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二首 一
青山澹無姿,白露誰能數。
片片水上云,蕭蕭沙中雨。
殊俗狀巢居,曾臺俯風渚。
佳客適萬里,沈思情延佇。
掛帆遠色外,驚浪滿吳楚。
久陰蛟螭出,寇盜復幾許。
青山澹無姿,白露誰能數。
片片水上云,蕭蕭沙中雨。
殊俗狀巢居,曾臺俯風渚。
佳客適萬里,沈思情延佇。
掛帆遠色外,驚浪滿吳楚。
久陰蛟螭出,寇盜復幾許。
青山暗淡沒有風姿,白露多得難以計數。水上飄著片片云朵,沙中傳來蕭蕭雨聲。異地風俗多是巢居樣式,高臺俯臨著風拂的洲渚。好友從萬里之外到來,我沉思著深情佇立。船帆消失在遠方的景色之外,驚濤駭浪布滿吳楚之地。長時間陰天蛟龍都出來了,又會有多少寇盜呢?
澹:暗淡。
殊俗:不同的風俗。
巢居:像鳥一樣筑巢而居,指當地特殊居住方式。
曾臺:高臺。
風渚:被風拂動的洲渚。
佳客:好友。
延佇:長久站立。
吳楚:春秋時吳國和楚國,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蛟螭:蛟龍。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杜甫處于動蕩的社會環境中,當時安史之亂雖已結束,但各地仍有戰亂和不穩定因素。杜甫可能在異地遇到友人來訪,目睹當地特殊風俗和惡劣的自然環境,有感于社會的不安定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對社會局勢的憂慮。其特點是將自然景象與社會現實相融合,展現出詩人敏銳的觀察力和深沉的憂患意識,在杜甫的詩作中體現了他對民生疾苦和社會動蕩的持續關注。
一鶴相隨復一瓢,山巔水澨足逍遙。秪因戀闕情無限,回首忘過萬里橋。
西蜀云山處處奇,最奇人說在峨眉。想應踏遍千崖月,露滴松梢鶴夢時。
出郭涼風入抱清,亂山遮馬似相迎。寧知待召登瀛客,忽作看云聽水行。
王憐塵土辱凡肌,命入云山茹紫芝。只恐同袍不相識,誤猜禮佛到峨眉。
客久賢王兩賜衣,不知春到巳春歸。清朝試出都門看,留得殘紅一片飛。
山頭月出天初露,江面風生水欲波。正是勝游新得意,片云相引入岷峨。
朝辭宮闕莫田家,江白山清兩岸沙。臥犬不驚籬落靜,麥風檐底響繰車。
孤舟湖口一名僧,咫尺鄉山識未曾。今去峨眉同覽勝,躋扳須上百千層。
名山佳處孰同游,白發緇衣四五流。青眼古銘鄉士彥,燈前夜夜話臺州。
學仙無骨佛無緣,甘著儒冠坐一氈。入社敢同陶靖節,不須三笑虎溪前。
寂寞書齋對短檠,無聊還自說平生。
茶雖多飲詩仍俗,酒可消愁器易盈。
痛到齒牙經歲月,疾成瘋癬驗陰晴。
不堪回首惟衰老,怕聽堂前哭泣聲。
旖旎仙花解語,輕盈春柳能眠。玉樓深處綺窗前。夢回芳草夜,歌罷落梅天。
沉水濃熏繡被,流霞淺酌金船。綠嬌紅小正堪憐。莫如云易散,須似月頻圓。
聞道君王起漸臺,方壺員嶠象崔嵬。
離宮苜蓿參差長,別殿芙蓉爛漫開。
新辟條支求鳥卵,更通碎葉問龍媒。
太平天子無愁思,愿頌南山獻壽杯。
