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四
南登滑臺上,卻望河淇間。
竹樹夾流水,孤城對遠山。
念茲川路闊,羨爾沙鷗閑。
長想別離處,猶無音信還。
南登滑臺上,卻望河淇間。
竹樹夾流水,孤城對遠山。
念茲川路闊,羨爾沙鷗閑。
長想別離處,猶無音信還。
我向南登上滑臺,回頭眺望黃河與淇水之間。翠竹綠樹夾著流水,一座孤城遙對著遠山。想到這河川道路如此寬闊,羨慕那沙鷗自由自在地悠閑。長久地想念著與友人分別的地方,至今還沒有友人的音信傳來。
滑臺:古地名,在今河南滑縣東。
卻望:回頭望。
河淇:黃河和淇水。
羨:羨慕。
此詩是詩人在自淇水前往黃河的途中所作。當時詩人可能正處于羈旅漂泊中,在途中看到眼前的景色,聯想到與友人的分別,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景中含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特別著名之作,但體現了詩人旅途生活中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我見凡愚人,多畜資財谷。飲酒食生命,謂言我富足。莫知地獄深,唯求上天福。罪業如毗富,豈得免災毒。財主忽然死,爭共當頭哭。供僧讀文疏,空是鬼神祿。福田一個無,虛設一群禿。不如早覺悟,莫作黑暗獄。狂風不動樹,心真無罪福。寄語冗冗人,叮嚀再三讀。
有客有客浮丘翁,一生能事今日終。齧氈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蒼空。睢陽臨難氣塞充,大呼南八男兒忠。我公就義何從容,名垂竹帛生英雄。嗚呼一歌兮歌無窮,魂招不來何所從。
手挽曇華一縱身。淡黃昏月散柔塵。近江南路此行溫。旋省靈心來故去,欲裁清怨淺還深。重逢親與數啼痕。
吟尖方滑溜,醉眼欲摩挲。總為高情遣,其如逸興何。儒風便脫落,僧話轉多羅。且莫嘲同異,孔門有四科。
黃金橫帶氣如虹,儒雅還看郤縠同。魚鳥陣開云變黑,鯨鯢血濺海生紅。肘懸幕府新雕印,手掛天山舊賜弓。注就陰符刁斗急,夜深燈照柳營中。
渝水蒙山墟上居,彩衣計日拜庭除。寒星擁傳催旄節,朔雪趨程奉簡書。城隱三吳開府地,戰收千艦用兵馀。海邦坐鎮無戎檄,圣代鯨波已晏如。
孤城嶄巖枕魚復,四面皆山少平陸。白鹽赤甲近相峙,下控荊蠻上巴蜀。赤符天子中興時,乃是公孫子陽筑。躍馬成都僭稱帝,隗囂雖附非心服。回首英雄草頭露,城下瞿塘險如故。孔明八陣尚依然,千載猶疑鬼神護。經過半是南遷客,躡磴捫蘿覽陳跡。不知何處是陽臺,一片寒煙鎖荊棘。落日空聞野猿嘯,況乃無家百憂集。速宜沽酒向城沽,醉倚江樓看山色。
七真之山白云里,絳闕神宮半空起。祁君有志于君成,更賜雄材自天子。東臨滄海西昆崙,森森翠節排天門。三更日射芙蓉色,六月石掛冰霜痕。山頭髣髴清虛府,洞底陰岑太行路。青苔能識六龍車,明月長懸萬年樹。峰盤澗復氣絪缊,瑤草金芝日日新。君王自有長生藥,端拱無為萬國春。
我從仁里來,信宿復西去。驅車何間關,日色已曛莫。林幽闃無人,月暗屢疑虎。村虛轉迢遞,童仆且驚顧。柴門夜篝火,今夕共君住。況匪味道言,蕭條復誰語。
我行符水。公修藥餌。一居山,一居廛市。兩處崇真暗相洽,即非彼此。無為漏、共成不二。扶風儒士。同為教旨。辟得正,上合天意。行滿功成去蓬萊。卻尋舊址。如今且、休言異寄。
乾坤常簡易,險阻知最精。堯舜何艱難,難在知人明。孔子每所患,因予猶改更。險如彼山川,無如世人情。明天而昧人,古人所譏評。卓哉子陸子,高具雙眼睛。氣貌才一顧,肺肝見如傾。或但因傳聞,能見人生平。萬象悉呈露,如揭日月行。何畏乎功令,堯舜為法程。所惡利口覆,孔子為權衡。欲希象山翁,此目不可盲。眾欺恐寡信,多偽難皆誠。虛受而實責,無容偏且輕。張陳門下客,莫非天下英。后至所居國,皆能居公卿。濟世才最急,泰道非徒亨。下視甕盎內,成雷聚蚊虻。鳥須九霄鵬,魚必東海鯨。為己與為國,灼知在先生。
菊花村晚雁來天,共把離觴向水邊。官滿便尋垂釣侶,家貧已用賣琴錢。浪生湓浦千層雪,云起爐峰一炷煙。倘見吾鄉舊知己,為言憔悴過年年。
無正文。
風鑒晴云霽月,衣冠紫陌黃塵。勿笑鐸駝長臥,起來便自過人。
高城拂曙亂鴉啼,別酒臨風征馬嘶。使節天邊云渺渺,王程春暮草萋萋。黃河南去晉山斷,紫塞西連秦樹低。宋玉三秋還有賦,誰同華岳一攀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