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 一
四鎮富精銳,摧鋒皆絕倫。
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老馬夜知道,蒼鷹饑著人。
臨危經久戰,用急始如神。
四鎮富精銳,摧鋒皆絕倫。
還聞獻士卒,足以靜風塵。
老馬夜知道,蒼鷹饑著人。
臨危經久戰,用急始如神。
安西四鎮的軍隊裝備精良、士兵精銳,沖鋒陷陣的能力舉世無雙。又聽說他們進獻士卒,這些兵力足以平定戰亂。就像識途的老馬在夜里也能辨明道路,饑餓的蒼鷹會緊緊跟隨人。這些軍隊面臨危險久經戰斗,在緊急時刻用兵如神。
四鎮:指安西四鎮,唐朝在西域的軍事重鎮。
摧鋒:沖鋒陷陣。絕倫:無與倫比。
靜風塵:平定戰亂。
老馬夜知道:老馬在夜間也能認識道路,比喻經驗豐富。
蒼鷹饑著人:饑餓的蒼鷹會緊緊依附人,形容士兵的勇猛和斗志。
此詩創作于安史之亂時期。當時唐朝局勢危急,安西軍隊奉調赴關中平亂。詩人目睹軍隊的精銳,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安西軍隊的精銳善戰,突出其在平亂中的重要作用。它以生動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軍隊的風采,在反映安史之亂時期軍事情況方面有一定價值。
霓旌西導過湖船,
岳色秋風散夕煙。
醉擊空明濤欲起,
綵云樓閣在中天。
銀河浪靜,彩橋風細,斜掛彎彎明月。
相逢應說別來愁,須多駐、天邊云轍。
紅塵千載,仙家幾日,一歲光陰電瞥。
雙星離別未多時,渾不似、人間離別。
此時登覽恨難同,
楚水吳云望不窮。
一簇帆檣秋浦外,
幾家砧杵夕陽中。
瞎堂一句分三句,
純鋼打就生鐵鑄。
半夜烏龜脫殼飛,
星羅云散無尋處。
日高丈五尚酣眠,心下無愁不管天。
野蔌山肴酬白醑,乾柴凈米煮清泉。
不須求仕如藏用,且自烹茶學玉川。
時策短筇松竹下,清閒便是地行仙。
挺挺石可轉,恂恂衣不勝。平生憂國志,長夜讀書燈。大易窺三古,中庸進百能。惜哉天不慭,無復見川增。
家有春秋學,淵源更得師。風高蓋公舍,淚落蔡邕碑。官早終難進,才全竟弗施。遺編屬賢子,孝謹不應衰。
伊昔為君御,儒流賴主盟。執經容后進,傾蓋若平生。坐見埋黃壤,空勞望赤城。友朋相與泣,反袂不勝情。
電輪飆起,看長空、杯酒放愁何地。汝自魚龍工變化,我已鬢星星矣。幽恨難埋,才名多誤,大夢真兒戲。青山如笑,狂歌飛上天際。
那得無限風流,舞裙游屐,蹴踏繁華碎。百萬香鬟齊下拜,一別可堪重記。慘極人寰,劫馀身世,孰灑傷離淚。未須魂斷,十年霜刃初試。
簾前露色垂空白,屋底鏡光擦慘黑。
三更窗外發古梅,瘦步行來月華直。
寒雅窺人爭一枝,卻視人影何參差。
雛顏小妹愁不知,處姊十五應相思。
此公佞佛久無靈,妖夢迷茫死未醒。
誰為練兒編本紀,年年祇載老人星。
扶下七香車,
釵頭玉燕斜。
明知郎秉燭,
故看膽瓶花。
陌上花開照板扉,
鴛湖水漲綠波肥。
班騅雪后遲遲上,
油壁風前緩緩歸。
香壚峰上少香煙,雞犬時聞村舍邊。盡說群仙留藥在,玉隆宮里夜燈懸。
愁絕山中酒肆稀,獨馀青筍路邊肥。石橋鳴水孤村晚,花落春殘雨氣微。
赤江春雨不曾收,流水涓涓度客愁。恨殺小舟無覓處,頓令飛夢碧江頭。
懶執歸途酒一卮,馬蹄忙處意偏遲。芒鞋已負西山約,何日匡廬識面時。
釣竿何修修,施于東海頭。巨鱗如山岳,乘風渡洪流。島嶼深闊不可以垂鉤。沄濤蕩激不可以方舟。吁嗟乎,奈之何。
或謂夜光之珠,潛于靈蛇。珊瑚木難,照耀金沙。聳身濡首,珍寶盈車。失身不測,徒虛誇吁。嗟乎奈之何
若木生海東,丹水發其榮。群真上下驂鸞龍。千年如旦夕,至樂無終窮。吾欲遇之將奚從。吁嗟乎,奈之何。
今之作者競炎炎,偽體新辭日就纖。聲不歸情何所本,大而能則獨君兼。
經時宋室雙文正,變論開皇一仲淹。自愧談心初執手,驪歌率爾向鴻漸。
明文郁郁大經垂,群杰相雄復自師。舉世言風因失雅,何人述史乃徵詩。
東西舊識蘭臺賦,南北新瞻學士儀。此去六朝金粉地,再三終始問興衰。
金剛臺小一鴟夷,
大蘇大陽如酒卮。
劉郎字字白云氣,
猶嚼黃花把劍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