笑語偏。周颙有猿鶴,尚在北山顛。
一炮一旗山海路,一炮二旗石門沖。一炮三旗臺頭警,一炮四旗燕河攻。二炮一旗太平路,二炮二旗是喜峰。二炮三旗松棚路,二炮四旗馬蘭中。三炮一旗墻子嶺,三炮二旗曹家烽。三炮三旗古北口,三炮四旗石塘沖。千賊以上是大舉,百里以外即傳烽。賊近墻加黑號帶,夜晚添個大燈籠。若是夜間旗不見,火池照數代旗紅。賊若潰墻進口里,仍依百里號相同。九百以下是零賊,止傳本協各成功。單用炮聲分四路,不用旗火混匆匆。山海大墻皆一炮,石門喜曹二炮從。臺頭松古三炮定,四炮燕馬石塘烽。零賊東西一時犯,兩頭炮到一墩重。該墩停炮分頭說,東接西來西接東。但凡接炮聽上首,炮后梆響接如風。炮數梆聲聽的確,日旗夜火辨分明。
萬里黃萱好,風煙接路傍。跡疏雖異域,心密竟中央。染練成初色,移瓶得細香。客愁無路遣,始為看花忘。
一只蘭舟幾日湖,同心暗結事難圖。比來西子應無主,何處羅敷自有夫。沙暖燕歸春閣早,醉馀人別暮橋孤。年年只解看花到,草色今朝獨吊蘇。
一別叢臺隔兩秋,漂零身世海東頭。傷心往事俱流水,屈指當年幾舊游。投贈我慚青玉案,索居誰問黑貂裘。此時廣武城邊月,正好同君大白浮。
河南百州縣,七郡所分治。前歲農事缺,旱澇始復繼。衣食既無資,民生曷繇遂。顧予位民上,日夕懷憂愧。爾有敦厚資,其性勤撫字。徙者必輯綏,饑者必賑濟。咨詢必周歷,毋憚躬勞棨。虛文徒瑣碎,所至皆實惠。勉旃罄乃誠,庶用副予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