滿湖秋色望中收,
敢喻元龍百尺樓。
不遜秣陵煙月好,
六朝相埒是幽州。
大火西流暑漸收,忽驚節物又清秋。
露蟬聲咽風生柳,籬豆花開月滿樓。
詩卷難傳無限事,酒杯能遣幾多愁。
忽來數點瀟瀟雨,一片涼云淡不流。
閩天烽火達錢塘,太乙靈旗指越疆。文武共推周吉甫,勛名誰并郭汾陽?椎牛五夜千夫膳,射虎三秋百戰場。今日羅平妖鳥盡,早聞憂國鬢如霜。
爛柯山上陣云低,太末城南月暈齊。飛檄直臨彭島外,纖塵不動浙江西。戰袍血濺盤雕鶻,雄劍霜寒淬鸊鵜。半壁東南功不細,天書頻下武都泥。
猶記年時看水嬉,
不如此夜月相宜。
仙翁一醉非塵世,
為問姮娥知未知。
上臺星與法星齊,尺一親勞圣主題。為賦建櫜江左右,朅來賜履粵東西。開尊詞客猶漳滏,吹笛門生似武溪。可及千金稱壽日,中朝還待錫玄圭。
竹使當年洛下看,吳公治行甲長安。七閩閥閱書盟府,五嶺風云護將壇。扶木津連南海徼,老人星照惠文冠。滄波欲酌為春酒,持向崧臺介壽歡。
嚴城晴靄晝氤氳,玈矢彤弓見策勛。海截東南秦一尉,關通吳楚漢諸軍。蒼茫斗下雙鉤氣,咫尺天邊五色云。盛代疏封推季重,豈惟名擅建安文。
開府誰如百粵雄,遠勞司馬出臨戎。詔從淝水徵安石,恩下平輿拜晉公。清嘯每逢江月上,新詩多在射堂中。芝苓正有延年祝,握管何人解勒功。
圓象天儀轉,
方侔地里分。
獨超形器外,
寂感一靈君。
白蓮池上水溶溶,秋晚籬花放幾重。
黑發還家誰更早,清尊留客獨相從。
城邊第宅開三徑,竹里煙云露一峰。
十載追陪難間闊,深杯時聽月明鐘。
月作衣裳云作行,秋高毛翮引風長。自天降兆非無意,此地恩波定益瀼。賦性莫須求凈土,乘軒孰與在江鄉。遺音種種虞羅者,愧爾謀身實善藏。
小黠紛紛笑大癡,高標插翅與群疑。鸛行誤戴丹砂子,燕尾兼衣白雪誰。獨立可忘三島日,長鳴欲徹九天時。主人況有梅花月,飲啄尤堪自躡追。
疏簾一層。疏燈一星。夜涼飛入流螢。照琴書亂橫。
寒蟬暫停。寒螀又鳴。一聲聲和秋聲。怕愁人不聽。
落日斜明掛樹瓢,下方城郭去人遙。青山過雨僧深定,門外云封獨木橋。
羽客禪僧也好奇,對人覓句幾攢眉。林端新月初高夜,葉底殘紅落盡時。
倚澗人家近更清,吠風驚犬走還迎。衲衣鶴氅從章甫,落日看山一字行。
山南夫子待多時,庭外松花落澗芝。夜半夢回聞鼓響,覺來顙泚冷沾眉。
澗底白頭僧浣衣,云間童子負薪歸。幽棲更羨投林鳥,半巳尋巢半巳飛。
千尋古木巳無柯,萬丈深淵不起波。此日勝游他日記,落花時節到中峨。
東海西頭是我家,門前花徑接鷗沙。三年別后徒多恨,敢道詩書讀五車。
山行十日只逢僧,盡道蒙恩報未曾。共上峨眉望宮闕,祥云五色繞三層。
奉詔名山作勝游,壯懷如水不停流。今朝獨坐峨眉頂,一覽端能隘九州。
榻借禪那豈夙緣,坐來渾似舊家氈。祗應心事慚蘇晉,不解長齋繡佛前。
快意百不一,拂意什八九。
人生憂勞中,坐是搔白首。
委心學陶公,齊物師莊叟。
揆之于圣賢,曰唯唯否否。
絕在必固先,誠于格致后。
白云生遠峰,野泉流谷口。
愿學非曰能,此理質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