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將五首 三
洛陽宮殿化為烽,休道秦關百二重。
滄海未全歸禹貢,薊門何處盡堯封。
朝廷袞職雖多預,天下軍儲不自供。
稍喜臨邊王相國,肯銷金甲事春農。
洛陽宮殿化為烽,休道秦關百二重。
滄海未全歸禹貢,薊門何處盡堯封。
朝廷袞職雖多預,天下軍儲不自供。
稍喜臨邊王相國,肯銷金甲事春農。
洛陽的宮殿已在戰火中化為灰燼,不要再說秦關有百二重險可守。天下尚未完全統一,薊門一帶不知哪里才是朝廷的疆界。朝廷里大臣雖多參與政務,但天下的軍需卻不能自給。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臨邊的王相國愿意脫下鎧甲從事春耕。
烽:烽火,指戰火。
秦關百二重:秦地關隘險固,有百二重之多。
禹貢:《尚書》中的一篇,這里指中國的版圖。
堯封:傳說堯時劃定疆界,這里指朝廷的疆土。
袞職:古代天子的禮服,這里指朝廷大臣。
軍儲:軍需儲備。
王相國:指王縉,時任河中節度使等職。
此詩創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 年),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藩鎮割據嚴重,國家仍處于動蕩不安的局面,朝廷內部矛盾也較為突出。杜甫此時流寓夔州,對國家命運深感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當時國家戰亂后的困境和朝廷的問題,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表意。它展現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在文學史上是杜甫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
松蘿久別西鏞里,萍梗相逢是浙江。萬井潮聲人對榻,千林秋意月當窗。玄談欲闖先天窟,仙帙還披半夜缸。此去尋師東海上,還將白璧贈吾雙。
柴門開向夕,倚杖寒煙生。凍月渾無色,空潭若有聲。冰隨松子落,石傍梅花橫。欲過西林寺,遲回到五更。
雨露下澤澤,眾卉含新滋。彼美海外棠,嫣然自繁枝。枝繁不忍折,與春作容姿。春容無定好,紛落青門道。故山菖蒲花,九節石上老。
金沙與同架,并蒂更連柯。紅白雖相宜,品藻當如何。
春風珂馬曲江城,曾共梅花賦廣平。兄弟甲科猶有恨,縉紳文字浪知名。并游年少皆能貴,今日朝廷幸自清。萬里風塵江上客,長安遙望眼偏明。
水際叢蘭碧,香風兩岸聞。褰芳修褉罷,欲薦云中君。
經歸藏,禪歸海。稽首歸依,合掌頂戴。王老師,超物外。二十年前恁么來,而今去盡閒光彩。
曉鶯啼歇曙煙收,花氣薰櫳日影浮。憶得起來相伴坐,綠陰深處看梳頭。
都府青春白面郎,邊城快馬紫游韁。五年乘障山無盜,千里通津水有航。野驛曉晴芳樹合,石潭春雨落花香。祇憐江上相逢晚,不盡東風酒滿觴。
斜臨流水對山青,疏野終憐舊射廳。頗喜風流豐別駕,邇來擬葺醉翁亭。
招梅邊秋魂。自素弦折后,雨暝煙昏。剩有羈鴻留印,野鵑啼春。幽徑悄、行無人。曳練裙、誰哀王孫。恁題扇橋荒,敲棋墅冷,腸斷昔時塵。青溪曲,空斜曛。記映波叢笛,款月芳尊。怎又霜凋孤館,草生重門。還自念、蠻參軍。似野萍、飄零無根。甚馬策重撾,西州淚痕棲角巾。
象乾上構,儀坤下基。集靈崇祖,永言孝思。室陳簋豆,庭羅懸佾。夙夜畏威,保茲貞吉。舞貴其夜,歌重其升。降斯百祿,惟饗惟應。
名利場中難著腳,林泉路上早回頭。不然半百殘軀體,正被風波汨未休。滿天風月為官守,遍地云山是事權。唯我敢開無意口,對人高道不妨言。每恨性昏聞道晚,長慚智短適時難。人生三萬六千日,二萬日來身卻閑。
無邊詩景半消沉,歲晏還來憩綠陰。山折水更憐地老,鳥啼花落恨春深。夢回池草還聯句,眼看江蘺但灑襟。當日已成傷往事,況無歡會到如今。
淵明在彭澤,到任八十日。雖營三徑資,未穫公田秫。珍重千金腰,不為督郵折。拂衣賦歸來,何異自投劾。我生本樗散,山林久蟠蟄。雖非淵明儔,頗亦慕幽跡。偶然得一第,遂竊升斗秩。未書藍田考,已捧錦溪檄。荒縣饒逋負,催科費鞭抶。彊顏簿領間,忽復彌數月。心焉愧淵明,俯首三嘆息。番江何時還,哦松聊自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