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古跡五首 三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千山萬壑逶迤不斷奔赴荊門,此地還遺留生長明妃的山村。一旦離開漢宮,便與北方沙漠相連,只留下青冢向著黃昏。糊涂的君王只依憑畫圖識別昭君的容顏,月夜里環佩叮當是昭君歸魂。千載流傳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傾訴的分明是滿腔悲憤。
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
明妃:即王昭君,漢元帝時宮女,晉時因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后人又稱明妃。
紫臺:漢宮。朔漠:北方大沙漠。
青冢:指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南。
省識:略識。春風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環佩:婦女戴的裝飾物,這里借指昭君。
這首詩是杜甫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在夔州所作。當時杜甫遠離故鄉,處境艱難,晚年漂泊。他借詠王昭君的事跡,來抒發自己的身世之感。
此詩主旨是借王昭君的悲劇命運,抒發詩人自身的悲憤。其特點是借古傷今,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是杜甫詠史詩的代表作之一,體現了他沉郁頓挫的詩風。
老漢才生便著忙,周行七步似顛狂。賺他無限癡男女,開眼堂堂入鑊湯。
莫向歧亭說斷魂,霜天鴉鵲噪閒門。江云帶雨催寒色,野水和煙入暝痕。詩思如冰亂宵柝,酒香邀月過前村。曼卿自是無佳詠,綠葉青枝一并論。燈花催薄曉天霜,春擁微波下曲塘。塞上新聲翻笛譜,隴頭歸思怨車箱。云陰渺漫三神島,香海迢遙百谷王。應是冷交傳陸范,東風吹滿碧雞坊。淩虛臺上苧蘿衣,縞袂朝元舊跡非。江樹薄醺歸鳥靜,山橋微雪酒人稀。疏燈照影春宜笑,清夢如煙凍不飛。聞道西湖雙鶴在,年來野性未曾違。孤芳似解畏人憐,一角林陰淡著煙。姑射凝脂羞白纻,江妃清淚漬紅綿。新吟東閣移官日,舊事南湖小筑年。卻怪騎驢尋未得,灞陵風雪墮崖邊。
曾聞鄭女詠同車,更愛豐標淡有華。欲傍苔莓橫野渡,似將鉛粉斗朝霞。品題從此添高價,物色仍煩筑短沙。漫道春來李能白,秋風一種玉無瑕。
登閣始聞公府薦,出轓俄擁使旌隨。無人不說南徐守,儒雅風流獨一時。
玉宇無纖翳,空亭坐夜涼。松風千樹雨,竹月萬竿霜。宿鳥時驚起,流螢偶放光。倚樓誰弄笛,有客正思鄉。
天敕龍瓢到底傾,阿香飛駕會蒼冥。風霆震疊四溟立,宇宙清涼萬物醒。行蟻知幾先畏濕,升蝸向上漫遺腥。平生霖雨蒼生志,對景空懷海上亭。世事紛紛付渺茫,且迎雨信看農忙。鳩聲隔樹宿云濕,牛影落田新水涼。處處叢祠群卜稼,家家蓐食早炊糧。及時種得苗青活,便覺秋風飯粒香。
天目之山,東馳遙遙,數百里之相糺。五湖三江,汨汨滔滔不盡流,表忠峍屼東海頭。海鹽之墟,韓墩之陬,鐘奇匯秀無期休。往往異人,生乎其間,富壽康寧多好修。有如錢氏子薇者,兄弟三二人,篤志好學勇直前。身以父母為仁賢,兄弟無故父母存。志養善養祿養全,俯仰愧怍無天人。風日清秋岳降辰,上堂稱觴祝大年。瓊漿玉液開華筵,錦帳光生五色云。壽山為之俎,福海為之尊。天吳為之起縷舞,琴川為之遙張弦。長庚天姥來嘉賓,花開頃刻酒逡巡。交酬簫鼓何喧闐,不知此樂復有何人天。顯親揚名在立身,天性之樂樂無垠,猗哉樂無垠。
劃人閑東西南北,無情最是秋水。水與秋光較深淺,不敵相思無底。愁欲死、怨海內,知音不合相知耳。離懷若此,誰耐得星星,夕陽紅樹,幾個雁聲里。記前歲,同在京華懷兩,兩懷又復相似。自北而南魂黯黯,我是畫中汀沚。三千里、待隨著,檣烏轉擲風帆尾。慰君何以,愿橫鏟遙山,填平巨浸,縮地共歡喜。
漼如葉落樹,邈若雨絕天。雨絕有歸云,葉落何時連。山氣冒岡嶺,長風鼓松柏。堂虛聞鳥聲,室暗如日夕。晝愁奄逮昏,夜思忽終昔。展轉獨悲窮,泣下沾枕席。人居天地間,飄若遠行客。先后詎能幾,誰能弊金石。
中宵雨沖黑,晨興慨知秋。空庭曳葛屨,落葉辭梧楸。冥冥白日翳,淰淰玄云浮。鹍雞劃起舞,蟋蟀嘯其儔。端居覽物化,六御無停辀。悠然眷卒歲,蒙茸思我裘。若華不可折,注目昆崙丘。總發未聞道,忽忽甲子周。赤霄有天驥,窮路多氂牛。古人去我久,日月成阻脩。豈無萬里志,蹇足空夷猶。浩歌激宇宙,烈士痛年遒。
品字列輕舠,占盡吳江雪。丁寧紅蓼花,莫與利名說。
客心與春草,一路接江南。辛苦催歸鳥,朝朝向片帆。荷花已成子,荷葉復成衣。一片蒲葵扇,團圓欲寄歸。炎海少秋霜,葉紅因客淚。因風片片飛,飛向江南墜。南枝能作花,豈若北枝好。霜雪平生心,歲寒聊自保。
蟄龍潛介入寒泓,極目滄江浪不生。沙渡解舟人語眾,淮山縱火燒風鳴。身棲蕭寺蓬窗久,雪壓槃塘草店明。莫說此為孤陋地,白云流水助吟情。
倦出尋常止茅屋,妄想潛消思寡欲。但恨青山云未深,更欲移居問窮谷。
皇天久不雨,百谷亦已棄。邑有佳主人,飛雨靄而至。舉意八極周,賴此禾黍收。所重王者瑞,一洗蒼生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