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
駕車出人境,避暑投僧家。
裴回龍象側,始見香林花。
讀書不及經(jīng),飲酒不勝茶。
知君悟此道,所未搜袈裟。
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則是無心地,相看唯月華。
駕車出人境,避暑投僧家。
裴回龍象側,始見香林花。
讀書不及經(jīng),飲酒不勝茶。
知君悟此道,所未搜袈裟。
談空忘外物,持誡破諸邪。
則是無心地,相看唯月華。
駕車駛出城界,為避暑投宿僧家。徘徊在佛殿旁,才見到香林里的花。讀書不讀佛經(jīng),飲酒不如喝茶。知道你領悟此道,還未披上袈裟。談說空理忘卻外物,持守戒律破除諸邪。如此便是無心之地,彼此相看唯有月光。
群公:指同游的眾人。
龍象:本指佛教中的高僧大德,這里借指佛殿。
經(jīng):指佛經(jīng)。
搜袈裟:意為披上袈裟出家。
談空:談論佛教的空理。
持誡:持守佛教戒律。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夏日與友人出游,為避暑投宿開善寺時所作。當時社會佛教盛行,詩人或許受此氛圍影響,對佛禪產(chǎn)生興趣,在與友人的相處中,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佛禪之道,突出特點是將敘事、寫景與說理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對佛禪思想的關注和探索。
久向雙林,可曾游歷。及乎到來,果是殊別。
山環(huán)水繞,寺廣人稀。內(nèi)空外空,無彼無此。
彷佛威音那畔,分明古佛家風。不妨按下云頭,缽囊暫且高掛。
坐則同坐,行則同行。同苦同甘,同憂同樂。
必竟事作么生,但看人情若好,自然吃水也肥。
乙巳冬十月,鈴閣日清秘。撫軍坐籌邊,頗及荷蘭事。幕下盛才賢,共請窺其使。連騎出城隅,江聲來漰濞。
橫流蔽大舶,望之若山墜。千重列樓櫓,五色飄幡幟。飛廬環(huán)木偶,層檻含火器。畫革既彌縫,丹漆還涂塈。叩舷同堅城,連鎖足馳騎。
佇立望崇高,真非東南利。某也亦賓客,縋藤許登跂。番兒候雀室,探首如鬼魅。攝衣升及半,火攻炫長技。煙霧橫腰合,雷電交足至。譯使前致詞,此其事大義。
其上容千人,方車矧并轡。其人各垂手,周行若沈思。中央?yún)T指南,樞紐浮天地。鐵軸夾其間,凌云百丈植。七帆恒并張,八風無定吹。沓施如網(wǎng)羅,坐臥引猿臂。
下觀空洞底,委積于焉寄。懸釜熾飲食,戴土滋種蒔。但可嘆博厚,安能測遠邃。
舶師亦國臣,逢迎慰臨蒞。坐我臥榻旁,氍毹足明媚。雕欞障玻璃。懸桁垂卣觶。發(fā)笥云葡萄,洗盞注翡翠。高瀉成貫珠,傳飲勸沾醉。
銀盤薦瓜蔬,風味頗浸漬。豈欲傾其釀,因之窮審視。明明簪筆邊,半卷有文字。繪事江海跡,水道可太備。島嶼分微茫,山川入詳委。
觀圖見包藏,寧惟一驕恣。上馬大橋頭,目送增憂喘。嗚呼通王貢,詎可忘覬伺。周防勿逡巡,公其戒將吏。飏去勢已形,禮義不足餌。
吾聞東海之鯉能變化,湖山飛越唯須臾。此石形狀苦神似,往者毋乃真巨魚。
怒目輪囷大于斗,鼓鬐振鬣勢欲走。倚峽猶飛失水心,沖天直奮吞舟口。
慘澹風云入憔悴,土花石蘚空鱗次。江湖何日得相忘,螻蟻能無受其制。
陰潭秋雨沈沈急,龍母叫嘯鮫人泣。
君不見朽瓜烏足何太神,解化江魚與胡蝶。
海西臺上結幽盟,
聯(lián)步溪陰訪杜生。
聞道少陵為汝祖,
風騷終古有家聲。
是何悠飏,半庭晴日,隨風無著。
誤群兒、撲地還爭捉。又斜上墻新堊。
六如空相誰真覺。比沾泥奚若。
替剩春寫照,浮萍一去,底處尋根腳。
一徑?jīng)_寒過小橋,劫馀村郭草全凋。百年高閣孤鈴在,獨自風來語寂寥。
漁翁疏懶鬢俱華,吹雪魚肥未要叉。老共鸕鶿爭一飽,孤舟蓑笠便成家。
北風獵獵欲飛沙,樹杪炊煙直更斜。幾日江干黃葉盡,一枝枝有露棲鴉。
江上春痕上柳枝,寺門瑟瑟午鐘遲。梅根苔活游人少,落葉聲中看打碑。
風光天上倍常殊,花壓闌干晝影舒。
虛幾自臨中令帖,明窗時展大家書。
絲鬢寥天感鳳笙,
尊前翻唱柳枝情。
東君不怕離人苦,
更遣明年著意生。
十里長堤柳色新,六橋凝碧水潾潾。桃花似妒青樓女,楊柳如思白舍人。鶯語風前猶自澀,山容雨后尚含顰。武陵舊日通來往,不向漁郎數(shù)問津。
錢塘蘇小茜羅衣,短棹穿花過釣磯。望帝聲中怨離別,夢兒亭下惜芳菲。微風吹藻鱗鱗浪,落日銜山樹樹暉。最是碧云隨處合,美人乘興夜忘歸。
騷人豈作腐儒酸,逸氣清霄坐可干。東閣只今詩興動,韓豪元不似郊寒。
幽姿健骨兩相看,二絕真成聚莫干。好學紉蘭供楚佩,瓊琚端可勝金寒。
猛士相逢亦破顏,恰如組練壯師干。誰令野宿三更月,綴鐵成衣徹骨寒。
舊邸瞻神廟,前旌指孝陵。
松壇開虎拜,桂海溯龍興。
羽衛(wèi)千官導,戎衣列圣憑。
他時天子孝,文在泰山登。
豐姿裊裊,況西風添上,幾分清瘦。無限幽思爭訴得,總要芳心禁受。
急雨凋顏,斜陽送影,真?zhèn)€魂消透。春陰過盡,綠章更有誰奏。
此去憐惜無人,夜深回想,酒醒繁華候。我亦未經(jīng)寥落者,竟到孤鐙殘漏。
夢阻江關,霜橫庭院,一樣情迤逗。好留晚艷,重來消遣長晝。
束發(fā)承恩領邊務,長劍劃破陰山霧。
從行李氏四十人,兄弟今存雄與庫。
曳杖相逢村樹邊,把手殷勤問新故。
君年十八今五十,人生信如草頭露。
邊霜如刀割人面,猶記當時逞雄健。
異身同命走殊域,手指墮落心無閒。
即今垂死骨髓枯,一中秋風肌肉顫。
語罷淫淫涕如霰,不死他時再相見。
感之贈以錢一串,亦知賤子長貧賤。
吾廬清溪中,年久半傾圯。圯者不復問,存者還欲倚。
老梅共橫斜,撐拒臨流水。有客念傾頹,贈糧令葺理。
負戴駭鄰人,升斗分匠氏。仍缺石與木,來朝賣一豕。
力作何紛紜,癡兒間老婢。窗牖次第明,巷徑復委委。
家人意頗貪,指點舊基址。乃欲典衣裳,更求廣居止。
微笑謂家人,戶外寒方始。且留此隙地,以待春風起。
我自荷一鋤,種菜柴門里。
薄暮快披襟,風蟬斷續(xù)吟。
樹交陰澗冷,云擁晚山深。
好月臨幽壑,流泉響隔林。
逍遙盤石坐,煮茗復鳴琴。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